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诸因素的进步,大调曲子逐渐陷入困窘尴尬的局面。一是现代音乐节奏加快且富于变化,大量涌入的西方乐器品种音色丰富多彩,使大调曲子的旋律、伴奏等相形单调乏力。二是广播、电视、电影、卡拉OK.电脑、磁带、光盘等传媒的高度普及,一般受众的欣赏标准往往都是以国际级、国家级作品作为评判参照,社会平均欣赏水平及要求大为提高,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五十年代,甚至七八十年代,都不可同日而语。三是市场经济从观念到实践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渗透,使大调曲子圈子内奉行的自娱自乐、清高封闭,扼杀压抑了内在发展活力,缺乏和社会竞争动力。我们既要承认大调曲子是历史音乐文化传承积淀的精华,有其不可替代的魅力,又要看到大调曲子若不与时代同步,迟早迟晚会被淘汰出局。因此,笔者从如何拯救文化遗产,弘扬先进文化,创建文化名市等角度出发,认为是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对大调曲子进行引导改进,以使其充满时代精神。
1、把大调曲子推向市场经济的洪流中。我们不反对以曲交友,自娱之乐;也赞赏钦敬在大调曲子的欣赏中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但更应该鼓励人们,尤其是大调曲子圈内的曲友,改造大调曲子,走向市场、走向商业化,在市场等价交换的规则支配下,在听众消费者的自愿接受中使研究者、创作者、演出者获得相应的经济收益。从而形成良性互动,既扩大大调曲子的受众与传播,又使推介者成为经营者,产生物质动力。
2、在大调曲子的曲目内容上,既要保持弘扬传统曲目的精华,又要有时代性一支健康向上曲子的,生动隽永,且文辞雅俗得体,词曲相配益彰,怎么会不能得到受众欢迎呢?
3、在音乐旋律上要在保持大调曲子现有基本风格的基础上,广采众长。据志载,南阳曲友在抗美援朝时期演唱的新编时事曲,旋律中巧妙嵌入“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中“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旋律,听众为之一振,反响很好。近年淅川曲友李士章先生把“洪湖赤卫队”中的某些旋律加入演唱中,使人感到新鲜,另具一番美感。大调曲子本来就是承袭元北曲格调,又与南曲风格交融而成,应鼓励广泛吸收外来营养。关键是吸收过程中要通过不断提炼,使外来旋律熔人大调曲子,既不破坏大调曲子原貌,又不牵强生硬两张皮。邓州历史上有一台罗卷戏,属稀有剧种,由于历史上长期自我封闭,抵制外部同化,甚至自己的曲牌一旦被其他剧种运用改造,自己也宁可放弃,结果导致绝迹。大调曲子板头曲是非常珍贵的音乐资料,也只有进一步改造、丰富、提高、包装,让更多的人去欣赏它,才能焕发青春,不致被湮没。(www.xing528.com)
4、在演奏形式上应提倡与生活贴近,与时代贴近。既不违背艺术规律,又多样化丰富多彩。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固然可以,但也不能认为高潮时挥挥手跺跺脚就是出格没规矩。在乐器组合上,西洋乐器完全可以介入,尤其是管弦类乐器。如果说大调曲子目前演奏中处理较好的二胡音质细腻委婉,细微处若有若无,悲凉处如泣如诉,更有一种神韵的话,小提琴、萨可斯等完全可以介入。当然这里也有个演奏者之间的磨合,演唱与伴奏之间的主客等综合效果罢了。关键是既要体现出大调曲子鲜明节奏感,又不能把三弦、古筝、琵琶老三件设为禁区。
5、要提倡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打破门户之见,扩大大调曲子队伍。大调曲子研究会作为政府指导下的民间组织,应形成德艺双馨的人才核心。要有酷爱艺术的痴迷,要关心指导曲友技艺。研究会要有研究活动,如邓州2004年、2005年举办过几次研讨活动和集体外出交流活动,虽然不无遗憾,但大的方面效果较好。条件适宜时应健全会员制度,适当交纳会费,组织有偿演出、募捐等,使大调曲子活动由分散走向有序。
6.加强对大调曲子的关心、引导,发挥其积极健康的社会意义。前文已讲音乐的和谐社会作用,大调曲子作为一种群众性参与的活动,首先,它是社会的一种润滑剂,对调和公众心态,打造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无疑有重要作用。其次,大调曲子是宝贵文化遗产。在条件许可情况下,政府应从财政扶持上支持文联、曲协及文化部门办好刊物,培育精品,往各级广播、电视媒体输送,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开展交流,使大调曲子这一古老艺术绽放异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