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India)一词来自梵语的“河流”(sindhu)一词,这个词也是印度河的梵语名称。也许因为流域广阔的缘故,印度河被称为“河”(The River)。古波斯语将梵语“河流”一词开头的“s”改为“h”,因此波斯人称印度河及其流经的国家和地区为Hindush;希腊人则舍弃首字母“h”,称其为Indos等类似形式。英语中,有关印度及其人口、宗教和语言的一揽子词汇,都源自波斯语和希腊语转写的梵语“印度河”一词:
●译写自希腊语:印度(India)、印度人(Indian)、印度河 (Indus River)
●译写自波斯语:印度人(Hindu)、印度教(Hinduism)、印地语(Hindi)、印度(Hindustan)、兴都斯坦语(Hindustani)
中文里的“印度”也有双重词汇的现象,分别为身毒(Sintu)与印度(Yin-tu),前者明显来自梵语,后者则来自波斯语或希腊语。阿拉伯人则仿效波斯人,称印度为al-Hind。中国人、波斯人、希腊人和阿拉伯人过去都记录过印度文明的情况,赋予印度的名称也都源于“印度河”一词,这些称谓影响了英语世界。
印度文明的地理概貌可分为三大区:半岛区(德干),喜马拉雅山脉区和印度河—恒河平原。德干的地质是一大片极古老的花岗岩,板块构造学家认为,德干地区曾是一块长期向北自由漂移的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后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从河流的流向判断,德干是一块向东南倾斜的高原,两侧的丘陵山脊与海岸线平行,称为东、西高止山脉(Eastern and Western Ghats)。沿海地区受西南季风降水的影响,内陆则干燥少雨,夏季内陆河道干涸,河流常仅剩涓滴细流。因此,农业与人口向沿海地区集中,内陆分布的人口则较为有限。斯里兰卡位于南部海岸外,与印度相隔最短之处仅约40千米。
喜马拉雅山脉(Himalaya来自梵语,意为“藏雪之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其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超过8000米。上述半岛板块持续向北推挤欧亚大陆板块,板块推升山脉的速度快于板块相互侵蚀的速度,喜马拉雅山每年仍在不断上升。 这一令人望而生畏的险峻地形,将印度与中国西藏截然隔开。然而长期以来,印度与中国西藏地区商贸往来不断,印度佛教通过走廊传入中国西藏地区,而在山脉的印度一侧,如尼泊尔、不丹及山脉的西侧边缘,也分布着汉藏语系的语言,由此可见,喜马拉雅山脉并非不可逾越。印度的山脉边界一直向东延展,几乎与中南半岛的南北向山脉交接。印度河以西,是山势较为和缓的山脉,即基尔塔尔山脉(Kirthar Range)与苏莱曼山脉(Suleiman Range),它们构成了印度黄金地带的西北界。有一些穿越这两条山脉的著名山口,尤其是开伯尔山口(Khyber Pass)与波伦山口(Bolan Pass),它们是通往阿富汗的要道,北接中亚和连接中国—欧洲的丝绸之路,西通中东与地中海。
印度河—恒河平原如名所示,由北部的印度河和恒河两大河流域,再加上东部的第三大河布拉马普特拉河(Brahmaputra)[3]流域组成。印度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发源于中国的西藏高原,二者源头仅隔数千米,一条流向西,一条流向东,由喜马拉雅山脉的两端顺势而下注入印度。印度河流域覆盖巴基斯坦全境和今印度共和国的部分地区。印度河上游及其支流称为“旁遮普”(Punjab),意为五(panch)河(ab);印度河下游仍沿用其古名“信德”(Sindh)。恒河与其支流亚穆纳河(Yamuna)之间形成了一片沃土,被称为“河间地”(Doab),意即两(do)河(ab)之间的土地。这里是印度北部诸帝国的农业腹地,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这里是许多王朝和政权的首都,德里(Delhi)就是该地区距今最近的一个首都。[4]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河口哺育了印度东部地区,东部也因此成为土地极为肥沃的农业区。
德干与喜马拉雅山交会处形成平原,岩石受侵蚀变成土壤,由此日积月累形成冲积层,十分有利于发展农业。沿着恒河向东顺流而下,就会发现冲积层逐渐加厚,到了印度的西孟加拉邦与孟加拉国,必须下挖100米左右才能触到基岩。因此这里只有少量的石造建筑,几乎所有的建筑都用细质黏土砖块建造。这些河流除提供肥沃的冲积层外,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雨水之外的另一灌溉水源。另外,由于发源于极高的积雪山巅,大河的全年水量较印度南部的诸河流更加丰沛,这为农业灌溉提供了稳定的水源。
影响农业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降水量,印度的降水受季风影响,雨季干季相互交错。西南季风携带大量水汽,夏季时从西南的印度洋往东北方向大陆吹去,在大陆受热上升后形成降水。
人们很晚才理解了季风是如何形成的。按照最简化的模型,假设地球完全为水体掩盖,地轴也未倾斜,那么赤道就是距离太阳最近的点,它上方的空气很快就变得最为炽热,热空气不断上升;为了补充受热上升的空气,较冷的空气将由两极往赤道流动,再次受热上升,并流回两极,直到下降。这样便产生了分别向北和向南两个方向的空气循环对流。两个对流系统在赤道上空会合,形成热空气圈,称为间热带辐合区(Intertropical Discontinuity Zone,简称ITD),是介于南北两股对流之间的间断面。
然而,因为地轴倾斜,夏季时太阳距离北半球较近,间热带辐合区会向北移动,进入印度上空,吸引印度洋的气流流向它。地球自西向东转动,北向气流遂向东偏斜,气流整体于是由西南向东北流动。由于地球表面包含陆地与水体,在夏季日照下,陆地上方的空气受热速度远较海洋来得快。湿润的白昼海风往陆地吹送时温度上升较快,且随着吹向地势更高的内陆,海风开始变得越发干燥,并形成降水。(www.xing528.com)
降水的时空分布并不均衡。西南季风带来了集中降水,形成雨季,而全年的其他时间则十分干旱,只有印度河上游是个例外,携带较少水汽的西南季风在撤退时为这里带来了冬季降水。自古以来,印度全年就分为三季(或六季)而非四季:雨季、凉季与热季。一年的主要耕作在雨季进行;战争则在农作物丰收之后的凉季进行;热季是全年里所有生物最受煎熬的季节,这时落叶树会落下所有树叶以保存能量,这与温带地区最难熬的寒冷季节迥然不同。
西南季风移动时掠过多种多样的地形,因而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也不均匀。印度次大陆由此分为干旱区与湿润区。干旱区是畜牧业与灌溉农业区,从印度次大陆一直向西延伸,途经阿富汗、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及北非;湿润区则在南亚季风的持续影响下,从印度次大陆向东延伸至东南亚和中国南部。各地区气候的多样性也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发展,这里既生活着非洲狮也生活着亚洲虎。印度次大陆有着十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鹿、蹬羚与羚羊种类繁多,还有名目繁多的鸟类和野生牛群,更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野生亚洲象。
季风和降水与农业的关系相当复杂。由于降水集中在雨季,若能通过灌溉工程控制水源的供给,并在需要时输送用水,农业区就会大面积地扩展。这一类灌溉工程的水源包括河流、水库、井泉,以及今日的管井。其中,以河流为水源的灌溉系统在印度北部最为典型,印度南部因夏季河流水位极低,因而以水库为主要灌溉水源;井泉汲水依靠人力或畜力;管井则靠电泵抽水。因此,耕地类型里有一个重要分类就是靠灌溉提供水源的水田(即灌溉田)与仅靠降水滋润的旱地。灌溉可大幅提升耕地的产量和产值,灌溉田的产值是旱地产值的五倍,因而养育的人口密度也较后者为高。水田一般位于干旱区,而旱地必须仰赖充足的降水方能进行耕作。村落里的农民在地里种植庄稼,这是农业的一个方面,就此而言,农业是印度文明的经济基础,由于灌溉技术的应用,印度地区的人口分布与降水分布并非紧密相关。印度文明始于印度河流域(位于干旱区),以驯化该区的原生动植物为基础,特别是小麦与大麦;此后印度文明扩展到东部的恒河流域季雨林,驯化湿地动植物,如稻米(来自中国南方与东南亚)和家禽(印度东北部)。在灌溉技术的作用下,同一块农田一年内可以连续种植两种农作物。同季双重轮作在印度已实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希腊史家克特西亚斯(Ctesias,前5世纪)早已据此判断印度将成为富庶之地。
以谷物种植为基础的文明在扩散的同时,也将部落族群排挤到了季雨林的深深处,排挤到了不宜人居的丘陵地带。古代印度的文学作品将部落族群称为森林人(atavi)、山民(parvatiya)或蛮(mleccha)。印度文明最初诞生在人口较稠密的印度河流域和印度河—恒河平原,扎根于印度半岛的滨海区和河口三角洲。正是这里才能生产出足够多的剩余农产品,用以供养包含国王与祭司在内的复杂社会结构,支持大兴土木建设宫殿和庙宇。相对地,在森林、山地或仅靠降水的旱地区,居住的族群以部落为主,相比于土壤肥沃区的社会组织,部落的结构更为简单,成员之间也更为平等;他们经常进行轮耕,清出一块森林空地,种植两年后便弃置休耕,另寻新地。这种粗放的耕作方式能够养活的人口要少得多。这类社会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印度的各个地区,但多数集中在印度中部与偏东部的季雨林中。季雨林为印度文明构建了一片内部疆界——这里是失去权势的王公贵族的流亡之地,是宗教隐士的清修旷野,是森林人与野生动物的家园,也是魔法与危险并存之地。
【注释】
[1] 埃利亚斯的经典著作《文明的进程》视文明为这样一种过程:由趋势设定中心向外传布的“文明化过程”,而非阶梯序列。
[2] 亨廷顿提出,随着“冷战”结束,“冷战”期间由美苏对峙形成的世界秩序,也转而由“文明的冲突”所塑造。
[3] 发源于冈底斯山脉,在中国西藏境内称雅鲁藏布江。——编者注
[4] 现在印度共和国的首都为新德里。——编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