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地的民俗活动中,经常有大调曲的出现,如节日庆典、庙会祭祀、宗教宣传等。民俗活动为大调曲提供了场所,扩大了社会影响,大调曲又增强了民俗活动的特点。所以,有人认为大调曲本身就是一种民俗活动,属于娱乐口承民俗。民俗活动为大调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广阔的演出场所,大调曲在民俗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的演出习俗方式,大略有以下几种。
(一)节日庆典与赶庙会
节日庆典与赶庙会是民间的民俗活动,更是河南地方曲艺的习惯演出时机。“各族人民自古以来,每逢节日就有共同欢庆,进行娱乐活动的习惯,尽管在古代各种艺术门类尚无明确的分工,但在当时的活动中,已然包括有今日的艺术(或曲艺因素)。”[4]事实亦正如此,人们在节日或庆祝活动中,从未忽略曲艺的说唱,而曲艺在民俗活动中,也大显身手,表现、提高艺术水平。在古代,如汉代百戏,据《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封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来观。”这里的“角抵戏”所表演的内容,就蕴涵着曲艺因素。张衡《西京赋》中“女娥坐而长歌,声清畅而委蛇”的描写,就类似曲艺的演唱。人们异常看重年节,逢年过节以及民间看重的风俗活动日,习惯邀请曲艺艺人说唱,民众称写书或写戏,作为娱乐和庆祝。曲艺演出,艺人们很注意选择大调曲的内容,曲目内容要紧扣节日习俗。如新蔡、正阳一带,正月初一、初十,艺人们习惯演唱《美猴王》,增加欢乐、喜庆的气氛,使观众心情愉快;正月十五(灯节),艺人们习惯唱与月有关的曲目,如《嫦娥奔月》《薛刚打朝》等曲目;二月二(龙抬头)演唱的是《斩小龙》等;五月端午节,演唱的内容是根据民间传说改写的曲目《白蛇传》;七月七(乞巧节)要演唱《天仙配》《牛郎织女》的曲目;八月十五(中秋节)习惯演唱《正气图》等;十月一(寒食节,鬼节),习惯演唱《雪中红梅》;腊月八、年三十习惯说唱《王金豆借粮》,来表现人间的炎凉,激起人们的同情心。地域的不同,民俗习惯的不同,艺人们说唱的曲目内容也不同,选择的内容必须投合民众的要求。在现代,曲艺说唱仍是与春节、元宵节、庆典相关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紧合时代的节拍,如宣传计划生育的《糊涂大妈》,反映农耕生产的《二嫂买锄》,反映移风易俗、婚事新办的《拦花轿》等。总之,曲艺在节日活动中占有重要的比重,节日民俗活动是曲艺说唱的重要场所和时机。
赶庙会俗称赶会,也是大调曲演出的主要时机。庙会期间,万众汇集,百货充巷,牛马盈市,茶酒赌玩,应有尽有,曲艺艺人借此机会大显才艺。传统的曲艺演出简单,艺人们习惯临时扎场子,摆上桌凳,弦子一响,观众自然围过来,说唱就开始了。艺人有艺人的行规,如有人先到已扎好场子的,后来者不得在附近扎场。后来的艺人可到先来者场中拜访,请求同场演出,这种做法叫“行客拜坐客”。一般同行来者不拒,同意同场演出。如果未经先来者同意,就占场子说唱,必被认为缺少艺德,艺人们会群起而攻之,会砸他的弦子,不准他行艺。庙会上的演出往往以小段为主,演唱风格追求粗犷、豪放,不—一求细腻,称为“粗喉咙,大嗓门儿,鸣锣开道大故事儿”。演出一般当场收钱,附属于庙会的书会,当场不收钱,这叫作“亮艺卖书”,目的是招揽他人“写书”。如宝丰的“十三马街书会”,有上百个艺摊,唱得好的被人们抢先写走。
河南的庙会有民权县白云寺庙会,永城市保安山奶奶庙会等,每逢庙会,艺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赶会”,庙会成了曲艺说唱的习俗方式之一。
(二)唱书棚与唱茶馆
“唱书棚”是大调曲演出的方式之一。书棚是指城镇、集市、码头专为曲艺艺人设立的演出场所,艺人若想在某一书棚演出,事先需与建棚者约定,讲好条件,求得棚主的同意。技艺高、有名望的艺人能在一个书棚成年累月地演出,技艺差的唱几天后便转换他处。唱书棚有一定的规矩,新到的艺人要向先来各书棚演唱的艺人拜访,谓之拜同行,目的是求得关照,否则被认为是不懂规矩,想抢生意,造成同行之间的不和,甚至会反目为仇。新到的艺人若欲同先在书棚内的艺人搭班演出,规矩是试演三天(行话叫“打炮,”),看技艺优劣,然后决定去留。听众若点名要某艺人演唱,或者棚主乐意让某艺人在此演唱,需棚主亲自上门邀请(谓之“邀角”)。被邀请的艺人身价倍增,报酬也优厚于一般的艺人。被邀请的艺人也有一定的规矩,即在约定合同期内,只许艺人提出不演,不许棚主辞退艺人。20世纪30年代前,唱书棚一般是在棚内收费,即艺人唱到一个关口,把书停下来向听众收费;30年代后,有的地方有席子或箔将书棚围起来,把门售票演出,说书时间改为定时定场,一般为两个半小时至四个小时为一场。唱书棚的习俗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
茶馆是历代文人荟萃之地和闲人聚集的场所,更是大调曲艺人施展才华的地方。河南人自古就有饮茶听曲的传统,人们习惯邀知己到茶馆一边品茶聊天,一边听书,因此,茶馆成为曲艺演出的主要场所。茶馆因曲艺的演出生意更红火,曲艺因茶馆兜揽了听众,提高了收入。河南的城市、集镇、多设茶馆,如洛阳的丁家茶馆、孙家茶馆。丁家茶馆又名“清真茶馆”,孙家茶馆又名“玉华茶馆”,评书艺人常年在此演出。演员在茶馆演出时,每唱一段书由演员自己收钱,有时由听众随意给钱,有时茶馆出钱,茶馆老板把这部分钱加在茶客身上,一般都说明,如“今天请××说唱,每碗茶加多少钱”等,来喝茶的人,一般不吝啬,并且很慷慨。茶馆内一般设有略高于地面的小舞台,台上多放长方形木桌,桌上铺桌围子,桌后放椅子,专供曲艺演出之用。台下设茶桌,以供茶客品茶听曲。茶馆老板对艺人热情接待,对茶客服务周到,一般是客不走,茶不凉,曲不断,人不散。(www.xing528.com)
(三)撂地摊与走堂会
“撂地摊”也叫撂明地,指艺人在人口集中的农村场院、集市市场、街道两旁的空地上,划出场子演出,艺人们称“划锅”。撂地摊演出要求过往行人多,且能使行人停留的地方好,内行的艺人常选择靠墙的场地,俗话说:“说书不靠墙,必定是外行。”利用墙的回音,使声音集中洪亮。撂地摊演唱,开始唱一些民众熟悉的民间曲调,艺人们称为“圆粘”,等观众围集多了,便开始作艺。撂地摊的艺人一般水平较高,否则拢不住观众。艺人撂地摊须会使“扣子”,就是唱到热闹的地方,突然停下来,向观众收钱。观众急于知道下情,就会纷纷解囊,艺人此时端个小簸箕,或把帽子反过来,向听众索钱,嘴里还不停地说:“靠山烧柴,靠河吃水,我们这些说说唱唱的,全靠老少爷们捧场……”“无君子不养小人,给二分五分不嫌少,十块八块不嫌多……”听众给多给少,艺人从不找钱。清末民初,撂地摊是曲艺艺人演出的主要方式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镇曲艺多在舞台上演出,即使下乡,也常常搭一个简陋的舞台,而农村分散的曲艺艺人还习惯撂地摊演唱。
民间有给老人庆寿过生日的民俗活动,旧时大户人家给老人过生日,或逢值得庆贺的喜事,就请艺人到家中说书唱戏,艺人对到家中演出叫“走堂会。”走堂会是曲艺艺人演出的主要形式之一。艺人被邀请,主人总是盛情接待,先让到堂屋或客厅,沏茶递烟,演唱后,再备酒席款待。艺人也给主人家请安、道喜,小心避忌,并主动递上“书折子”,请主人点唱书目。演唱时要彬彬有礼,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不能歪头斜眼,高声言笑。演唱时间听主人安排。鼓子曲的演唱,新中国成立前基本上是以唱堂会的方式演出。《大调曲子初探·前言》载:开封市在清末到抗战胜利前夕,还有几个经常唱堂会的鼓子曲社。学院门附近的“安乐鼓词社”,就有社友三十多人,市内人家在嫁、娶、祝寿的日子,发出请帖,邀某某鼓词社唱堂会。晚上,这家门口挂着鼓词社的一对纱灯,桌上插着三角形社旗。社友们衣帽整齐围坐一堂,先唱一支吉庆的曲子之后,便接着演唱一些拿手的唱段。往往两个社在一家同时演唱,竞献技艺。唱堂会其他地方也有,但不如开封那样隆重。[5]唱堂会酬金高,但在封建社会,曲艺艺人地位低下,恶霸地主、军阀土匪唱后不给钱、欺侮女艺人等现象时有出现,所以艺人们常拒绝唱堂会。新中国成立后,唱堂会的习俗基本消失。
(四)逛夹道和唱门子
“逛夹道”和“唱门子”,也是地方曲艺艺人的演唱方式。逛夹道就是走村串巷、沿街行走演唱。如果遇到有人邀请就停下来,唱一段两段,收些钱粮,然后再继续行走演唱。这种演唱方式多是农村零散的艺人,为了混口饭吃。逛夹道多在春秋两季,多为盲艺人,带有行乞性质。盲艺人逛夹道,“习以简板相互联络,其约定俗成的信号为‘来三去四不来五’”。[6]
“唱门子”又名站门、顶门等,就是来到某家门前对着门唱一段,换得钱粮、饭食,俗称“巧要饭的”。清末民初,民间的零散艺人为了糊口,常采取这种演唱方式。潢川河南大鼓书学徒则是另一种目的,唱门子则是为了让学徒练胆,打开情面,用他们的行话说叫“破脸”。唱门子的艺人进村后,挨门演唱,不化妆,不穿箱(戏装),自带乐器,如弦子、简板、竹板等。艺人们连敲带拉,引出主家,见人后,唱出几句吉利的小段子。主人明白来意后,如果无心听唱,施舍些钱粮,走人;若想听上一段,说好价钱,搬来桌凳,端上茶水,开始演唱。河南人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讲究礼节,曲艺艺人更是如此,如信阳唱大鼓的艺人唱门子时不以贫富隔门,规定将鼓放在主家大门右边,站在偏处,不迎着正门唱。主家打发时要双手接,只要生粮不要熟食,如果主人家管饭,必在屋内进餐,不蹲在外面吃。有的艺人饭前在村中占一场子演唱,等待人们的施舍。若被村人看中,讲好价钱,留下唱三天,生产队出钱,每户轮着管饭。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
曲艺传统演出与民俗活动紧密结合,使之获得生存空间。曲艺与民俗活动相结合的演出方式很多,除上面的几种外,还有“还愿书”,还愿是民间的信仰民俗活动,民众欲达到某一愿望,向神灵乞求、许愿,若实现其愿望就请艺人来说书、唱戏,所以叫“还原书”。除此还有“派管书”“赐善书”等,这些方式都是传统曲艺艺人求生存和民俗活动相结合长期沿袭的演出习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