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秦师退去的主因与反思

高中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秦师退去的主因与反思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但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还有就是从“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阐述两军驻扎位置: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同样为烛说退秦师埋下伏笔。以“君亦无所害”表明用舍郑会对秦有益来收买对方。“不武”是因为胜负之数,难以预料。

高中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秦师退去的主因与反思

这篇文章,我重点采用生态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遵循生态课堂教学的理念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教学效果非常明显,学生收获很大。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一、课文背景

针对作品的写作故事,我先让学生预习,查找资料,了解作品的背景。课刚开始,杨洋主动到讲台发言:

据相关资料显示,早在公元前651年,晋献公死后,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毁约。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路过曹、宋、郑三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二、课文阅读

左传》是我国先秦史传中一部重要著作。其在记述事件、刻画人物和运用语言方面,都有较高成就。作者善于运用简洁的语言,把纷繁复杂的事件条理清晰、生动形象地叙述出来。《左传》描写人物,常以极少的笔墨,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内心活动和某些细节的描写,展示不同人物的鲜明性格。尤其是作者笔下的外交人物更为突出。他们或语挟风雷,慷慨陈词于大国之间;或委婉机智,从容游说于诸王之中,论理叙事,进退有节,出色完成外交使命。因此,欣赏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探讨作品深邃的思想内容,理解《左传》独有的语言特色,是阅读的首要任务。

既然要阅读,我的教学方法是先疏通文章中的生僻字,并引导学生标注好拼音。然后由我范读一遍,再组织学生听录音朗读。最后给予学生3分钟的时间默读,并勾画重要信息及内容。

三、课文探究

课文探究环节,我的办法是,请同学们分四小组讨论归纳各段段落大意。要求每组选代表发言,分别用四字短语概括。

第一组王磊:实际上,本文分“秦晋围郑”“临危受命”“智退秦师”“晋师撤离”四个部分展开。文章在第二部分开头说“晋候、秦伯围郑”,说明当时兵临城下,形势严峻,郑国面临生与死的危机。但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还有就是从“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阐述两军驻扎位置: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同样为烛说退秦师埋下伏笔。

第二组杨洋:从3个人物形象来看,以“佚之狐言于……师必退”这一句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臣之壮……也已”进一步刻画了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从“公曰:‘……’许之”可看出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对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www.xing528.com)

第三组罗兰:我们认为,烛之武说退秦伯运用了攻心术。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以“郑既知亡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大大消除了秦伯的防备心理。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以“邻之厚,君之薄也”来阐明亡郑只对晋有利。这一招确实厉害,使用离间计。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以“君亦无所害”表明用舍郑会对秦有益来收买对方。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以“君之所知也”来挑拨离间,让秦伯对晋失去信任。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从这五步可看出烛之武高超的外交才能和胆识,同时体现他识大体,顾大局的一面。最后,晋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的理由退兵,看似冠冕堂皇,其实,“不仁”只是一个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是因为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

四、课后反思

教学文言文,常常感到头痛,其原因有几个:一是学生对文言文不太喜欢,认为许文言实词和虚词很难理解;二是有许多生僻字,阅读比较困难;三是翻译比较困难,有些字都难认识,何谈理解;四是在文言中承载着比较多的内容,要想在一堂课内很好地完成这些任务比较困难。所以,当前有许多教师都把文言文教学视作烫手的山芋,摸不得。

但是有两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一是教师习惯于“文”讲“言”,强调各种古汉语语法规律,以总结种种规律为重点,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审美观照;二是学生诵读感悟文本的时间被教师疏解文言字词句所挤占了。由于课堂教学“文”与“言”不能兼顾,以致教学效果严重削弱,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极为不利。

鉴于上述情况,如何实施文言教学呢?我认为文言教学既要教“言”,也要教“文”,言文兼顾。

首先要注重文言语言教学,着力于文字梳解、品味语言,走出“重文轻言”的误区;其次要帮助学生积累民族优秀文化,探究语言文字中的文化信息,挖掘教材文本中的文化因素,并实现教学实施中的文化传递,走出“有言无文”的误区;最后要重视反复诵读,模仿练读,想象品读,实现“文”“言”融合。

所以,我认为张必锟先生提出的“两个转变”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一个转变”是课堂教学要从教师讲解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练习诵读为主;“一个转移”是把立足点从讲翻译、谈语法转移到指导学生诵读上来。通过诵读以文引言,以言引文,实现“文”“言”两个要素的交融合一。

在品味烛之武最精彩的劝辞环节时,教室里的空气凝滞了。在试讲的几节课中都在这处出现问题。这是为什么呢?我曾经用过很多策略:小组合作交流、标注关键词、教师引导示范批注,但这些做法基本都是徒劳。在朗读中品味劝说的艺术魅力,因声求气是这一课要教的重点。我居然没有明白编者把这篇文章放在此处的意图,连教的内容都有问题,还谈什么课堂效率呢?“因声求气”“以读引言”,朗读才是实现文言交融的最佳途径,如此精彩的劝辞脱离了朗读,仅凭理性的品析显得多么的枯燥乏味呀!

作为一个有经验教师,应该做到“文与言的相融相生,文与言的并举”,做到“以文率言”“以言悟文”“因气求声”“以读带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