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与家长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尤其是要善于与家长共同致力于提高保教活动质量,为幼儿提供更加适宜的、个性化的保育和教育。
教师还要协助幼儿园更好地利用社区的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根据幼儿园工作的需要,积极主动地为社区做力所能及的宣传和各种公益活动。
【拓展阅读】
提高与幼儿的沟通合作能力的三大法宝
1.“第一法宝”——说好“幼儿话”
所谓的“幼儿话”是指符合幼儿心理、语言习惯和接受水平的幼儿化的语言。幼儿教师想要顺利地与幼儿进行沟通,就要掌握和幼儿沟通的原则,说好“幼儿话”。教师与幼儿说话的语气、语调、语速上要符合幼儿的特点,同时说话的内容上也要符合不同年龄班幼儿的特点,如在小班更多地用拟人化、情景化的语言进行沟通,而在中、大班就可以用朋友似的语言与幼儿交流,这样才会使得沟通顺畅,才能让他们听懂、听明白。
注意平心静气地说话。面对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性格的幼儿,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平静、和善的语气,会让幼儿感觉到一丝丝温暖的情意,更容易接受。
注意多用短句。短句比长句更易懂。年龄越小的孩子,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越短,了解语言的能力较弱。教师给予幼儿的指导语或要求,越简单明了,越容易让幼儿接受、理解。
注意指令清晰、具体、简化。每天幼儿教师要发出无数的指令、要求,以确保每个环节都顺利、有序进行,自然过渡,这就需要教师发出的指令清晰、具体、简化,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注意巧妙变化语气、语调。幼儿教师的语言抑扬顿挫会使交流发挥更好的效果,更能激起幼儿交流的兴趣和欲望。教师与幼儿沟通时的语速要适中,不能太快。教师与幼儿交流时的音量也要适当,要让每个幼儿都能听得清楚。
2.“第二法宝”——用好“表情语”(www.xing528.com)
表情语是指通过面部表情来表达思想感情、传递信息的一种体态语言,包括眉、目、耳、鼻、嘴以及面部肌肉的变化。其中使用最广泛、表现力最丰富的面部表情是“微笑语”和“目光语”。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幼儿教师要经常面带微笑,亲切、热情、端庄,表现出感兴趣、自信和尊重。如用满面笑容、点头以示尊重,用目光接触、身体前倾表示饶有兴趣,用一致的音调、赞同的目光表达自己的理解与同情,通过一系列表情语为幼儿传递一种轻松和谐的情绪,让他们能够在这种积极的氛围中展现自我、主动学习。幼儿教师注意面部表情的丰富性,用灵活多变的表情帮助幼儿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这种多样化的表情语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更为常用。幼儿教师运用表情语要注意自然、亲切、鲜明、适度。
3.“第三法宝”——用好“行为语言”
动作比语言更直接,更容易让幼儿接受,例如点头、微笑、爱抚等肢体语言更能直接表达对幼儿的呵护与关心。同时,幼儿也愿意与幼儿教师进行肌肤接触。幼儿心理学实验表明,肌肤接触有利于安定幼儿的紧张、恐惧情绪,使幼儿感到温暖、安全。当幼儿感到忧伤、沮丧时,教师一个亲切的拥抱或抚摸更能安抚幼儿不安的情绪。
蹲下来说话。幼儿教师要让幼儿对自己产生信赖感,喜欢自己,能与自己做朋友,第一步就是要蹲下来,处于与幼儿平等的位置,学会站在幼儿的角度去体会。蹲下来的动作体现了教师对幼儿的尊重,也体现了教师与幼儿间的平等。
肌肤接触。每天早晨,幼儿教师给幼儿一个暖暖的拥抱,或者摸摸他们的后脑勺,或拉拉他们的小手,或轻轻拍拍他们的肩膀,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动作却有利于增进师幼间的情感,幼儿受到教师的鼓励后也会更乐意与教师交往,乐意亲近教师。
拇指印章。这是一种奖励性的动作,对幼儿有一种激励性的作用。当然,幼儿教师可发明更多这样的动作,如击掌,抱住幼儿转三圈,等等。跟班上的幼儿约定几种他们喜欢的奖励方式,使幼儿在受到肯定的环境氛围中感受生活的美好,使师幼间的情感更加融洽。[1]
【注释】
[1]许美琳,黄培,张雅静,周鑫.沟通与合作能力(一)——贯穿职业生涯的功夫[EB/OL].https://www.sohu.com/a/278764819_52896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