高一学生对序不太了解。序也叫序言,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写在书籍或诗文前面的说明性文字,序言有的是作者或编者写的,有的是别人写的;其内容和作用,是说明编写的情况、目的,阐述某些观点、原则、介绍或评价作品等,篇幅一般较短,内容简明扼要。
本文是一篇因宴集赋诗结集的书序,不像一般书序那样把写作的重点放在对书的内容和特点的介绍上,而是把笔力集中在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上,所以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是学好这篇课文的关键。又因为本文有一定的消极色彩,所以教学中必须正面引导学生认识作者在深沉感叹中的积极情绪。这是全文学习的难点。
一、阅读教学的重点
根据高中语文第一册教材对文言文学习的总体要求和本单元的具体要求可知,本课学习的重点是对课文思想内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前提是必须弄清写作背景和社会背景。弄清了创作缘由,学生们自然会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实现熟读背诵,而后顺利划分出层次结构。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的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五十一岁的王羲之(当时任会稽内史)和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他们做曲水流殇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其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背诵全文是本单元和本课的具体要求,所以必须督促学生去完成。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我的要求是学生自己阅读,把文章重点字和词弄清楚,读不准的字标上拼音。其次是听录音朗读,我范读。再次是熟读、背诵课文,理清思路,划分层次,然后采用导学、提问、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随机控制教学进程,解决课文中的重要问题。
二、学生自主探究
第一组探究总结认为,作者所在文章里表达了一个“乐”字,总结起来,一是名士相聚之乐,“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二是环境优美之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三是气候宜从之乐,“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四是相聚狂欢之乐,“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是以畅叙幽情”。真所谓赏心、乐事、良辰、美景——四美并具。
第二组赞同第一组的观点。因为作者围绕“乐”这个主题来展开,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从第一自然段的“乐”转入本节的“忧”的原因是“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第三组探究认为,作者在文章所中抒发了一是“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二是“后之视今,亦犹今视昔”的感慨。又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认为死就是死、生就是生,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的意味。在对老庄哲学虚无主义世界观的批判中,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生的眷恋和热爱。
第四组探究认为,作者在文中发出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的感叹,情调有些低沉,这种消极情绪从第一自然段中就已经出现,表面上看,作者心情愉快地对此次宴集环境进行了描述,“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道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第二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而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深沉的慨叹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从而与第一自然段的“乐”相一致。第三自然段,作者在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生死”“齐彭殇”的虚无主义思想,这在玄谈之风盛行的东晋时代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
三、教学反思(www.xing528.com)
我在教学这篇《兰亭集序》时,深知学生很难体会这篇文章的思想感情。所以,我采用生态课堂教学的方法,重视对文本的阅读教学,其目的是通过阅读,让学生真正理解和体会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
对于文言文教学,我曾以讲解为主,不重视学生诵读,因为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句式、情感、背景等,都可以讲出很多内容来。这种教学方法并不是不受学生欢迎,不少学生坦言爱听我“侃”。但这种做法却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文言文本身,他们喜欢的只是其中的所谓文化。于是我参照新课标尝试改变文言文教学思路,由学生诵读,学生来说课文,由学生来组织翻译和谈自己的感悟。
《兰亭集序》是一篇文言散文,作者借助富于韵味的文言语言,极富魅力地表达了当时人们的生存体验。我把这节课的诵读设计为四步:
第一遍诵读:听录音,小声跟读,引导学生边听边校正自己的字音、句读错误;还让学生勾画出自己有疑问的字词,读完后讨论。
第二遍诵读:自由诵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第三遍诵读:齐读,从每一段中找出一个字概括作者的心情。
第四遍诵读:带着感情诵读,在朗读中分别表现出欢乐、痛苦、悲伤的感情。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抛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例如,第一段中,作者欢乐的因素有哪些?第二段中他为何而痛?第三段中他又为何悲?这样,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每一遍诵读都有目的,每一遍诵读都有任务。
通过诵读,使学生身临情境,直入文本深处,切身体验“此景此情”,与作者进行面对面地沟通与交流,产生心灵之间的感染与共鸣,从而在更深层次上感悟文本、感悟人生。
采取诵读的教学方法后,我发现,许多过去需要讲解的知识在诵读中就解决了,学生在诵读中就能够有所感知,就能够增加积累,就能够形成语感。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缺憾,而我感到最大的缺憾,是因为时间原因没有展开过多的讨论,没有给予学生更充分的诵读时间。如果学生在这节课中能够当堂背诵全文,那么,即使没有分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也是一节成功的文言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