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印度次大陆:摩亨佐—达罗与哈拉帕文明的起源

印度次大陆:摩亨佐—达罗与哈拉帕文明的起源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摩亨佐—达罗与哈拉帕经济、工艺与文字宗教印度河流域文明的起源及其宿命印度河与恒河两条大河形成了两大流域,进而在巴基斯坦、印度北部与孟加拉国形成了冲积平原。印度文明不仅受两条大河的滋养,还得到了西南季风的助益。印度河的泛滥期不像尼罗河那般可以预期,但它携带而来的富饶沃土却是尼罗河的二倍。如同尼罗河和两河流域[1],印度河也为早期文明创造了一片繁衍生息之地。

印度次大陆:摩亨佐—达罗与哈拉帕文明的起源

摩亨佐—达罗与哈拉帕

经济、工艺与文字

宗教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起源及其宿命(www.xing528.com)

印度河与恒河两条大河形成了两大流域,进而在巴基斯坦、印度北部与孟加拉国形成了冲积平原。印度河的主流与支流向西南奔腾而下,而恒河则向东南顺流而下,两条大河沿岸人口稠密,而沿恒河谷地聚居的人口更为稠密。印度文明不仅受两条大河的滋养,还得到了西南季风的助益(西南季风偶尔迟迟不来,会形成饥荒)。季风在6月抵达孟加拉湾口,再由恒河口沿恒河长驱直入,在恒河平原形成降水,降水量随着季风的推进而减少,愈往内陆,雨量越少,直到9月前后,季风在印度河上游式微,几近消失。西孟加拉邦位于恒河入海口,临近的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滋润着孟加拉国,这两个地方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超过1000人。溯恒河而上,印度的比哈尔邦(Bihar)与北方邦(Uttar Pradesh),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各降到900人和800人。到了印度河流域上游的旁遮普邦,人口密度则降为每平方千米400人至500人左右;而不在西南季风影响范围的巴基斯坦信德省(印度河流域下游),人口密度则仅略高于每平方千米200人。

然而,南亚的都市文明并非诞生在更加湿润的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谷地,而是诞生在了相对干燥的印度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分为两个区域,上游为旁遮普,意思是“五河之地”,寓意印度河的五条支流流经这里。这五条支流自西向东分别为:杰赫勒姆河(Jhelum)、杰纳布河(Chenab)、拉维河(Ravi)、萨特莱杰河(Sutlej River)与比亚斯河(Beas River)。五条河流由冰川补给,终年不断,因此该地区凭此可以维持面积广泛的沟渠灌溉系统,加之欧亚大陆吹来的冬季季风补足了夏季季风为数不多的降水,这里十分适于发展农业。这里的农作物一年可以有两大生长季。信德位于印度河下游,虽然得名自印度河这条大河的古名,却不曾沐浴两季季风。信德大部分区域的年降水量还不足130毫米,除了沟渠灌溉的区域外,信德的其他区域几乎无法进行农耕。在夏季,哪怕是树荫下的气温都高达50℃,这已然是常态。部分区域土壤盐分较高,远远望去,一片银白荒芜之象。在人口无比稠密的南亚次大陆,信德的人口密度最低,不过看上去貌似不是这样。印度河慵懒地蜿蜒注入河口,河口地势高于环绕的平原,印度河在河口堆积的冲积层像河堤一样将平原包裹起来。印度河时不时地会冲破天然河堤,在平原上留下厚厚的丰沃新土,直到形成新的河道。印度河的泛滥期不像尼罗河那般可以预期,但它携带而来的富饶沃土却是尼罗河的二倍。如同尼罗河和两河流域[1],印度河也为早期文明创造了一片繁衍生息之地。印度的干旱区以小麦大麦小米主食(与种植稻米的湿润区不同,如印度东部及南部滨海地带),它与西亚和地中海干旱区连成一片,那里是农业与家畜驯化的起始之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