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行为可以说是由心理所引导的,认知心理学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认知过程和非认知过程,前者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等,后者包括情绪、意志等。行为金融学建立在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意味着投资决策过程就是心理活动的全过程,发端于对金融产品的认知和金融信息的捕捉、记忆,通过情绪加深印象或产生厌恶,最终由意志来决定投资。其中,认知与情绪的偏差都会作用于意志上,导致市场价格的偏差,市场信息会形成反馈机制,作用于投资人的认知与情绪上,如此反复。投资者的认知主要由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启发式,是一种凭借经验来作出判断的方法。又包含四种不同的子方法:
(1)代表性启发法,将某一事件与已有的经验、知识进行关联,就是从过去的信息中寻求相似点,而不具体考虑事件出现的原因与重复的概率。如投资者看到某一P2P平台存续时间在一年以上,就认为该平台既然可以生存一年以上,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所犯的就是小数定律偏差,依赖于少量的数据而片面地推断系统性的趋势。
(2)可得性启发法,根据某一事件在知觉或记忆中的可得性程度[11],来判断出现的概率,亦即,根据自己熟悉的信息进行类比性推断。如投资者一看某一P2P平台没有背景,就觉得存活的时间不长,诚然,一段时间以来,出现的问题平台多是没有背景的普通民营平台,这一特征在新闻中出现的频率高,容易被记住,所以投资者容易在记忆中提取到这一特征,片面地推断此类平台出问题的概率大,而将资金投给那些有“背景”的平台,殊不知,早有经营者深谙此道,已然伪装妥当,挖好陷阱坐等投资者上门。
(3)锚定与调整启发法,人们对对象进行评估时,最初的印象会产生初始值,随后所作的调整都必将围绕这一初始值展开,申言之,最初印象就如锚一样,制约着人们对事件的估计。就如投资者根据某一平台的情况(国资背景、银行存管、风险准备金等)在心目中设定80分的安全分(满分100),之后一旦平台有逾期等负面消息,则在80分的基础上进行减分,反之,平台有融资、加入互联网金融协会等动作,相应地进行加分,但是最初的锚定值(80分)可能已经出现较大偏差。(www.xing528.com)
2.框定依赖偏差,人们对事物进行认知时,事物的表面形式会影响对事物本质的判断。除去P2P平台诸多包装所带来的误解,地方政府正从风险准备金的角度试图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召开的整改会议要求,禁止平台设立风险准备金,P2P平台不得在出现债务逾期的情况下,使用自有资金进行刚性兑付,对此,宜人贷、拍拍贷等大平台作出的回应是将“风险准备金”改为“质保服务专款”,本质相同,但是不同的表述方式能够改变人们的关注点,不再局限于风险准备金所带来的零风险保障,而是树立自负风险的理财观。
3.证实偏差,指的是人们会寻找证据去支持已经形成的观点,即便不断出现与该观点相悖的信息,人们还是会坚持已有的偏差。这就是说,经历了启发式偏差或框定偏差后,投资人会形成对P2P平台优劣的判断,一旦认定某平台是安全的,接下来,他们只会专注于那些有利的信息,而对平台的那些负面信息视而不见,反之认定某平台是问题平台,看到的所有信息都会是负面的。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人们的认知能力有限,又总在节省投放在认知上的精力,或是忽略一部分有效信息,或是频繁使用已知信息,这样,无可避免地会产生认知偏差,使得他们并不一定都是理性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