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生产民俗与河南商业生产民俗

农业生产民俗与河南商业生产民俗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业生产民俗形成于农业生产活动中,同时又为农业生产服务。畜牧业生产民俗是农业生产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生产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手工业者都有一定的技艺,民间称手艺,俗活有“家有万贯,不如一技在身”,意思是万贯是固定财产,而手艺则是活的财源。(六)商业贸易民俗河南的商业生产民俗主要由集、行商、坐商等组成。

农业生产民俗与河南商业生产民俗

(一)农业生产民俗

农业生产民俗,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固定下来的民俗规范等,其中包含农事生产活动中的生产经验、生产组织团体、农业信仰等内容。农业生产民俗形成于农业生产活动中,同时又为农业生产服务。

第一节中,笔者提到了“以农为本”的生产理念,这反映出农业生产在河南人生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我国的农耕历史悠久,河南地处中原,农业生产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农业生产发展至今,已经积累了很多的生产经验,也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农业生产民俗。农谚是记录这些民俗的最好方式,因为古人在劳作时不可能有纸笔将农作经验记录下来,只能是编成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谚语传播、记忆。人们从三言两语中,完成了千百年来农业经验的传递,并且使用性很强,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奇迹。如种植民俗,种植对自然气候的选择性很强,必须按时按季播种收割,如平原旱地,一年两熟的植物习惯是“麦黄种谷,谷黄种麦”;而高寒地区只能一年一熟,即一年只种一季小麦

收麦后,民俗是深耕翻垡子,不耙,让太阳晒垡子,农谚为“种地不晒旱,枉在泥中串”。经过翻晒的土垡,农民称为活土,这样小麦才能长势旺盛,取得高产。

河南的西南一带还有“冻垡子”的习俗,就是在秋庄稼收获后,深耕土地,翻出来的土垡子经过冬天的冰冻,冻死土壤中的害虫,以利于庄稼的生长。南阳人在种植上会充分利用土地造福,有“扎拐子”或称“插节子”的种法,就是收麦后种芝麻、苞谷或豆类,并在地里播种晚红薯。近年来也有麦地套种瓜,瓜熟种菜,菜地再套麦的。南阳人习惯在小麦地里播种豌豆,名之为“猴爬杆(豌豆的蔓往麦秆上爬)”,充分利用了土地。

经过农耕生活的“洗礼”,河南人对于种植作物方面很有经验。比如,种棉花是“枣芽发,种棉花”“桐花打炮,棉花戴帽(出土)”,如果种得晚了就不会打苞(棉桃)了,农谚有“立夏种棉花,光杆没疙瘩(棉桃)”;种植蔬菜的习俗有“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里头种白菜”。总结下来的农业生产经验被河南人长期沿袭、传承下来。民俗农谚基本上古人依据气候时节的轮转对土地种植的影响而总结出的。农民们根据农时而种植,根据农时而收割。地域不同,地温不同,种植的习俗也不同。如种小麦,淮河以南,人们习惯在寒露种麦,认为这时种麦最合适,农谚为“寒露寒,麦下田”;淮河以北则习惯在秋分前后种,有“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种植农谚积淀着农民丰厚的农耕经验和智慧。河南人种麦有观地网的习俗,即观察蜘蛛夜间在地面上是否结网来确定种麦的早晚,名字叫“观地网”。如果蜘蛛夜间在地面结网,早上能看到落在网上闪光的露珠,说明天尚暖还可以种麦,地网若消失,说明地已上冰,种麦就晚了,不能再种,适时种植是河南人习俗更是经验。农民在种植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种植习俗。收亦如此,如收割小麦时间的农谚有“打春一百,磨镰割麦”,即打春一百天,一般在农历的四月底五月初就要割麦了。割麦时男女老幼齐上阵,全力以赴抢收抢打,农谚有“收麦如救火”“蚕老一时,麦熟一晌”。收割稻子的农谚为:“三月种谷一月收”,“处暑提镰割早稻,白露提镰不论青”。收庄稼基本按照“七成收,八成丢”的农谚进行,认为麦、豆、谷都不能让它熟透再收,而是趁其刚熟就收,免得熟透掉颗粒,农谚有“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庄稼等熟透去收,就会影响产量。农谚既是农民生产经验的总结,也是农民的种、收沿袭的习俗,它凝结着农民的智慧。

(二)林业生产民俗

河南民间有种树的习惯,有“十年栽树,百年育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谚语,把栽树和育人相提并论,可见植树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每到开春,人们习惯在房前屋后种树,民谚有“立春早,清明迟,春分植树最适时”“春栽杨柳夏栽桑,正月种松好时光”。杨树、柳树都是人们喜欢种的树木

(三)采集、狩猎生产习俗

采集是山民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俗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是对采集民俗活动的概括。山民遵循着特定的采集季节,如二月采草药,十月采茱萸等。豫西南的山区一到农历十月,人们习惯到山上采集山萸果,俗称“采枣皮”。采集的山萸果在锅里滚一下,认为山萸果经水一滚,保证不烂,不脱核。采挖天麻要在小满前后进行,挖回的天麻要上笼蒸熟晾干,和山萸果一起入药。内乡人善于采石斛,俗称“打金钗”。石斛,形如蝎子尾,其果实名日“金瓜”,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滋补品。石斛生长独特,爱阳光而怕日晒,喜北风而怕风直吹,喜流水又怕水淹,多生长在悬崖峭壁上。就是现在粮食充足,每逢槐花开放,“榆钱”挂树,人们还习惯采集,认为树头菜好吃。大自然赋予人类的食物太多了,自然与人类应处于平衡和谐的状态。(www.xing528.com)

(四)畜牧业生产民俗

河南的畜牧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圈养和放牧牲畜,民间主要以圈养为主,牧放为辅。在长期的饲养过程中,形成了地域性经验和特点,如“南阳黄牛泌阳驴,密县寒羊固始鸡”,是说这些地方饲养的家畜很有特色。

对家畜的饲养,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的喂养经验和使用习惯,如对驴、马、骡家庭大牲畜的饲养,豫西民间认为驴、骡子结实好养,马多病难喂,有“铁驴铜骡纸糊马”的俗语,但在使用时则讲究发挥其特长,如“上山骡子下山马,下山毛驴不用打”。对牲畜非常爱护,使用时又特别注意,谚语有“饱不加鞭,饥不上套”“马怕春天雨,牛怕秋天淋”。使用过的牲口很注意调养,使之恢复元气。习惯的做法为:对驴是使其转圈或卧地打滚;对骡马是使其“溜”,就是由人拉出去走走,俗称“溜”。畜牧业生产民俗是农业生产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生产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手工业生产民俗

手工业者主要包括各类工匠,如木匠、石匠、泥匠等。这些手工业者都有一定的技艺,民间称手艺,俗活有“家有万贯,不如一技在身”,意思是万贯是固定财产,而手艺则是活的财源。在民众眼里,技艺就是财富,就是饭碗,而且和财富相比,技艺更具安全性,谁也抢不走。传统的手工业技艺传承都是师承关系,传下了技艺,等于传下了财富。

(六)商业贸易民俗

河南的商业生产民俗主要由集、行商、坐商等组成。“集”为最古老的定点、定时贸易场所,大约兴起于殷商时代,早期的集市建立在“以己所有,换己所无”的物物交换基础上,不一定是等价还价。随着商品意识的增强和商业信息的沟通,人们逐渐认识到所交换物品有数量和质量的差别,于是产生了价值观念,力求等价交换。人们进行集市贸易,习惯设定集日,集日叫开集、逢集,有逢单的(单日),也有逢双的(双日)。开集之日,人们从四面八方的乡间拥挤到集镇上,有卖的,有买的,相亲的,……一街两行(行人走中间)叫卖声,讨价还价声,热闹非凡。集市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方便了民众的生活。

经商有行商和坐商两种形式。行商是一种流动贸易习俗,可谓是集市贸易的一种补充形式,这里卖那里买,也有农民临时到集镇买、卖的。坐商是有固定的店铺和摊位的贸易。坐商习俗首先表现在“三定”上,即定地点、定时间、定商品。坐商固定出售的商品常常由于同行业的增多而展开竞争,竞争的方法很多,以此产生了许多商业民俗事象,其中以质量上取其高,价格上取其低为其主要竞争方法,以至形成各种“物美价廉”的宣传形式来迎合买主的心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