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研究与反思:再别康桥的体验

高中语文教学研究与反思:再别康桥的体验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只要你轻轻吟读,就会陶醉在纯洁的意境中,感受到故地重游那种欲别不能的缠绵情谊。这一环节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所以,在协作讨论这一环节,希望能增进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高中语文教学研究与反思:再别康桥的体验

一、介绍写作背景

我提前让学生预习,鼓励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徐志摩的身世,并在课堂上进行解说。课堂开始,我还没有来得及找同学上来解说,第一排的王燕就主动站起来说:

徐志摩是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1897年出生,至1931年飞机出事,生活了35年,英年早逝。原名徐章垿,为什么改名叫徐志摩呢?因为他小时候特别可爱,清末时长着一个大脑袋,留着一个“猪尾巴”,所以他的父亲就请了一个名叫志慧的和尚看相,说是将来必成大器。所以1928年,他出国时改名“徐志摩”——志慧和尚摸过的。

1918年8月,徐志摩赴美留学。他先到克拉克大学历史,一年后取得学士学位。1919年9月,他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经济学,一年后获硕士学位。1920年7月,徐志摩不想读了,到英国剑桥大学找罗素。后来两人成为非常好的朋友,徐志摩的爱情观深受罗素影响。

后经林长民介绍,认识了剑桥大学教授迪根生,由此进入剑桥大学。剑桥大学很美,有古典建筑群,蓝天碧海,鸟语花香,田野里点缀着农舍,一条康河贯穿其中。他每天在这里生活——划船,看闲书。康桥是他生命的源泉,精神的依赖之乡。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只要你轻轻吟读,就会陶醉在纯洁的意境中,感受到故地重游那种欲别不能的缠绵情谊。所以,这样优美的诗歌,在教学中,采用的还是老办法,让学生朗读,读懂、读透,才能组织探究,否则会出现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

二、指导学生阅读

古往今来,文人的别离都是销魂断肠的。徐志摩总想借助轻松的语言来承载沉重的心情。因此,诗一开头,就让这种离情如云一般飘缈在空中。既捉摸不定,又实实在在;既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

为了达我理想中的教学效果,我先是校对诗歌的字音,然后播放歌曲《再别康桥》,附上剑桥的风景图片,接着展示3张徐志摩的照片,并播放《海上名人录——才情徐志摩》视频和情景模拟,拉近了学生与语文的距离,逐层推进,激发起学生学习《再别康桥》的兴趣。

三、课文探究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再朗读一遍后,各组讨论3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归纳出第一节诗的内容,然后由各组委派1名代表上台发言。

第一组学生总结回答:

第一节中连续用三个“轻轻的”向西天的云彩招手作别,给全诗奠定了难舍难离的抒情基调,又有淡淡的无奈与感伤。第二节写到岸边的“金柳”,对夕阳照耀下柳树的生动色彩的描绘,体现出它的秀美婀娜,好像“新娘”一般,既喻出其形态的美好,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谁能够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娘呢?“艳影”“荡漾”在“我的心头”,物我合一,情景交融。(www.xing528.com)

第二组学生总结回答:

我们认为第三节写了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摇,惬意平静,并有向诗人打招呼之意。“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不仅物我合一,而且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愿意永远留在康河,“生于斯,长于斯”。其中,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浮藻间好像沉淀着彩虹做的梦境。融情入景,将人带入梦一般的意境中。

第三组学生总结回答:

我们第三组总结认为,第五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在流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即将离开,撑着长篙去寻找那“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想要“放歌”,快乐的情绪达到了顶点。至于第六节,我们认为恰恰是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情绪低落下来。于是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离别的伤感的笙箫,诗境恢复寂然。连夏虫好像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保持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充满了无法化解的离愁别绪,将诗人沉思默想的心境推到了极致。

第四组学生总结回答:

我们认为第七节与开头呼应。诗人是那样不舍得离去,却“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愿惊动心爱的康桥,不舍得让康桥与我一同伤感。这一节不是对第一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更加深情,更加眷恋。同时也有一种洒脱的韵味。

四、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自认为体现了生态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是非常成功的,成功之处在于充分利多媒体辅助手段,提供大量与《再别康桥》有关的信息。很好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在情景创设方面体现生态。在组织学生探究课文的时,通过PPT播放视频,并配合康桥的图片,然后抛出几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这一环节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在问题设置方面体现生态。本课设置的问题层层递进,逐级攀升,逐步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在讲述意象和意境时,设置的问题是由浅入深,为的是能照顾基础较差的学生。

在探究方面体现生态。自主学习是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也是很有效的方法,但是课堂教学更强调的是团队合作。所以,在协作讨论这一环节,希望能增进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阅读方面体现生态。我让学生先整体阅读、听录音朗读、分组阅读,然后才进行探究。这一环节确实很好。我在让学生阅读的同时,更多地让学生体味诗歌的内涵与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及理解能力。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课标》要求,现代教育要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要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学”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