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文背景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来说一说课文背景与故事梗概。这一次,我没有点名。王燕同学主动起来说:
据我搜集的资料显示:公元前206年,当时还是沛公的刘邦率领义军攻破武关,进入关中地区,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刘邦入关后,与秦民约法三章,并派人驻守函谷关,以防项羽进关。当时项羽刚刚于巨鹿之战取得胜利,并歼灭了秦军的主力,正向关中进攻。当项羽到达函谷关后,得知刘邦已经攻陷关中,一怒之下攻陷了关隘,并推进至戏水之西。刘邦当时与其军队同处霸上,暂未会见项羽。当时项羽的兵力大约是40万人,刘邦军队共约10万人。
故事是这样的:秦末,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朝的部队,刘邦兵力虽不及项羽,但刘邦先破咸阳。项羽勃然大怒,委派英布功占函谷关。项羽入咸阳后,到达戏西,而刘邦则在霸上驻军。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下令次日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然后去击败刘邦的军队。一场恶战一触即发。刘邦从项羽的叔父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惊讶无比。刘邦两手恭恭敬敬地给项伯捧上一杯酒,祝项伯身体健康长寿,并约为亲家。刘邦的感情拉拢,说服了项伯,项伯答应为之在项羽面前说情,并让刘邦次日前来谢项羽。鸿门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范增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拔剑起舞,掩护了刘邦。在危急关头,刘邦的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只好问来者为何人。当得知为刘邦的参乘时,即命赐酒。樊哙立而饮之。项羽命赐猪腿后,又问能再饮酒吗。樊哙说,臣死且不避,一杯酒还有什么值得推辞的。樊哙还乘机说了一通刘邦的好话,项羽无言以对,刘邦乘机一走了之。
刘邦部下张良进门为刘邦推脱,说刘邦不胜饮酒,无法前来道别,现向大王献上白璧一双,并向大将军范增献上玉斗一双,请收下。无奈的项羽收下了白璧,范增气得拔剑将玉斗劈碎,并大骂项羽。从那以后,后人用鸿门宴喻指暗藏杀机的宴会或者不怀好意的事情。“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以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皆成为名句。
二、课文品读
针对《鸿门宴》这篇课文,要想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文本的审视与领悟,看来还得从阅读着手。方法是先让学生阅读,用批注的方式标出段落层次,标出关键词语,标出自己不懂之处,写上自己的阅读感受。然后交流归纳知识要点,疏通文义。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我采用四阅读:一读字词句,理解文章大概;二细读,要求读懂;三细读,读出文章中的层次与重要信息;四透读,在掌握疏通文章意义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各个要点,完成相关任务。
三、课文探究
指导学生探究课文,研究刘邦与项羽两个军事集团的人际关系。刘邦、张良又有怎样的生存智慧?项伯、项羽有怎样的智慧缺陷?我们从中能受到怎样的启示?
王雪军:我代表第一组先来说一说张良。根据多方查找资料研究,张良非常有智慧。他忠诚有智慧。从他选择刘邦,善于让自己的意见得到重视就能体现。面对项伯的密告,张良面临两大选择:选择项羽还是刘邦?选择友谊还是选择忠诚?张良选择了后者。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张良做出正确的选择。选择刘邦,他的作用才能得到更大的发挥。面对刘邦的第一次征求意见,他没有回答。而是反问:“谁为大王此计者?”他要弄清楚出主意的人在刘邦心目中的地位,以便弄清楚刘邦对把守函谷关的真实态度。当刘邦回答之后,张良并不急于出主意,而是问刘邦:“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这一问是要刘邦自己意识到他的实力与项羽的差距,为自己提建议奠定基础,这远远比张良自己提建议后,以实力不如作为理由要好得多。当刘邦第二次问意见时,张良才说出“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的主意,刘邦自然就接受了。如果没有弄清提出把守函谷关的人在刘邦心目中的地位,如果不让刘邦先认识实力远不如项羽的实际,他的意见是很难为刘邦所接受的,还可能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带来危机。
罗兰:我代表第二组来说一说刘邦。刘邦最大的优点是善于听取意见,善于化敌为友:第一,能清醒认识大局,善于对意见做出正确的选择。把守函谷关是一种意见,笼络项伯化解危机也是一种意见,刘邦做出了明智的选择。第二,善于弄清提意见人背后的意图。张良提出意见,刘邦并没有立即听从。而是问:“君安与项伯有故?”他要弄清两个问题:一是张良提出这个意见的意图,背后是否有阴谋?二是弄清张良与项伯的关系究竟如何,项伯是否有帮忙的可能?当张良回答“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之后,他才立即按计执行。这表现刘邦化敌为友的智慧:在没有关系时,善于通过第三者的关系建立关系。拉上关系后,定将建立永远牢固的关系。一般而论,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他理所当然应该帮助项羽,但刘邦通过张良的关系,对项伯以兄事之。但他深知,这最多为一般的熟人关系,连朋友都算不上。于是刘邦在与项伯认识后,结为姻亲关系,让项伯把情感的天平倾向自己,心甘情愿地为自己出死力。第三,要有听意见的勇气,当项伯提出“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意见之后,接受这个意见得有一种勇气,亲自到项王营中去解释,这就等于把自己的性命交给了项羽。
杨洋:我们第三组说一说项伯。我认为项伯缺乏远见,缺乏大局意识。项伯不能明确意识到秦王朝灭亡之后的局势发展,这是他帮助刘邦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帮助张良,虽然有讲义气的成分,但弄不清楚友谊与项王集团未来的发展孰轻孰重。他的这一举措,显然为本集团的灭亡埋下伏笔。(www.xing528.com)
王雪:我代表第四级探究总结说一说项羽。我们觉得项羽还是缺乏政治远见,任人唯亲。项羽之所以听取项伯的意见,改变了早以制订好的要攻打刘邦的策略,是因为他还未意识到秦王朝灭亡后,自己早晚有一天要与刘邦争夺天下,也没有明白优势与劣势是可以相互转变的。听取项伯的意见而放弃了范增的意见,是因为项伯是他的叔父,而不是项伯的意见更正确,这里明显有任人唯亲的成分。
实际上,课文探究是我教学的最大特色,是课堂教学最精彩的部分。把课堂交给学生自己处理与研究展示,学生有时候在课堂争论得面红耳赤。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把课堂推向高潮,掌声不断。
四、课后反思
语文教学应该有知识、能力、智慧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互相依托,相互关联才能体现生态课堂的特点。知识是语文教学的第一个层面,主要包括语言知识、修辞知识、文学常识、文化知识等。一般采用积累、理解、运用的方法教学。第二层面的能力培养,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在教学中,尤其是高中生,以培养学生读写能力为核心,主要方法是读写结合。第三个层面是语文形成智慧的培养,主要包括对课文的审视、有创造的领悟,以用于指导学生的行为。
说实话,这篇课文我已经上过3轮了。但前面3次感觉都不成功。所以,我对本课的教学严格按照生态课堂的三个层面展开教学,效果非常不错。
《鸿门宴》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篇,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很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此次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关注学生阅读,注重字词句及翻译,概括项羽、刘邦的形象,作为我的教学目标。课堂结束后,看到学生课本上记得密密麻麻,自己感觉挺有成就感的。后来通过听课、和同组老师交流,得到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我知道文言文是难点,所以在课堂上只重视引导学生去翻译课文,强调重点实词、虚词及句式。我觉得目前的考试是这样,学生通常在这上面丢掉分。可学生并不感兴趣,基础差的学生还有抵触情绪。课堂上大多数学生只是机械地记笔记,对文言文的美根本无从感知。也有不少学生一学古文就云里雾里,昏昏欲睡。如此看来,我前3次的教学方法是有问题的。将一篇优美、激情满怀的文章弄得支离破碎、机械呆板,势必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问题的设置同样比较死板,没有创意。我设置的提问并不多,而且几乎都是封闭式的问题,学生稍作判断就能回答。可尽管这样,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也寥寥无几。问题太浅,学生不屑。当然问题太大、过深,也没有人愿意回答。对于文言文,尤其是像这样篇幅较长的文言文,一定要精心地设计问题,由浅入深,找准切入点,设计几个提纲,逐层启发,把厚书读薄。
第三,我在引导学生分析刘、项性格这一环节上,采取了课堂讨论模式,同学们显得非常积极踊跃,还概括出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但迫于时间有限,怕教学任务完不成,我不得不打断学生,亮出自己预设好的标签式的答案。这样,教学任务是完成了,可并没有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没有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如果一堂课紧紧抓住文本要点,继续组织学生参与讨论,这样的课堂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多让学生开口说话,岂不更好?
第四,值得一提的是让学生画导图这一环节。学生思想活跃,我在充分信任学生的基础上,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学生高兴,我同样高兴。因为他们各组所展示的导图各有特点,都把内容体现出来,在这点上是比较成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