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居是动物个体间的一种互动,是社群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增进整个族群的适应力。恐龙是否有群居行为?这个问题在古生物学界长期存在疑问。
第一次使人有据可寻地证明恐龙有群居行为的是美国古生物学家伯德。他于1944年在德克萨斯州的佩拉西克地区发现了一组大型的蜥脚类恐龙足印化石。这是一群20余只、大小不一的雷龙行走时留下的足迹。它们是沿着一个共同的方向行进的,同时,它们彼此又是平行前进。足迹还显示出一些小的幼年雷龙走在群体中间,这也表明雷龙的行动是有序的群居行为。
1978年,在燥热的蒙大拿州西部,欧纳和他的挚友马凯拉发现了举世震惊的鸭嘴龙巢穴、蛋和有待哺育的幼仔化石,从而提出了鸭嘴龙有群居行为,它们是群居动物。这一观点引起了恐龙专家菲力普·居理的重视。居理在阿省的北部格雷德卡什发现了一个恐龙化石坑,为了探索恐龙的群居生活史,居理对化石作了详细的统计。在该恐龙化石坑中,居理注意到绝大部分的化石都是一种大型的角龙——尖角龙。尖角龙是具有单角的角龙,身长6~7米,有一个巨大的头骨。居理从已得的化石分析,认为是灾难横扫了整个恐龙族群,使这些年龄不同的角龙死亡,死后骨头聚集在一起。居理又认为尖角龙是群居的动物,它们的行动如同今日非洲的角马和北极的驯鹿,它们随季节成群地移动,在移动中,这群尖角龙在横渡洪水泛滥的河流时,惊慌失措中被洪水吞没(这种灾难是北极驯鹿群渡越洪水时常常遇到的)。尖角龙的尸体顺流而下,被冲到岸边,待洪水退下,聚集的尸体又可能遭到肉食动物的啃食,弄得尸骨散落,一片狼藉。待下次洪水过后,尸体被淤泥埋藏而成化石。
1983年,在新疆准噶尔盆地的恐龙沟发现一个侏罗纪中期的恐龙墓地,共出土了17具小的、体长在4米左右的蜥脚类恐龙,它们的头骨骨头愈合疏松,骨缝明显,由此反映出这是一群出世不久的幼仔,被起名为“巧龙”。在一恐龙墓地发掘到清一色的、个体大小一致的一群幼年个体,这意味它们可能是一群同胞兄弟生活在一起,等待双亲的照顾。这群幼仔是在一次自然灾难中一起遇难的,由此可见蜥脚类恐龙的幼年成员如同一群小鸡一样群居生活。
这些化石带来的信息告诉我们:尖角龙类在遭到灭顶之灾时,它们是群居的,它们可能正好在进行迁徙。恐龙的群居对于它们的族群繁衍和生存起着重要作用。群居行为的存在也表明恐龙并不是一群呆头呆脑的笨家伙,而是具有较高智慧的一类动物。
小知识
恐龙的家园(www.xing528.com)
恐龙在哪里安家?根据恐龙存活的时间和环境,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蜥臀目蜥脚类、鸟臀目剑龙类、鸟臀目鸟脚类等大型蜥臀目兽脚亚目恐龙的家一般在平原上。它们在潮湿温暖的土地上建起自己的家,一般都是用脚掌在地上拍出一个圆形的坑,并在里面产卵。
鸟臀目鸟脚类、蜥臀目蜥脚类等一些兽脚类恐龙则生活在靠近水源的森林边上,吃树枝、松针、叶子以及柔软的水生植物。
霸王龙、暴龙等则追随食草恐龙的行踪,四海为家,没有固定的家园。
翼龙在海边的悬崖上用草筑巢,并在里面产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