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朗读的基础上说课文
《诗三首》为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的内容。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和背诵这三首诗,我的教学方法还是阅读,只有采用生态课堂教学的方法,才能掌握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增强对诗歌的理解。我的步骤是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把诗歌中重点字和词弄清楚,读不准的字标上拼音。然后是听录音朗读,我范读。
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上台来说说这三首诗的创作背景。当我向同学们提出这一要求时,李娜同学就主动起来说。
李娜:我认为《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早在东汉末年,一些中下层文人为了寻求出路,往往要离乡背井,外出游学或游宦。他们或游京师,上太学;或奔走权门,进谒州郡,请求举荐,以获得一官半职。他们长时间远离家乡,过着坎坷辛苦的生活,自然要产生沉重的乡思乡愁情绪。但诗歌中出现了两个画面:一是涉江采芙蓉——所思在远道;二是还顾望旧乡——忧伤以终老。
张兰: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统一了北方。这一年冬天,曹操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在赤壁大战前,曹将大宴众文武官员,饮至半夜,忽闻乌鸦向南飞,五十七岁的曹操有感而发,写出了《短歌行》。全诗以感慨开始,继之以慷慨、沉吟,再继之以忧愁、开朗。一忧一喜,忽徐忽急,倾诉了作者慷慨激昂的情怀。
杨洋:《归园田居》写在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后的次年,是诗人告别旧我的宣泄,也是迎接新我的战歌。它所反映的深刻思想变化,它所表现的精湛圆熟的艺术技巧。开头八句写归田的原因,可以说是整组诗的一篇总序,以议论启之,跌宕飞动,而结束于“归园田”;“方宅”以下十句写田园景象,天然逼真,是一幅生动的村居图;最后两句换笔另收,与首段呼应。全诗以质朴真淳的语言写出,而音节铿锵,元气淋漓,得自然之美。
通过3位同学精彩的陈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已经差不多了,接下来我开始第二环节,组织学生探究课文内容。共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探究第一首诗;第二步探究讨论第二首;第三步探究第三首诗。
二、课文探究互动
第一步:第一组研究认为,“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首四句是平缓的叙述。“芙蓉”“兰泽”“芳草”等语,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自问自答,语气也是较为缓和的,不过“远道”一词已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了一些消息。五六句承“远道”而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将“远道”的意思说尽。“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读者似乎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的是什么呢?他不敢去仔细计算迢迢路程!“漫浩浩”一词,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至此,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最后两句也并没有顺接上面两句,而是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深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忧伤以终老”了。黯然的情绪真是令人销魂!
第二步,第二组研究认为:从《短歌行》中,我们深切体会到诗人的“忧”与“愁”。全诗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希望像周公一样礼迎天下之士。“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达了人才多多益善。
曹操“忧”什么?他深知“人生苦短”,为什么还要那么辛苦地“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为什么还要去“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呢?为什么还要去“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呢?为什么还要去“周公吐哺”呢?为什么要干什么“统一大业”呢?岂不很苦吗?因为世上多的是“享用人生”的人,多的是庸庸碌碌但安逸的人。所以,要想解除心中的忧愁,便“唯有杜康”了。
第三步:陶先生归园田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认为他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生活中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怕自己受到官场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失其本心,官场是个是非之地,没有那种当官的本领,很难往上爬。所以,一个正直清高的人就会感到精神上很压抑,没有自由,所以诗人把自己比作“羁鸟”“池鱼”。
摆脱污浊官场,追求清新的农村自由生活。这种情绪,用一个词来概括叫作“返璞归真”。所谓“真”,指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所谓“朴”,指处世要朴实,不造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这是一种与污浊的官场生活相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www.xing528.com)
师生共同探究总结:陶渊明所追求的,恰恰是我们当代人的共识。他的归来,他的舍得,在我们心中留下了许多:“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浩然傲气,鄙弃官场、厌恶功名的高洁情怀,他不仅创作了世界上最美丽的诗文,而且塑造了世界上最完美的人格。他的独特艺术个性及伟大品格深刻影响着,且将继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三、总结经验,学会反思
通常情况下,1课时讲完三首诗歌,的确有难度,教学内容多,课堂容量大,容易造成填鸭式教学,师生都会觉得累。我把这三首诗歌放在一起讲,对这些内容进行了巧妙的安排与选择,教学顺序合理,融三诗一体,难度是有点大的。
我在课堂上分三步走,第一步引导学生解读《涉江采芙蓉》,让学生归纳诗歌的风格特征:意境的阔大性、意象的密集性、意蕴的包孕性,以及诗歌的主体风格。第二步,运用这些风格特征,自读《短歌行》体会曹操诗歌的艺术风格。第三步,结合陶渊明诗歌的形象来抒发自己热爱自然、隐居田园生活的情怀。
开头导入部分使用多媒体播放《短歌行》吟唱片段,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冲击,能让学生尽快地走入我为本篇课文创设的情境,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为诗歌鉴赏作好情感铺垫。
结尾部分的“学以致用”是对学生鉴赏方法能力的检测,因为《诗三首》属于自读课文,将本课所学到的方法,迁移到其他两首,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通过当堂训练,效果还算不错。
虽然之前已经学过《诗经》《离骚》《孔雀东南飞》,但是高一学生在鉴赏诗歌方面仍然缺乏整体思维,尤其当学生拿到一首诗时,不知道应从哪里入手去鉴赏,也就是诗歌鉴赏的方法和能力需要训练和提高。因此我想把曹操的《短歌行》作为一个突破点,让学生从课文学习中掌握一定的诗歌鉴赏方法,为学生以后鉴赏诗歌打下良好的基础。从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升到鉴赏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初步形成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于是,整节课的重心是放在《短歌行》分析上。当然,诗歌鉴赏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从题目入手,挖掘重要信息;可以从作者入手,知人论世;也还可以从意象入手,抓住意象特点,揣摩诗歌情感……到底哪种方法结合本课更好呢?
我认真钻研文本,参阅大量资料,梳理思路,在反复诵读中我发现其实本诗抓住“忧”这个关键字,就可以理出一个思路: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忧之根源——归心解忧。
于是我想到抓住关键词句进行点拨,以点带面,通过点拨法设置问题,当然问题的设置要由浅入深,使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完成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也体现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掌握这种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仅“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吧。这节课在学生基本鉴赏能力的培养上,希望能达到这个目标。这是一个思路。
另一方面,阅读鉴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主题,尤其对于古诗更是这样。新课标对这部分的要求是学生能在反复诵读中不断充实精神世界,完善自我人格。因此应加强吟诵,在反复吟咏中体会诗中感情,让学生吸取诗歌积极的精神营养,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但是在处理时,我觉得有些仓促,因为要顾及到后面诗歌鉴赏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所以花的时间不够充分。这也显示出在课堂教学的节奏上把握不是很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