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师表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素养,以自身模范的品行做幼儿的表率。正如陶行知所言,教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幼儿教师的思想品德和行为方式必须做到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幼儿的向师性要求教师必须为人师表。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需要教师做出积极正面的引导,要求教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只有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在幼儿教育教学生,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教师必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只有这样,家长才会放心地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交给老师。教师要把自己的语言作为幼儿学习的榜样,把自己的行为作为幼儿行事的规范,言传身教,用情去打动幼儿,教给幼儿道理,引导幼儿的行为,争取做名副其实的人师。
为人师表,主要包括言传、身教两个方面。言传是教师对幼儿产生教育教学影响的基本形式。言,是幼儿教师的思想、观念、知识、智慧等的载体。传,是幼儿教师基本的特定交流、教育教学方式。幼儿教师做到“谨言”,让自己所传给幼儿之言具有真、善、美的特点,具有正确性、先进性和高质量。幼儿教师还做到“善言”,让自己给幼儿言传时讲求“传”的方式方法,讲求言传的艺术,做到“因人”“应时”“因事”,提高言传的效率与教育教学效果。身教,就是教师以身垂范、直观性强、感召力大,为幼儿提供示范与榜样作用,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目的。幼儿教师的身教与言传紧密结合,做到言行如一、品行如一、身言合一,服务于育人的目的。教师既言教又身教,举手投足对幼儿产生积极影响。
教师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让自己成为幼儿的表率、社会的榜样、时代的模范。教师在品德修养方面做到为人师表。教师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处世态度,做一个有礼貌、有修养、坦率、真诚的人,引导幼儿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教师在治学方面做到为人师表。教师通过严谨的教育教学手段、勤奋的学习态度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来影响幼儿,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与品质。
总之,幼儿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幼儿的榜样,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要在日常工作中,树立优良教风,用自己的高尚师德、出色的学识教育感染幼儿;要带头遵守社会秩序,委会社会公德和正义,引领正义的社会风尚;要作风正派,廉洁奉公。此外,幼儿教师还要尊重同事和幼儿家长,懂得团结协作。
【拓展阅读】
幼儿老师如何做到“为人师表”
1.规范自身的行为
身教重于言教。幼儿教师的行为表达着情感,幼儿从教师行为中接受着情感的熏染和启迪。正是因为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的相互接触,幼儿教师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所表现出的道德面貌,就是幼儿对社会最初始的认知,幼儿由此可以认识问题和人与人的关系。同时,幼儿又把其当成道德品质的最直观、最生动的榜样,加以模仿。幼儿教师规范自身的行为,具有崇高的品德和高尚的行为,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www.xing528.com)
2.以高尚的形象树立威信和尊严
幼儿教师注意自己的仪表服饰。大方、整洁、朴素、活泼的着装,体现出教师的职业特点与美感,容易引起幼儿的喜爱、敬爱之情,树立教师自身的威信和尊严。幼儿教师着装妆容过分鲜艳、浮华或过分拘谨邋遢,都不适宜。
幼儿教师的威信和尊严不是自封的,而是通过“教书育人”实践逐步树立起来的。幼儿教师不能凌驾于幼儿之上,应把幼儿看作一个与自己一样的独立个体。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把幼儿放在一个与自己一样平等的位置上,讲清道理,以理服人,更不能挖苦、体罚或惩罚幼儿。有时教师自己有过失,敢于承认,有错必改,取得幼儿信任与好感。
3.对自己要求严格
幼儿时时刻刻注意教师的一言一行,就好像在监督教师一样。幼儿教师对幼儿心灵的影响极其深远,这一点没有人比得上。幼儿教师怎样做到事事、时时、处处为人师表呢?答案就是教师必须事事、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社会公德和公序良俗;语言要规范文明,举止要落落大方,作风要正派,要严格要求自己。幼儿教师要做到真正为人师表,还要自觉修养身心,陶冶情操,用师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用名师经验锤炼自己的教学艺术,增强事业心与责任感,保持初心不变。[1]
【注释】
[1]改编自: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624e74598c84ce34e8ba5a9e.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