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篇新闻,如果不采取生态课堂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理解其内涵,教学效果很能保证。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篇新闻报道,在组织学生学习之前,先来一段动情的导语:
同学们!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家国情怀”都是每一个民族的精神主线。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举国欢腾。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大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据了解,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出色的一篇新闻作品,曾经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今天,我们就让这篇著名的《别了,“不列颠尼亚”》带领我们回到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现场,一起来重新感受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一、新闻背景
实际上,在教学这两篇新闻之前,我先让学生预习,并查找相关资料,提前了解两篇新闻的写作背景,在课堂上给其他同学讲解。
王强:早在19世纪,英商来华进行鸦片贸易,赚取大笔财富,换取中国的白银、丝绸、茶叶和香料。林则徐担心老百姓受到鸦片烟毒的影响,决定向清政府提议,禁止鸦片的进口。英商方面渴望在港口加强地位,不受清政府控制,因此导致鸦片战争(1840—1842年)的爆发。英国船坚炮利,中国战败。1842年所签订的《南京条约》中,香港岛被割让借给英国。邓小平同志在接见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时候,明确地表达了中国政府将收回香港主权的意愿,同时,这也是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体现。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大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王敏:奥斯维辛集中营,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是第三帝国——纳粹德国最大的灭绝营。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哨所看台、绞刑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第一集中营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组成,约有4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奥斯维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小镇,纳粹德国犯下滔天大罪的历史见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当年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达40平方千米,包括3个集中营:奥斯维辛主营、布热金卡营、莫诺维策营。莫诺维策营又包括40个小集中营,分布在波兰南部整个西里西亚地区。1940年到1944年,奥斯维辛集中营成为希特勒的杀人中心,大约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许多人是在苦役中死去,其余的则被有计划地残杀。
二、品读课文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新闻,然后我从网上下载了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重温这一伟大时刻。其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这一历史事件。学生通过倾听我的导入、观看视频,去感受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三、探究课文
我把学生分成四个组,要求第一、二组完成第一篇新闻内容的探究,第三、四组完成第二篇新闻内容的探究。办法是先讨论,然后各组委派一个代表上台发言。
杨洋:我们第一组认真研究和讨论了第一篇新闻,认为标题具有一定的含义:
一是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二是“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王敏:我们从《别了,“不列颠尼亚”》的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进行分析。一是现实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二是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还有,我们对“日落仪式”的理解是,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罗兰:我们第三组认真阅读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则新闻,里面用了一连串的否定句,像一条线串起了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同时把奥斯维辛这个被纳粹颠倒了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每个句子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值得细细体会。比如:标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否定句,类似的句子在文章中又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介绍完背景材料之后,作者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第二次是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意思是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了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杨涛:我们觉得《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些不同。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
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作者把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
四、课后反思
《短新闻两篇》我用了2课时,完成的效果还比较好,学生们收获很大。但也存在不足的地方,下面针对这节课的教学情况作反思如下:
(一)亮点(www.xing528.com)
1.通过读课文、说课文这两大环节之后,学生已经理解了两篇新闻的内容,然后再次组织学生讨论,课堂显得轻松,师生互动性比较强。
2.自主探究性学习组织得比较好。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比较积极,有的学生还针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探究,这确实难得。
3.问题的设置同样比较符合要求,有针对性和预见性。
4.结构安排比较合理,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之中,没有偏离主题。
5.完全符合生态有效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所采取的手法,教学的程序都体现生态课堂的特征。
(二)应该重视生态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
1.相信学生,提倡自主意识
上课之前,我总是怕学生把握不了相关的知识,所以,总是放不开“手脚”。但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学生是有很大潜力的。在这一课中,《别了,不列颠尼亚》一课内容比较简单,应该把这一课的重点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小组讨论,完全能解决。《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课,内容相对较难,有好多语句值得探究和推敲,课堂主要解决这些重难点。这样安排,1课时就能完成了,既取得了好的效果,又节省了时间。
2.贴近生活,注重能力培养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是大语文活动,应突出语文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
一是走向生活。语文教学假如远离了学生鲜活的生活世界,就无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讲一些看过的关于纳粹的故事,说说感受。
二是走向实践。语文唯有运用于学生的实践中,融合到学生的血液里,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永恒的精神财富。为了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在网上查找相关材料,让学生自主寻找纳粹罪恶的史料,充分利用学生的课程资源生成新的课程资源。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来理解记者在新闻事件中的作用。同时还能培养他们搜集资料的能力。
三是走向综合。课堂所获得的各项语文能力、语文知识,只有在综合实践中整合起来,并加以积淀,才能成为一种综合素养。这一课除了语文的相关知识外,还涉及历史知识,可以利用历史知识了解文章的背景。
四是走向聪明。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学得聪明一点、灵气一点。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得出多种答案。
3.个性化活动与创新性活动并存
语文学习应是一项个性化的活动,也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作为教师,不仅要珍惜学生的感悟、体验,更要保护他们的聪明火花。让学生体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打破新闻写作的限制,把感情寄寓其中的写法;让学生感受共同营造的氛围,体会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假如教师死守教案,那么再好的教案也会成为束缚教学的桎梏。活生生的学生也会变成课本的奴隶。教师一定要具备课堂开发的意识与能力,善于设计和把握课堂气氛,增加课本知识容量和密度。只有如此,以往那些被我们忽视的生活场景与人生体验,才会被拿来当作语文教学的材料,从而为语文教学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4.教学形式多样化
比如说,可以先让学生把课文预习一遍,然后抽出一个学习小组和教师配合完成这节课的教学。具体实施如下:可以让学生自主出题,教师进行修改补充;然后,把题印好发给同学们回答,学生不明白的都可以问这一组的学生,解决不了的可以提交老师,师生共同解决。另外,还可以采取抽样的方式,把学生找到的问题写在纸条上,其他组的学生抽到哪道题就回答哪道。形式多样可以提升学生的爱好,让他们在玩中学到知识。
通过这次教学,我总结出了自身存在的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经常总结、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