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文背景
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对革命烈士深情悼念的文章,情感丰富,爱憎分明。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得先让学生提前预习,了解课文背景才行。课堂开始,我讲完导入之后,我就让学生起来说背景。
李军强主动起来说:在1926年,我国的北方还在军阀政府的统治下,掌握政权的是北洋军阀皖系头子段祺瑞。当时占据着东北的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向关内进军,遇到了国民军将领冯玉祥的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便公开出面,在3月12日派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入天津附近的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3月16日,日本帝国主义纠集英、美、法等八国公使,借口维护1901年八国联军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并组织起新的“八国联军”,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集会抗议,后又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下令卫队开枪镇压群众,群众死47人,伤150余人,造成“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烈士就是在这次惨案中遇难的。
“三一八”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段祺瑞为了推卸罪责,反而污蔑死难群众是“暴徒”。“几个所谓学者文人”如陈西滢等也制造流言,诬陷爱国学生是“受人利用”,被“民众领袖”(指李大钊同志等)盲目地引入“死地”。
当时鲁迅先生在北京任教,并编辑新文学刊物。面对反动黑暗的统治,他无比愤慨,对爱国的青年学生被残害,他万分哀痛。他不赞成搞徒手请愿,但是在烈士的血痕中,他看到了希望。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化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的4~9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后来,鲁迅又相继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4月1日写下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
二、品读课文
课前,我反复斟酌研究,要让学生真正理解鲁迅的文章,我的办法还是让学生先阅读。我特地用PPT展示了几张刘和珍、杨德群烈士的画像,同时还将“三一八”惨案的几张背景照片展示出来,配以哀婉的音乐,目的是营造气氛。学生阅读第一遍后,我又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理解勾画重要信息。随后,我组织全班同学集体默读一遍。
三、课文探究
同学们刚阅读完后,我就把学生分成四个组,各组阅读并提出问题,然后上讲台展示。
师:“我独自到礼堂外徘徊”的原因是什么?
第四组的李军强主动起来说:“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表现了“我”因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凉,独自到礼堂外徘徊、思索。在追悼会上,程君请求“我”作文,并交代写作此文的缘由。程君问“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勾起了“我”对烈士的悲痛的忆念,也让人感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本文中写到“中华民国15年”,这个时间充分说明,民国应该是为民的,而政府却屠杀人民,这里含有揭露和讽刺意味,说明中华民国并非人民的民国,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同样也蕴含着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个日子,号召人们对中华民国不能抱幻想,必须正视现实,起来斗争。
师:鲁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写文章这事,但每次的语境是不同的,意义也是不同的,这里面有几层意思?
第二组的王强:我们组根据文章内容理解认为有三个方面。
一是“我”同刘和珍是志同道合的战友。当时,鲁迅所编之期刊如《莽原》等,都是战斗性很强的革命刊物,因而常遭反动当局的查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故此有人就不敢订或不愿订,因此“往往有始无终”“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而刘和珍却“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这说明刘和珍有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坚强意志,也说明刘和珍不仅是鲁迅的学生,更是志同道合的战友。现在鲁迅满怀激情地回忆起这件事,写下了“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也早觉得”的“也”字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早”字则进一步说明,要写文章纪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不只是由程君的请求才引起的。说明“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是为纪念死者和表达我对刘和珍的哀思和尊重。
二是想揭露和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第二次出现在第二节第二段的开头。第二段开头的一句话是:“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可见这里是针对“这样的世界”而言的,即写文章要揭露敌人,使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早日到尽头。这是对烈士最好的纪念,也是作者为生者而写的最大心愿。
三是想激励生存者,唤醒人们起来战斗。从文章第二段的最后一句话“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针对“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而言的。作者写文章是为了激励生者,唤起庸人投入战斗,不要忘记死者。
师:作者反复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为什么作者又说“我实在无话可说”?
第三组杨洋探究总结:经过我们讨论得出,“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这是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写出文章的原因。“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而反动派的“下劣凶残”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这怎不令人“出离愤怒”?更何况反动文人的论调?“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
“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已经“使我难于呼吸视听”,又怎么能说出话来呢?可见,“实在无话可说”是愤懑之极的言词。鲁迅说,我们对这件事不能保持沉默。事实上,在“三一八”惨案后的八天中,鲁迅写了四篇文章抨击反动当局,哀悼烈士。本文是惨案发生两星期后写的。
师:刘和珍的性格特点有哪些?如何体现这些特点?(www.xing528.com)
第四组罗兰探究总结:
1.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需要勇气。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革命的向往和对真理的渴求。
2.“不为势利所屈,反对校长。”此校长是杨荫榆,是依附于军阀政府势力镇压学生运动的罪魁祸首。刘和珍勇于反抗,表现了她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的精神。
3.关于她的微笑。这表现了刘和珍的和蔼、亲切。这里的“微笑”表现了刘和珍在斗争受挫时的乐观与坚毅,而不是一般的和蔼、亲切。“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表现了她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
四、课后反思
《记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我已上4轮了。心里有数,知道文章的重点是什么,应该教给学生们什么。要想带动学生学好这篇文章,也就必须真正地动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领悟鲁迅在这篇文章里贯穿着爱憎极其鲜明的情感:对烈士的悼念和对敌人的刻骨憎恨。所以,我仍然采取阅读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认真阅读,真正领悟作者在文章所要表达的爱憎情感。具体情况反思如下:
(一)快速阅读法体现生态课堂的有效性
第一步,我让学生利用5分钟的时间快速阅读完课文,然后又用2分钟的时间勾画重点信息;第二步,我让学生分组讨论,谈谈对文章的初步印象,哪怕一知半解都行。
以上两步,操作起来还比较顺利,学生们做得还算认真。其中有2名学生谈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还算到位。紧接着,我又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二)学生先入情来体现生态课堂的有效性
针对问题,我组织学生分四组讨论,然后仍然由学生上台讲解。
说实在的,《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先生怀着一种崇高而神圣的感情,鞭笞反动军阀和反动文人,歌颂刘和珍等几位英雄寻求真理、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鲁迅先生的这种感情在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可是,学生在理解上有偏差,体验和感受不深,回答和解读总是不到位。最后评议的时候,语文组的几位老教师对我说,你作为语文教师,没有把鲁迅先生的这种感情通过教学手段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受到感染。而这正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教师的重要责任。
如此看来,要想让学生动情,首先必须让学生弄清时代前景。第二节的时候,我的做法是事先搜集一些有关材料,打印下发给学生。课堂上介绍背景时,再加一些细节描绘,通过PPT展示刘和珍、杨德群烈士的画像。学生们面对烈士和蔼、可亲、可敬的遗像,再加上学生饱含热情的介绍,学生们仿佛穿越到了五十年前黑暗的旧中国,他们自然便产生了一种对旧社会的愤恨和对烈士的尊敬之情。此时,同学们居然领会到了同鲁迅先生在文章中的那挥洒自如的嬉笑怒骂,完全进入到文本的情感世界里。看到这一切,我自然觉得感动与欣慰。
(三)引导学生探究课文体现生态课堂的有效性
我的观点是语文课老师并不需要讲得太多。如果讲得太多,反而影响教学效果,况且学生并不喜欢。就是要给学生留足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探究问题。因为语文课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人文情怀,让学生自己在文本中体验生活和阅历。
在课堂上,为了培养学生独立的探究意识,我设置了几个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阅读文本。第一节就设计了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太浅了,没有必要;太深了,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太一般化了,又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有些问题很有意思,却不是文章的重点,反而会喧宾守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我就努力做到问题选择适当,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又告诉学生这些才是课文的重点。既然是重点,就得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句、难点及主要内容,又有助于训练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例如:什么是“真的猛士”“哀痛者”“幸福者”?这是属于理解方面的。“文章回忆了刘和珍生前哪几件事”?“刘和珍是怎样的人?”等等问题则是训练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的。
针对以上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不可能全部展开讨论。让理解的同学先回答,教师补充。有的则在小组讨论。重点问题则在全班讨论。总之,要尽量避免一种方法永远不变,避免呆板、单调。
(四)评价作品体现生态课堂的有效性
关于鲁迅的作品,同学们读了不少,知道他的语言很难理解。所以,我在教学时用的时间比较多。由于时代斗争的需要,以及鲁迅本人性格等因素,自然就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在教学中,我着重讲了两个问题。第一是鲁迅语言的洗练、厚重。寥寥几个字,却包含着极丰富的思想内涵。比如,几个关联词的巧妙、恰当的运用,对几个名言如“惨象已使我目不忍睹……”“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的理解等等。第二,记事、议论、述情巧妙结合,用得恰到好处。深刻的思想、敏锐的洞察力、爱憎分明的感情,再加上纯熟的语言技巧、深厚的文字功底,使几种表达方式熔于一炉,真是天衣无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