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是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成熟和完善的,其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幼儿身心发展一般规律的知识即是要回答“什么是发展?发展是怎样一个过程?遵循着什么样的方向和路线?哪些因素影响发展?”等基本而重大的问题。掌握这些知识是教师把握保育教育工作的方向和原则的前提。
例如,大量研究揭示,幼儿的认知发展经历着一个从感知运动智力(或称直觉行动思维)向前运算智力(具体形象思维),再向具体运算智力(萌芽状态的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程,这个顺序不可逆转,也不可逾越。不按照这样的规律实施教育,不仅难以有效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反而可能带来一定的伤害。
又如,幼儿的认知活动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利用感知和动作与周围事物直接相互作用是他们获得经验的基本途径,表象(事物形象)是其经验的主要储存方式,也是其思维的基本工具。超越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而过早强行地教授一些过于概念化的、抽象的内容,只能导致死记硬背,甚至可能败坏幼儿的学习兴趣,摧毁其自信心。
【拓展阅读】
学龄前儿童的身体发展特点
1.运动系统
骨骼、关节和肌肉构成了人体的运动三要素。学龄前儿童的骨骼中含水分和有机物相对较多,含无机盐却相对较少,这样就使得骨骼的弹性较大而硬度与坚固性较差,较容易出现变形和弯曲等问题;学龄前儿童的关节臼窝较浅,关节周围的肌纤维较柔软,韧带比较松弛,这样的结构使得这一时期的儿童关节灵活性较好,而牢固性较差;这一时期的儿童肌肉组织较少,肌纤维成分较细,肌纤维水分较多,表现为肌肉力量较小,肌纤维储存能量相对也少。
2.血液循环系统(www.xing528.com)
血液循环系统是一个封闭式的管道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也称心血管系统。学龄前儿童的心肌收缩力较弱,心脏容量较小,脉搏输出量也较小,心脏的发育不够完善,而这一时期儿童的新陈代谢又十分旺盛,因此,只有靠加快心脏搏动的频率来增大血液输出量以适应机体的需要。所以,学龄前儿童年龄越小,其心率也就越快;学龄前儿童的血管壁较薄,弹性较差。
3.呼吸系统
学龄前儿童呼吸道的管腔细又窄,呼吸道黏膜柔嫩,血管数量极其丰富,易发生感染。这一时期儿童肺的弹性组织纤维发育较差,呼吸表浅,肌肉力量较差,肺泡的容量和数量较少且发育不完善,故肺通气量和肺活量小,呼吸表浅而快。
4.神经系统
学龄前儿童神经系统较脆弱,大脑神经元较容易疲劳,他们的脑组织对缺氧十分敏感,对氧的耐受力较差。
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指南》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