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是人类生存的本能需要,而且因其具有的丰富文化内涵,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饮食民俗是指人们在长期饮、食过程中建构的民俗事象。
追溯饮食民俗的历史,河南饮食民俗十分古老,在远古时代,人们主要以果食为主,以后渐为鲜食(鸟兽鱼鳖之肉)以至艰食(五谷,意为稼穑的艰难)。火的发明,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时代,同时也为饮食文化开了一代先河。随着火的使用,开始用火烤、石烹以熟食为主,这不能不说是饮食的一大进步。在继火烤、石烹的基础上,人们又学会了水烹、油烹,熟食范围逐渐扩大。周代农业的发展,人们主要以谷类、蔬菜为主,“多蒸而食”,而且有了“酒醴浆醪”和茶等饮料。汉代食品出现了馒头、饼等制作,出现了烹调,“率以盐豉醋佐其烹调”“其香料除姜桂外,外用蒜荽”“嗜酒之风大盛”。[2]唐代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饮食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人们不但要吃饱,而且还要求吃好,饮食文化出现了多元化特征,出现了技艺高超,名目繁多,色、香、味、形、意俱佳的名馔佳肴,如“辋川图小样”“素蒸声音部”“八卦五牲盘”等。大都市的饮食世风也极大地影响着河南的民间,诸多精妙的汤料、腥炙、脍蒸等制作也都出现了,这不能不说是饮食文化的一大进步。宋以后以汴京(开封)为中心,出现了大量的风味食品、点心果子和小卖饮食等。近代由于人口的增加,农业的歉收,河南民间的饮食形成了“稀稠搭配”“巧妙制作”的民俗习惯。现代社会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经济提高,民间的饮食由主食消费改向主副食相结合的膳食消费,传统的粗粮细吃,稀稠搭配形式得到了升华,由要求吃饱到要求吃好,特别是节日饮食、宴客饮食等极其讲究,如“鸡庆有余”“一虾两吃”等,菜肴花样繁多,这是经济发展、收入增多的表现。
一日三餐是河南省民间的饮食惯制。在农村,传统的饮食习俗为:早、午两餐多为稠食,晚餐为稀食。馍是民间日常稠食的主要形式,有蒸馍或烙馍;汤主要是米汤、面糊糊菜汤、玉米糁等,有“玉米糁、丢红薯,吃得肚子歪扭着”的俗语。晚餐因不干重体力活,多为汤食。因此,早餐、午餐叫吃饭,晚上叫“喝汤”。豫西南有吃面条的习俗,每天至少吃一顿面条,面条可用不同的面粉制作。过去因小麦少,人们常用杂面做面条,最穷的时候,用红薯面掺少许小麦面做的面条。红薯面没有韧性,掺少许小麦面能增加其韧性,但到锅里一煮就碎了,人俗称“疙瘩条”。常吃的是芝麻叶豆面条(绿豆面),这种面条有一种清香的味道,再放一些拌小磨油的芝麻叶,味道更加鲜美。农家认为豆面条越细越好吃,有“擀薄切窄,不怕来客”的俗语。意思是擀面条、要擀得薄一些,切得细一些,就是临时来了客人也不怕,多添一碗水,就把客人的饭省出来了。面条不仅好吃,而且节省。从吃面条的习俗可以看出河南人勤俭持家、朴实厚道的品质。如今种小麦多,而且采取科学种田,亩产高、见粮多,面条多以小麦面为主。小麦面有韧性,耐煮,味道好。面条有多种吃法:捞面条、蒸面条、拉面条、汤面条、刀削面等。有粗的,谓之面片;细的,像头发丝,谓之龙须面。洛阳有吃浆面条的习俗,就是用加调料的浆面煮面条。浆水是绿豆或豌豆用水浸泡后在石磨上磨,过锣后发酵,再放入五香料、香油等调成,煮面条时再放入调料,味道鲜美。浆面条和其他面条饭是河南人的家常饭,更是一种饮食习俗。
(二)居住民俗
居住民俗“是人类获得生存空间和安全与舒适生活的一种特殊风俗”,同样“体现了人类本能文化的一个方面”。[3]房屋建筑是“客体化人生”,“空间化的社会生活”,是“凝固为物体的人生”。[4]因此,在居住、建筑活动中建构了多种民俗事象。
1.上栋下宇型(www.xing528.com)
上栋下宇型是河南人主要建房习俗,即房架由梁、檩、椽组成。其特点是夯筑坚实的地基,竖木为柱,连柱架梁,梁上搭檩,顺檩搭椽,上铺茅草、麦秸或瓦。山墙用土坯或砖石砌成。前墙留窗户,中间留门。这种结构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它夏能通风,冬能避寒保暖。这种结构还派生出其他多种形式,有的起脊,有的不起脊。起脊的屋脊置梁于前后墙,呈坡状。不起脊的称平房,平房的房顶用砖、瓦或石灰、煤渣、沙土烂泥捶平,坚固耐用。安阳、濮阳等地都习惯建平房。辉县山区有建石板房的,也是上栋下宇结构,只不过墙壁用石砖垒砌,梁、檩上面覆盖的是经加工制作整齐的薄石板。所盖石板横行成行,纵向成缝,接缝处再用小石板压盖,房脊平压的也是小石块。造型独特,非常坚固,俗称“百年没坏房”。过去民间富裕人家建造楼房也是上栋下宇式的,房架结构同一般房屋相同,只是多了一层,一楼二楼均没檐,望去似两座带脊房屋摞在一起。平原人习惯用上栋下宇式建筑结构建造住宅。
2.穴居窑洞
穴居窑洞具有上古穴居之遗风,其优点为冬暖夏凉。山区仍习惯住窑洞,如豫西山区北部,荥阳县以西至潼关和豫北太行山区居民,就地利势建造窑洞住宅。山民大多是就着沟畔崖腹,挖凿建筑而成。其形式有窑间窑、间墙窑,还有天窑、地窑。“窑间窑”呈拱形,属靠崖窑。开挖前,先要在沟畔崖腹处辟一垂直崖壁,高二三丈,俗称“窑脸”,然后据其宽度确定开挖窑洞和挖凿位置。一般三孔为佳,意配“福”“禄”“寿”三星。“间墙窑”不挖“窑间”,直接在窑脸上开挖高大拱形窑体。窑体挖好后,再同窑体前与窑脸看齐,垒砌“窑间墙”;墙上一侧设门,一侧设窗户,上部与拱形窑顶接近处设一通风出烟口,俗称“马眼”。“间墙窑”光线充分,比“窑间窑”采光好,陕县、灵宝一带,习惯建此种窑。天窑、地窑、房洞结合窑等,都是根据山势地理位置和实用而建造。值得一提的是窑院村落。窑院村落是顺沟沿坪以列,窑院背山面谷而立。院内有两孔窑者,三孔窑者。两孔窑者,右为“正窑”,左为陪窑;三孔的,中间是“正窑”,两边为陪窑。陪窑和主窑多以洞相连,前不设门,只开一窗,称为“暗窑”。一般人家多在窑院两侧一角或大门外一侧盖设草房作厨房、牲口房或它用。傍崖挖成凹字形的窑院,沿凹两侧挖窑,在凹前设置院墙和门楼,院内可种植各种花草树木。地窑的院落也称“天井窑院”,院内也有主窑、陪窑和各种设置,如排水的“干井”、小厨房等,墙外四周设置有院围、打麦场等。外人路过天井院区,常常听到人的笑语声,却看不到村庄、房屋和人,故俗语有“上山不见人,入村不见村,院落地下藏,窑洞土中生,平地起炊烟,忽闻鸡犬声,寻觅树影处,农家乐融融”。俗语是窑院的生动写照,豫西邙岭一带习惯建窑院村落。如今山区人们建窑洞亦用砖、钢筋、水泥,使窑洞更加坚固耐用。窑洞住宅是山区人们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
(三)交通民俗
交通民俗是指人类在交往活动中,依靠不同的交通工具和方式而形成的风俗习惯。虽然交通民俗主要因不同的交通工具而形成,但交通民俗的目的在于延伸和强化人类行业的本能,因此交通民俗是人类本能文化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交通民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如山区的滑竿,平原的车,水里的船等,都是人们在发展生产过程中必要的工具。交通工具的使用缩短了人与人、地区与地区的距离,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中原的交通民俗以交通工具的出现为标志,陆地以车、马为主,水路以舟船为主。车船的产生经过了漫长的发展阶段。车在殷商时期已具雏形。据安阳小屯、后冈等地出土的文物看,商代的车已有车厢、辕、衡和两个轮子,虽然木车已经腐朽,但车的轮廓和各个部位的痕迹还清晰可辨,说明河南人远在商代就开始用车了。车的使用,古书上多有记载,《淮南子·览冥训》载:“昔者王良、造父之御也,上车摄辔,马为整齐而敛谐,投足调匀,劳逸若一,心怡气和,体便轻毕,安劳乐进,驰骛若灭,左右若鞭,周旋若环”。这里讲的虽为造父和王良驾车技艺的高超,但也说明车在周时已广泛使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车已普遍使用,有了马车和牛车之分,马车用于贵族,牛车用于平民。“从车的结构看,除单辕外,已有双辕。当时牛车因车厢较大,所以又叫‘大车’,马车则称‘小车”’。[5]车在战国时期,不但用于交通,而且还用于战争,如《左传·曹刿论战》中就彰显出在战车上擂鼓作战的情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使“车同辙”,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车舆制度,规定了车的大小尺寸。在以马车土路为主要交通工具和交通设施的时代,统一车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对车的发展和演进是一大进步。到了汉代,双辕车普遍使用。双辕车不但平稳,而且可以载货,深受民众的欢迎。隋唐以后,车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但还是马车和牛车。直到清末,西方以蒸汽为动力的火车、汽车的出现,给中国车的变革以震动,随之,中国出现了火车、汽车。火车、汽车的广泛使用,使河南的交通四通八达,极大地推动了运输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