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调曲子的渊源及其在河南民俗中的艺术地位

大调曲子的渊源及其在河南民俗中的艺术地位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双叠翠》至今仍为大调曲子的常用曲牌。据以上前辈学者们所考证的明代小曲中,存留于现大调曲子中共14首,约占明代小曲的40%。又有《大调曲子初探》统计,在此14首曲子中,属于汁梁小曲或者北方小曲的有9种。综上所述,据前人统计的明清俗曲共78首,现存于大调曲子中42首,约占明清小曲的50%。亦为大调曲子发源地为开封。单从八角鼓与大调曲子的曲体结构一致性来看,大调曲子与其的渊源关系当无可疑。

大调曲子的渊源及其在河南民俗中的艺术地位

(一)大调曲与明清小曲

大调曲子最初被称为“鼓子曲”,因20世纪以来流传和发展地为河南南阳,因此也称为“河南大调曲子”。虽然大调曲子的缘起并无明确的文献记载,但“仅就现有曲牌名称如打枣杆、银纽丝、叠断桥、劈破玉、玉娥郎等来看,皆可在明、清以来流传于民间和目前尚有材料可考的俗曲中看到。”[2]可见大调曲子的源起,可从明清俗曲中考究。

明清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的兴起、商贾的出现,人们的思想也随之改变。人们不再一味地追求仕途,转而以经济为首要标准,出现了文人弃官从商的现象,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生活准则下,便滋生了享乐思想,而俗曲的产生就是当时这种思想的产物之一,城市小曲的产生就是在此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由乡村民歌衍变而来。在这种经济文化形式的推动下,大量乡村民歌进入城镇并逐渐衍变为城市小曲。据李开先《词谑》中记载:“……山空酮教以,‘若似得传唱锁南枝、则诗文无以加矣。’请问其详,山空酮告以,‘不能悉记也,只在街市上闲行,必有唱之者。’越数日,果闻之。”[3]可见,当时的汁梁小曲发展尤为盛行,大街小巷都可随处听到有人唱小曲儿。

杨荫浏先生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中载有明代小曲31种,其中“《耍孩儿》《闹五更(满洲)》《山坡羊》《寄生草》《罗江怨》《哭皇天》《桐城歌》《银纽丝》《打枣杆》《劈破玉》《桂枝儿》”这11种与现存大调曲子中的曲牌同名。张长弓在《鼓子曲言》中写道:“……其中仍唱奏于鼓子曲的,计有《寄生草》《耍孩儿》《罗江怨》《哭皇天》《桐城歌》《银纽丝》《打枣杆》《边关》《劈破玉》《金纽丝》等。”;较之于以上杨荫浏先生著作中所记载的小曲外,多了《边关》和《金纽丝》二曲,此二曲也存于现大调曲子中。辛秀、长溪所著的《大调曲子初探》中提道:“……还有‘双叠翠’一曲,它不仅在鼓子曲里面有,而且作为民歌小曲仍在河南民间广泛传唱。明赵南星的《词窗》里即用了双叠翠一曲。在郑振铎著《中国俗文学史》明代的民歌一章里,即收有赵南星新作‘双叠翠’八首。”《双叠翠》至今仍为大调曲子的常用曲牌。据以上前辈学者们所考证的明代小曲中,存留于现大调曲子中共14首,约占明代小曲的40%。又有《大调曲子初探》统计,在此14首曲子中,属于汁梁小曲或者北方小曲的有9种。

另据《张长弓曲论集》中佐证:“清初以来兴起的俗曲见诸记载的,凡三十五种。用于鼓子曲的有《黄鹏调》《呀呀优》《倒搬浆》《跌落金钱》《节节高》《四大景》《满江红》《清江引》《马头调》《京舵子》《四季相思》《下河》《剪靛花》等十三种,即史籍所载清代俗曲的五分之二保存于鼓子曲中……”。此外,在《大调曲子初探》中作者将傅惜华在《乾隆时代之时调小曲》文里所统计的44种南北小曲和西调与鼓子曲相比较,得出:“在鼓子曲里可见到的就有二十一种……”。

综上所述,据前人统计的明清俗曲共78首,现存于大调曲子中42首,约占明清小曲的50%。具体明清俗曲曲牌、大调曲曲牌以及所属汁梁小曲详情统计表(如表3-1-1和表3-1-2)。

表3-1 明代俗曲

表3-2 清代俗曲

(www.xing528.com)

(二)大调曲与岔曲

“岔曲”最初是满洲人在关外涉猎时用来自娱自乐的民歌,犷演唱时用八角鼓伴奏,自满洲人入关后,此民歌便在京津满洲人民中流传开来。金川之役后,岔曲被皇族赏识,其地位开始上升,本为传唱于民间的市井文化转为八旗子弟的挚爱。清代的满族说唱文学十分发达,从乾隆年间开始,满族的子弟书、八角鼓、岔曲、牌子曲在清代曲坛占有重要地位,当时岔曲风靡于东北地区、华北地区中原各地。它在满汉文化的共同作用下融雅汇俗,成为独树一帜的艺术形式。

清代期间,开封城为八旗军的驻防地,后来由于随军眷属迁入定居,城内住的都是满族、蒙古族人,因而被人们称之为满城,可以推测,当时开封的发展亦会受满文化的影响。此外,当时的开封是河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中原,有骚路和水路来往于全国各地,交通十分便利。因此,地理位置优越、手工业商业发展繁荣,经济稳定,文化兴盛,这些条件都为岔曲和当地汁梁(即开封)小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那么,新兴小曲(即岔曲)传入,与当地的小曲(即汁梁小曲)合流会产生新的曲种吗?在《大调曲子初探》一书中,作者将岔曲《秋景》与鼓子曲《桥》进行比较,发现岔曲的曲头与鼓子曲的鼓子头的词组、句格、韵脚及小过门均完全相同,只有曲尾和鼓子尾略有不同,由此可得:当流行于中原的岔曲传入开封后,它与当地汁梁小曲合流后,形成了鼓子曲。亦为大调曲子发源地为开封。

(三)大调曲与八角鼓

“八角鼓”是北京当地用拍击膜鸣乐器八角鼓伴奏演唱的曲种统称,又称“北京八角鼓”,包括岔曲、枣核儿、腰截儿、牌子曲、单弦牌子曲等,是曲牌连缀的说唱艺术,“曲头”“曲尾”作为开头和结尾,中间由若干曲牌连缀组合而成。北京八角鼓随着八旗官兵的驻防、人口迁徙等原因而传播至山东、河南、甘肃、青海、吉林、安徽、湖北等地,并与当地文化和艺术相交融,逐渐演变为一种新曲种。单从八角鼓与大调曲子的曲体结构一致性来看,大调曲子与其的渊源关系当无可疑。

起初,《鼓子曲言》据《霓裳续谱》所载的乾隆六十年间的120种八角鼓杂牌与鼓子曲对比,发现有26种存在于鼓子曲中,张长弓在书中所言“八角鼓(系指白雪遗音里的八角鼓)即鼓子曲的干鼓子”。随后,受张长弓的启示,《大调曲子初探》中延续了此观点,此外,将清嘉庆九年所著的《白雪遗音》中所记载的四十九首八角鼓与鼓子曲进行比较,发现其中8首曲词都与鼓子曲的传统曲词相同。此外,一书中还提到八角鼓第九首《曲牌》一曲是用曲牌名称连缀而成的一首曲词,而《曲牌》中所罗列的17种曲牌,其中15种都见于鼓子曲中,大部分曲牌仍未今日大调曲子所用,更说明了八角鼓与鼓子曲的亲缘关系。

综上可得:大调曲子源于明清俗曲,最初形成于河南开封,音乐吸收了岔曲和八角鼓,主要成分为汁梁小曲。随着文化和商业的交流往来,大调曲子从开封兴起之后,迅速蔓延到周口、淮阳、禹县、南阳、洛阳遂平、漂河、舞阳、汝南、新乡等周边的城市,均可见大调曲子的踪影。这些地方,不少是明代的封王之地,历来盛行歌舞之风。此外,清雍正、乾隆年间,经济发达,国力恢复,民间形成谈商玩曲为荣的风气,也促进了鼓子曲的发展。

随着鼓子曲广泛流传,又演化出了高跷曲子,这一形式深受大众喜爱,发展极为迅速,影响广泛,为了将这一新兴的曲种与原有的鼓子曲相区别,群众将这戏剧化的鼓子曲称为“小调曲子”,将保持原来艺术特点的鼓子曲称为“大调曲子”,这就是大调曲子名称的由来。随后为了适应节庆庙会的演出,人们将高跷去掉,改为在用木料搭起来的高台上表演的“高台曲”,最终演变为如今的河南曲剧

由于河南曲剧行当分工明确、各角色表演生动、故事情节曲折动人、曲调朗朗上口、曲词通俗易懂、演出场地热闹非凡,相较于斯文典雅、只限厅堂茶馆坐唱的大调曲子,曲剧更受广大群众的推崇,大调曲子受到冷落。河南曲剧的兴起成为大调曲子衰落的原因之一。加之,二十世纪上半叶,国内战乱纷纷,民生不安,人们再无闲情逸致坐堂弹唱、喝茶看戏,致使大调曲子迅速衰落。新中国建立之前,开封、周口、禹县、洛阳等还偶尔可见大调曲子的演唱活动,豫北、豫南地区己近绝迹。但是就是在大调曲子普遍衰落之际,唯有南阳地区保持兴旺,成为独秀,因此大调曲子也被称为“河南大调曲子”。究竟为何南阳的大调曲子能保持生机,持久发展呢?这必然是和南阳地区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