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我们平日饮用养生的佳品。茶之所以有如此功效,都是由茶叶的内含物质决定的。换言之,就是茶叶的成分决定了它具有适于饮用和滋养身心的功效。
茶叶的成分包括各种营养物质在内有十一大类之多,细分起来有上百种。它们的效用广泛,对于茶叶的香气、色泽、滋味以及营养的保持和疾病的预防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具体来说,茶的营养物质包括热能、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茶是一种低热能的食物。在以泡茶为主的饮茶方式的主导下,茶叶中所含的热能大部分都流失殆尽。又因茶叶中的蛋白质大部分都不溶于水,所以在饮茶过后吃掉茶叶有助于吸收茶中的营养。另外,茶叶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等在为人体提供热量的同时,还能起到护肝解毒的功效。
除了营养物质,茶中所含的茶多酚、咖啡碱等物质还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正是这些药用成分的存在才有了茶的特性。而构成其特性的物质主要包括两大类:
一类是茶多酚。它又称为茶单宁,占茶内质总量的20%~30%,是茶的主要物质。其中儿茶素又占茶多酚的60%~80%。茶多酚的功能众多。它可以增强毛细血管的功能;可以抵抗细菌和炎症,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拥有灭菌的作用;可以缓和胃肠紧张,防炎止泻;可以与重金属盐和生物碱结合起到解毒除毒的作用;能够影响甲状腺的功能,有抗辐射损伤作用;能够作为收敛剂用于治疗烧伤;可以影响维生素C代谢,刺激叶酸的生物合成;能够增加微血管韧性,防治坏血病,并有利尿作用。
另一类是生物碱。它占总量的3%~5%,包括咖啡碱、茶碱和可可碱等。咖啡碱能够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消除疲劳、提高劳动效率;可以调节体温,消除支气管的痉挛现象;能够护肝解毒;可以降低胆固醇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是咖啡碱与多酚类物质复合使其具有咖啡碱的药效而无咖啡碱的副作用。
对茶叶的成分有所了解之后,我们就对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但是无论是了解茶的成分也好,茶树的三种形态也罢,都还只是纸上谈兵。现在,我们就要一起进入与茶亲密接触的地带——判断茶叶的好坏。
我国茶品种类众多,仅就六大茶类、十大名茶再加上不同工艺加工的茶品,就令我们眼花缭乱。到底选哪一种好呢?如何选择才能得到自己最中意也最适合自己的茶呢?(www.xing528.com)
其实,对于茶叶好坏的判断主要根据两个方面:一个是茶的品质,另一个是茶的级别。
自古道“好山好水出好茶”,优秀的生态环境是出产好茶的先决条件。山清水秀之地多产好茶,比如西湖龙井、碧螺春、六安瓜片等都是如此。适宜的温度、湿度、日照时间、特殊的土质再加上优良的品种,一代好茶就此诞生。
古人曾用“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来形象地说明环境与物种之间的关系,这个道理对于茶同样适用。我国的茶叶原产于云贵川的大山当中,适于在亚热带气候中生长。它能够在10℃以上开始萌芽,20~30℃是茶最适宜生长的温度,30℃以上,茶就会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不过,有时候,尽管只是一小段路程的差距也会直接影响茶叶的品质。
让我们以大家比较熟悉的太平猴魁为例。“两叶抱一芽”是上等太平猴魁的特点之一,也就是说,制成太平猴魁的茶叶要选左右两片迅速生长的,这样制成成品之后就可以将芽头抱在两叶中间。可是,经过实地考察之后,我们会发现所谓的“两叶抱一芽”只有太平猴魁最好的产地猴坑山上的茶叶才有这样的特点,与猴坑山相隔不远的山中所产的茶却无法做到。
为了解开这一谜团,曾有专家建议将原产南方的茶移植到北方去。但是,就像古人所说,“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茶的级别并不是由地域决定的,而是与采摘的时间和部位有关。通常情况下,采摘时间早的要优于采摘时间晚的,比较嫩的芽头要优于相对较老的枝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茶都是如此。不同的茶品有自己不同的特性。以十大名茶之一的六安瓜片为例,制作它的最佳原料并不是最嫩的芽头,而是谷雨前几天长出的第二片叶子。相反,最嫩的芽头却只能成为“金寨翠眉”的加工原料。而后者要比前者在品质上差很多。
另外,茶的级别高低还直接受加工程度的影响。即使是同一天采摘的鲜叶,即使制作茶叶的是同一个人,也会因为茶加工程度的不同而成为不同等级的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