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河南南阳地理位置优越,于河南省西南部,北靠平顶山、洛阳,东邻信阳、驻马店,南临湖北省丹江口、襄阳、老河口、随州等市,西接陕西省商洛地区。与各地交流密切,商业文化的繁荣带来了南阳经济的兴盛,也带来了曲艺文化的发展。南阳的商业活动促进了南阳和与之相邻的湖北、陕西的文化交流,内乡马山口等药材集散地与四川药材的相互来往,也沟通了与四川等地的文化交流。因此湖北、陕西的一些曲艺、小曲、民间小调、戏曲声腔,以及四川清音的不少曲牌,都大量流入南阳,大调曲子中的不少曲牌都源出于此。另外,还有一些文人、商人从北京、安徽带来一些曲书目,经过南阳曲种的演唱都成为南阳曲艺文化的组成部分。例如,北京的子弟书《露泪缘》就是这样成为大调曲子的弹唱内容的。
2.多种多样的民间文艺形式
自古以来,河南地界诗人漫游,吟诗题咏;百姓聚会,文艺游乐形成风气。河南汉画像石中“舞乐百戏”的场面很多,图中的弹琴瑟伴唱与现代的曲艺表演十分相似,图中的击桴鼓者,似乎在边鼓边唱。多彩多样的演唱活动,成为南阳文化传统的一部分长期流传,生生不息。例如,在新野县太山庙中就保留了一本清光绪年间的工尺谱抄本,内收[起字调][双叠翠]等十六种曲牌。这些曲牌大多已进入了大调曲子,并成为常用的曲牌。当今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南阳西坪民歌,汇集了中原文化、荆楚文化、三秦文化不同风格的演唱元素,有[大对花][小对花][陪郎][留郎][拜年调][绣荷花][采桑曲][石榴烧火][四六句]等数十个调门。
3.文人文化为大调曲子发展提供了文学源泉
中原地区自古便是人才辈出,这个文人群体是南阳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影响着南阳文化的发展,不仅他们的作品为戏曲曲艺等其他文艺形式提供了改变的文本,而且更影响着河南的文化风气,使河南人关注文化、关注文学、热爱阅读,营造了全民阅读的氛围,也带动了戏曲、曲艺等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积累和欣赏。大调曲子能够很好地存续和发展离不开河南这种良好的文化环境。
(二)强大的创作队伍和演唱队伍为曲艺提供了发展动力
河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文人文化,为大调曲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强大的创作队伍和演唱队伍为大调曲子提供了发展动力。在闻名全国的南阳作家群中,有许多作家本身又是曲艺作家,如袁清岑、阎天民、兰建堂、丁新秀、吕樵、李文武、董玉泉、孙幼才、何中兴、党铁九、杨山林、周同宾、李克定、杨清江、曹宝全、王鹏彦、陈玉林、张景秀、张虎山等,他们热爱曲艺创作,深入生活,积累素材,不断创作出新的曲艺作品。特别是曲艺作家和其他文学作家之间往来密切,气氛和谐,常常以文会友,相互研讨,相互刺激,使他们思维活跃,创造力旺盛,能够写出个性鲜明、生动有趣、为民众喜闻乐见的曲艺作品。例如袁清岑在20世纪50年代改编的《卖丫鬟》,语言鲜活,形象生动,情节有趣,由三弦书演出,在省级和国家级比赛中获大奖,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播放,中国唱片社灌制唱片,编入《河南十年曲艺选》。而演唱这一曲目的曲艺形式三弦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已经衰微,四五十年代在河南的其他地市已不见演唱,但由于演唱了《卖丫鬟》,名声大振,在全省各地又响起了三弦书的旋律。从此,在曲艺界流行了“一个曲目救活一个曲种”的说法。兰建堂、丁新秀、周同宾等创作的现代曲目《女货郎》《二嫂买锄》《三考新郎》等,都是在全国叫得响的曲艺作品。(www.xing528.com)
除曲艺作家,河南还活跃着一支力量雄厚的演员队伍。《南阳市曲艺志》记载了五代南阳市的大调曲艺人,达105人。群众对大调曲子艺人有许多有趣的称呼,如“四霸天”“四大难请”“五虎将”“曲子圣人”“曲子状元”等。新中国成立前的代表人物有曹东扶、张松亭、郑跃亭、张华亭、张宴如、贾景枢、仝振武、赵殿臣等。新中国成立后,专业大调曲子演员有王富贵、白灵芝、胡运荣、陈友兰、朱迎春、张自新、鲁紫慧、夏金亭、胡玉琴、刘明侠、曹桂英、曲凡芝等。改革开放后,除了专业演员坚持演出外,还有许多家庭式的演出活动以及大调曲子研究会的曲友聚演。《卖丫鬟》《女货郎》《二嫂买锄》等曲目之所以能够产生全国性影响,王国栋、李玉兰、马香申等演员的演唱功不可没。
(三)深厚的群众基础为大调曲子发展提供了空间
河南除了拥有强大的创作队伍及专业的演唱队伍之外,在南城乡,还有一个庞大的听众群体。这个听众群体由不同层次的人群构成。第一个层次是一大批业余或半业余的演员,他们经常利用农闲或者业余时间,在田间地头、农家小院、文化广场或是在家庭聚会中,以自娱自乐的形式进行着曲艺活动,抑或在逢年过节或有重要活动时,他们聚集起来排练演出。许多演唱者同时又是创作者,他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他们了解群众的心声,熟悉群众的语言,他们的作品如实反映了群众的生活,容易与群众产生共鸣。他们同时也是听众,每逢专业演员或名角儿演出,他们忙上忙下,组织听众,为演员的成功演唱叫好,活跃演出气氛。第二个层次是“曲迷”。他们是为了曲艺活动而不计个人得失者,他们拜访演员,收集资料,为曲艺呐喊,为曲艺宣传,当然也为曲艺演出助阵。他们可以为一场曲艺演出废寝忘食而不计任何报酬,甚至还会奉献自己的积蓄。这两个层次是曲艺活动的中坚力量。第三个层次是曲艺的一般爱好者、欣赏者。他们是支持曲艺活动最广大的群体。
(四)政府对曲艺的重视和培育为曲艺发展提供了保障
河南政府有一个传统,尊重文化和文化人。直到清代和民国,新上任的地方官员首先拜访的就是当地的文化人和艺术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人民政府更是重视文化,重视曲艺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政府的重视和培育为南阳曲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首先,政府重视各种曲艺组织的建立。20世纪50年代初,原南阳市率先成立了“宛曲改进社”,随后邓县成立了“邓县大调曲子改进社”,南阳县石桥镇成立了“大调曲子研究社”,南召县成立了“云阳曲艺改进社”等。50年代中期,部分县市政府组织建立了专业的曲艺表演团体,如南阳县曲艺说唱团,原南阳市曲艺队,桐柏、新野、邓县等也陆续建立了曲艺队。到60年代,全区各县普遍成立了曲艺表演团体,南阳市成立了说唱团。21以来,南阳市新成立了多个曲艺研究团体,2003年,镇平县成立了“大调曲子研究会”,2008年,南阳市成立了“南阳大调曲予研究会”。这些曲艺组织的建立,把闲散在民间的曲艺艺人聚集到一起,形成了人才优势,为发展与繁荣曲艺艺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多次举办培训班和曲艺座谈会。文化局、曲协以及各县文化局、曲协,经常召开曲艺创作会议,给曲艺创作人员指明方向,提出要求,并在会议上交流经验,表彰新人新作。为繁荣曲艺创作、不断更新创作观念,政府还多次组织各种形式的曲艺理论研讨会。
最后,组织曲艺比赛和演出活动。在20世纪50年代河南省举办首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上,大调曲子《打渔杀家》的参演得到了好评。1986年3月举办曲艺新作会演。1987年10月选拔节目参加省“水仙杯”会演。1988年10月举办全区曲艺选拔赛和“赊店书会”。1992年承办了“华澳杯”全国相声小品大赛。2005年举办了“大调新韵”曲艺大赛。2009年6月在南阳府衙举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月”。频繁的曲艺比赛和演出活动,不断推出新人新作,在活跃民众文化生活的同时,继承发展了曲艺艺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