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美满[1] 庄明源[2]
摘要:传统金融学沉溺于理论构造,越来越难以解释市场中存在的异常,而行为金融学的出现,有效弥合了理论与实际之间的缝隙,将研究的视野从传统金融学的“应该发生什么”转移到“实际发生什么”上来。行为金融学着眼于实际上人是非理性的,进而揭示市场异常及其潜在风险,其所关注的人的心理与行为,都是由外部因素所激发的,因而运用大数据的工具可以从非理性行为中探寻逻辑路径,从而服务于市场行为的预测,建立更加切实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
关键词:P2P;行为金融学;大数据
2017年,P2P网贷在中国的发展迎来了第十年,在以高效便捷的方式满足各行业、民众对于资金需求的同时,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据P2P网贷行业门户网站“网贷之家”统计,截至2017年1月共有3429家P2P网贷平台停业或被称为问题平台,涉及投资人45.2万人,涉及金额高达258.1亿元。截至成稿之日,2017年6月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下降至2148家,5月份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为75家,但在限期合规的严令[3]之下,仅有171家完成银行存管,形式上的合规尚且难以达到,更遑论诸如信息披露等问题。然而,2017年5月,P2P贷款余额实现了破万亿,且投资人与借贷人双升,民众对于P2P网贷投资的热情并未受5月份的绿能宝事件[4]及合拍贷事件[5]的影响。在外部监管渐严和乱象尚存的黎明前,P2P网贷却迎来了逆发展,影响了投资者的决策,造就此番现象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国外学者Kumar通过验证,得出这样的结论:那些年轻、经济状况不好的、教育程度较低的并且有天主教信仰的投资者更容易表现出博彩偏好,且在宏观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人们的博彩行为更加明显[6]。(www.xing528.com)
诚然,当前实体经济不景气,投资渠道有限,不少投资人会选择P2P网贷平台来打理闲钱作为理财方式,但这已逐步演化为部分投资人通过信用卡套现、集资等方式来进行套利。P2P经历了鱼龙混杂、野蛮生长,再到适者生存、逐渐合规,背后遵循的是自生自灭——监管——重新洗牌——再监管的清晰路径,但是老百姓的血汗钱难道就应该成为见证历史发展的代价吗?一直以来,我们政策的着眼点、监管的发力点都在宏观层面上的行业规范、公司治理和法律体系上,专门从投资人角度所做的研究较少。经济活动固然要遵循市场规律,但是最终还是需要依靠行为人的决策。抛开市场壮大与国家监管之间的纠缠,我们更应该重视这些成为历史有力注脚的投资人,他们的逐利之心支撑着市场的不断壮大,他们的痛失之情呼唤着国家监管的不断深入,作为P2P市场的第三极,却是最活跃、最反复、最难以预测的一极。我们不可否认,确实是因为部分平台经营失败或恶意诈骗,导致投资人的权益受损,但是如果没有内生于投资人行为选择的动因,亦不会引发市场的异动,产生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
受有效市场假设[7]和理性人假设[8]的限制,依托于数理逻辑和模型分析的传统金融学专注于寻求“理性的线性、无偏和最优解”的完美金融市场运行机理[9],越来越无法对市场的异常现场作出解释,金融风险的防控工作落实得并不理想,收效也一般,加上不成熟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非法套利,这就成了非法集资或是诈骗的温床。并且,这种金融风险不断累积,并向刑事领域汇集,演变为金融犯罪及涉众型信访。这些市场异常的存在表明,市场与投资人的行为远非传统金融学所描述的那么简单,行为人复杂的心理活动,导致其并不能完全按一个理性人的标准作出决策,人的有限理性加上心理偏差,再叠加上风险与蝴蝶效应,市场异常出现的概率就呈几何倍数增长。故而,现行的以传统金融法律为代表的规制体系,早已经被P2P丛生的乱象刺得体无完肤,逐步完善中的以地方政府主导的监管体系,仍稍显滞后。时代所需要的应当是能够解释投资人的意愿,预测投资人行为,能够清晰勾勒热钱去向,能够提示风险的工具。
因此,本文撇开P2P领域的政策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信用风险等问题,仅就投资人本身出发,立足于行为金融学之解释,希冀于借助大数据的手段反映市场真实之运行、个体实际之决策情况,勾勒出P2P风险之情状,望有助于P2P风险之防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