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史诗:摩诃婆罗多与罗摩衍那 - 印度次大陆上五千年的文明

史诗:摩诃婆罗多与罗摩衍那 - 印度次大陆上五千年的文明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罗摩衍那》的作者是蚁垤,行文风格较统一。《摩诃婆罗多》讲述了婆罗多家系两支堂兄弟族——般度族与俱卢族之间激烈的王位继承战。《罗摩衍那》叙述的则是一位完美的罗摩王子。史诗被改编为舞蹈、皮影戏、雕塑和绘画,持续活跃在印度与东南亚地区。

史诗:摩诃婆罗多与罗摩衍那 - 印度次大陆上五千年的文明

吠陀文献本身并非大众文学,而是宗教人士写给非宗教人士的作品。在整个吠陀时代,吟游诗人当众称颂军士战绩、歌颂国王功绩的演出备受欢迎。这些诗人曾在战役中担任战车手(suta),传颂着亲眼所见的伟大武士的英勇事迹。此外还有旅行说书人和歌者(kushilava),将故事从一个村庄传向另一个村庄。这些口头文学很受人们的欢迎,为日后向世界摘绘吠陀时代景象的史诗奠定了基础。口头文学本质上是讲述武士(刹帝利生活的文学,经吟游诗人复述,最终以梵语史诗的形式得以重塑。

其中两部史诗巨著分别是:约10万颂组成的《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和拥有2万颂的《罗摩衍那》(Ramayana)。它们都与恒河流域的王国有关,前者讲的是位于恒河上游象城(Hastinapura)的婆罗多族,后者讲的是恒河中游地区阿逾陀城(Ayodhya)的罗摩王(King Rama)。长篇巨作《摩诃婆罗多》虽然署名毗耶娑(Vyasa)著,但明显历经数代扩增,人们将许多训示的宗教篇章加入国王与武士的对话里,使得原来的英雄故事转变成许多事物的综合。《罗摩衍那》的作者是蚁垤(Valmiki),行文风格较统一。我们如今看到的并不是两部作品最初成形的样子,可能直至古典时期,两部史诗才形成今日我们熟悉的形式。它们叙述的是一种理想化状态,并非历史。吠陀后期,雅利安人开始在恒河谷地的上中游地区建立聚落,而这两部史诗则代表着这一时期传颂国王和武士丰功伟绩的文学传统走到了高峰。

《摩诃婆罗多》讲述了婆罗多家系两支堂兄弟族——般度族(Pandava)与俱卢族(Kaurava)之间激烈的王位继承战。故事围绕双方及其盟友之间进行的18天大战展开叙述。《罗摩衍那》叙述的则是一位完美的罗摩王子。由于父亲对其中一个王后许下的一个承诺,罗摩被父亲放逐到中印度森林里。之后罗摩的妻子悉达(Sita)被魔王罗波那(Ravana)劫掠,罗摩大败罗波那军,并返回阿逾陀登基为王。两部史诗栩栩如生地描述了印度王室和王权的故事,含有浓厚的印度教虔爱色彩。(www.xing528.com)

这两部史诗在印度本土与外域的影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事实上,这两部史诗(或其部分篇章)在每一种印度语言里都被一再诠释。印度王权扩展到哪里,两部史诗也就普及到哪里,尤其是东南亚的印度化王国。史诗被改编为舞蹈皮影戏雕塑和绘画,持续活跃在印度与东南亚地区。例如,这两部史诗改编成的电视剧,每周在印度播放,收视率极高,也许是当时全世界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