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而言,与温州金融市场发展的水平相一致,由于多元资本市场体系缺失,金融案件的类型亦较为简单,法院受理的金融案件以民间借贷纠纷和金融借款合同纠纷[7]两类案由为主,2001年以后一直占金融案件总数的90%以上,可见温州的金融不良债权以借贷类为主。其他金融纠纷如信用卡、保险、信用证、银行卡、期货等纠纷比重相对较少,甚至鲜有发生。
1.民间借贷纠纷
2008~2016年,温州法院民间借贷纠纷收案数分别为:4920件、6564件、8252件、12070件、19498件、16679件、14220件、17738件、20451件;收案标的分别为19.18亿元、34.45亿元、45.37亿元、114.31亿元、218.26亿元、180.78亿元、155.61亿元、156.12亿元、163.11亿元。(见表四)
表4 2008年以来民间借贷案件收案动态表
温州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民间融资一直非常活跃。温州民间融资的实践,一直是国内最典型的研究样本。民间借贷纠纷收案从2008年以来一直处于持续上升状态,2011年出现收案急剧增长态势,收案标的超过前4年的总和。特别是2011年9月开始,法院出现排队立案现象,2011年9~12月民间借贷纠纷收案4648件,标的额达63.68亿元。2012年收案达到历史最高点,收案数为12070件(占全国2.61%),收案标的为218.26亿元[8](占全国的9.92%)。2013年出现“拐点”,民间借贷收案出现明显下降趋势。民间融资经营模式粗放,手段简单,特别容易受市场“氛围”影响,活跃期一涌而上,萧条期一哄而散,明显体现“来得急,退得快”的特点。2011年以来,温州局部金融风波对民间融资市场信心产生巨大冲击,民间融资积极性明显低沉,已有的民间债务存量随着司法清理不断减少,体现在法院收案上新增态势得到抑制,收案出现持续下降态势。2016年民间借贷收案出现新的高点,但从案件内容看,大多为2012年前后的债务,并非新发案件,仍属于债务存量的释放,随着其他金融案件收案减少,法院审判质效提高,民间借贷纠纷立案积压的存量得到释放。
2008~2016年,温州法院银行贷款合同纠纷收案数分别为:810件、1193件、1459件、1718件、5539件、7399件、12105件、16101件、15205件;收案标的分别为6.31亿元、14.88亿元、11.71亿元、32.13亿元、182.08亿元、289.81亿元、434.08亿元、487.14亿元、341.80亿元。(见表5)
表5 2008年以来银行贷款合同案件收案动态表
银行贷款合同案件的收案动态基本可以反映银行类不良债务清收的规模,与区域不良贷款余额基本保持同步,是金融态势分析的重要数据。从2008年以来的收案态势看,2011年之前基本保持良性可控状态,2012年开始出现急剧增长态势,至2015年达到最高值,标的额为487.14亿元[9]。从其动态可以反映,一是银行贷款类债务明显滞后于民间债务发生;二是2008年的宽松货币政策,只是延缓了全球金融危机对国内的冲击,治标不治本,反而造成金融风险的泡沫集聚,后期反弹效应明显。2016年,该类案件收案数和收案标的自国际金融风波以来首次出现双降态势,收案标的额下降145亿元。(www.xing528.com)
3.信用卡纠纷
2008~2016年,温州法院信用卡收案数分别为:237件、553件、960件、435件、71件、976件、1492件、1733件、5112件。(见表6)
表6 2008年以来信用卡纠纷收案统计表
信用卡纠纷普遍标的较少,但系个人小微金融产品的代表,其良性运行以个人信用为保障,关乎社会诚信体系的基石。但总体来说,信用卡诉讼未形成常态[10],历年信用卡收案难以准确反映信用卡不良债务的规模。究其原因,一是金融案件集中多发,法院诉讼通道拥挤,造成大量追讨银行卡欠费的案件难以立案,2012年信用卡欠费案件诉讼立案,几乎处于停顿状态。二是信用卡欠费案件刑事追诉标准低,刑民交叉问题成为民事不予立案的主要原因。三是普遍额小的信用卡难以承受高额的诉讼成本,容易造成司法资源的极大浪费,全国法院除上海外普遍采取限制立案态度,以致诉讼通道不畅。据温州银监局2015年末通报,信用卡欠费案件积压超过4万件。为此,全市法院于2016年开展信用卡清理专项活动,通过简化文书、批量快审、多元化解等审判机制创新,2016年收案超过5000件,超出前八年收案数的总和。信用卡不良集聚与金融大环境有关,也与前几年银行业信用卡存在忽视信用审查滥发卡有关,背离了信用维系的运行原则。解决信用卡不良集聚难题,根本上还是需要通过严格发卡信用审查、加大违约制裁、简化核销尺度和创新多元催收等手段来解决。
4.信用证、票据纠纷
2008~2016年,温州法院信用证纠纷收案数分别为:0件、0件、0件、6件、278件、78件、59件、4件、3件;票据纠纷收案数分别为0件、0件、0件、35件、59件、65件、107件、77件、34件。(见表7)
表7 2008年以来信用证、票据纠纷收案统计表
信用证、票据作为现代金融支付工具,在温州并未广泛使用。在温州局部金融风波发作前,信用证、票据引发的纠纷鲜有发生,2008~2010年民事收案数均为0,有出现纠纷,往往也均通过刑事立案去救济(该类案件刑事立案2008年3件,2009年2件,2010年3件)。2011年以后,该类案件出现阶段性高发态势。其中信用证案件2012年骤然飙升至278件,标的额达到42.55亿元,此后又快速消退,2016年收案数量仅3件,标的额0.19亿元。究其原因,主要是银根收紧,企业应对不及,造成大量企业贷款需求借用票据和信用证等支付手段进行违规融资,以规避信贷额度短缺,使该类案件从偶发性转变为集中高发的非正常现象。而该类融资普遍存在贸易背景虚假,致使刑民交叉争议成为当前金融审判遇到的突出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