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荆轲刺秦王》教学反思:提升高中语文生态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荆轲刺秦王》教学反思:提升高中语文生态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指导学生阅读第二遍的时候,我播放了古琴曲《月光》,目的是营造一种雄壮激昂的气氛,以表现荆轲刺秦王时的悲壮及紧张氛围。一是荆轲在行刺前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三个环节。尤其是《荆轲刺秦王》与《鸿门宴》,要掌握的文言知识点太多,这两篇也是月考、高考比较青睐的文章,光是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就得两三节课。

《荆轲刺秦王》教学反思:提升高中语文生态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一、课文背景

课前就先让学生预习,查找有关资料。课一开始,张雪梅便自己主动站起来讲故事背景。

早在公元前228年(秦王政19年),秦王政派其大将王翦攻赵,杀掉赵葱,遂克邯郸,虏赵王迁。王翦随即奉命率兵驻扎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准备向燕国进攻。燕国这时处于朝不保夕、危如累卵的困难境地。事实是:“燕弱小,数困于兵,今举国不足以当秦。”(《战国策·燕策三》)燕太子丹这时好像热锅上的蚂蚁,在秦军压境的危急时刻,不得不采取派人行刺这种手段。

强敌压境,燕国危在旦夕。燕太子丹访得荆轲,即尊其为上卿,然后派他到秦国行刺。其目的是要荆轲“劫秦王,使悉返诸侯侵地”。如不成,使“因而刺杀之”。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还是毅然前往,当事败后,荆轲身披八创却“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壮烈而死。本文记的就是这件史事。通过“私见樊於期”“易水送别”“秦廷行刺”等情节,塑造了荆轲这位敢于扶危济困、助弱御强,有勇有谋、视死如归的古代侠士形象。事败后,秦大举攻燕。公元前222年,燕国被灭了,然而,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由于其悲壮动人而流传千古。

千百年来,荆轲被受压迫的人们敬仰的原因,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去反对秦国对六国的进攻,以及以己之力挽救燕国的危亡。本文揭示了弱小燕国和强大秦国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激烈斗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秦燕之间的兼并与反兼并的斗争。

二、课文阅读

阅读是文言教学的重点。只有在读懂、读透的基础上,再来疏通文义。在指导学生整体阅读、听录音朗读、分组阅读、默读之后,学生才基本了解文章大意。我认为这还不够,还应该让学生来谈谈荆轲为什么要去刺杀秦王,结果怎么样。目的很明显,一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二是培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针对文言文教学,我认为最好的方法还是先让学生阅读。在指导学生阅读第二遍的时候,我播放了古琴曲《月光》,目的是营造一种雄壮激昂的气氛,以表现荆轲刺秦王时的悲壮及紧张氛围。

三、课文探究

我还采用老办法,先让四组学生分别讨论,把文章的结构层次及重要人物形象找出来进行概括。

第一组探究总结认为:本文的结构应该分四个层次:开端(行刺缘起1~2)——发展(行刺准备3~9)——高潮(廷刺秦王10~17)——结局(荆轲被斩18)。

荆轲在“秦军攻破赵国,燕国危在旦夕”的情况之下接受燕太子的重托,这可算是行刺的缘起。荆轲与太子的对话,表现了荆轲怎样的性格特点?表现他城府很深,有谋略,胆识超人,气魄非凡。(www.xing528.com)

第二组探究总结说:我们认为文章第二部分是行刺准备阶段。一是荆轲在行刺前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三个环节。荆轲私见樊於期,语言诚恳,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再从解患报仇方面晓之以义。最后和盘托出行刺打算。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同样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第三组探究总结说:我们小组从荆轲与太子丹的交往过程中进行了研究,总结两点:一是荆轲与太子丹在准备工作中产生了分歧。这些分歧,表现了太子浮躁多疑、谋事不周的性格。荆轲怒叱太子,表现了他刚烈英勇的性格。易水辞诀这一场面来看,情景交融,侧面烘托出人物形象,表现出人物精神。

第四组探究总结说:太子及宾客“皆白衣冠以送之”预示着与荆轲永诀,激励他不负重托,冒死行刺。送别场面所描写的音乐表现了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了悲壮的气氛。这一场面体现几个特点:一是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二是重点写慷慨悲歌;三是顾“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四是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五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课后反思

我上《荆轲刺秦王》这篇课文,同组的老师听完之后,感觉这节课在组织学生阅读和画导图展示还是比较成功的,至少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画出自己对人物的分析与判断。但觉得还是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

在备课时,我的目标是:理清课文思路,梳理1~7段重要的文言知识点。

一堂课下来,光从目标来看,就没有达到生态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不太符合生态课堂评价标准。讲完第二段,时间就不多了。过后反思,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应该改进:一是开头的检测预习,不如用填空题的形式,直接问:“对于《战国策》我们应当掌握哪些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二是第一段还可以讲得更简略一点,让学生多诵读。还有就是对朗读缺乏有效指导,不如简单处理,腾出时间重点理解第2、3段。三是对学情缺少了解。高一的学生对文言知识掌握太少。在分析第2段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太多。教师设置的问题没什么价值,在讲第2段所有知识点时浪费不少时间。

还记得上个星期的集体备课,我们就讨论过文言教学问题。我当时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认为既要让学生掌握文言知识,还得重视人物、情节分析,以调动学生学习文言的积极性。现在看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要做到两者兼顾,真的很难。尤其是《荆轲刺秦王》与《鸿门宴》,要掌握的文言知识点太多,这两篇也是月考、高考比较青睐的文章,光是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就得两三节课。

从我今天的课来看,起初是想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激发课堂活力,也让学生在朗读中进一步熟悉文本。在文言知识这一板块,抓住问题重点攻破。没想到,最后还是纠缠在了文言字词的教学中,不能自拔。

课间操时间,我问了本班1名学生,初中文言老师讲了些什么。他们告诉我,主要是背诵,文言知识讲得不多。所以到了高中,讲这么多知识点我们一时很难接受。其实,反思我的文言教学,觉得初中老师的这种做法比较好,更能体现古文味。在文言知识这一块,我每次都花了大量时间,效果并不是很好。因为高考、月考要考查学生文言知识的积累,所以,我们往往在教学时重“言”,要求读懂文言文,对于“文”的智慧与思想涉及的较少。于是我们就很“怕”,怕学生不能掌握文言知识点,怕“误人子弟”,怕学生在考试中拿不到分,于是文言教学就很难潇洒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