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分析及我国风险特殊原因:金融法学家(第9辑)

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分析及我国风险特殊原因:金融法学家(第9辑)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有了新的变化,如P2P等行业,由于基于金融产业本身特点平台方及投资人信用审查方面的难度,加上基于互联网上“刷信用”“刷评价”的行为仍然存在。互联网金融诚然有技术成熟的前提,但是市场需求的井喷也是其疯狂的一个主因。

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分析及我国风险特殊原因:金融法学家(第9辑)

任何一种新的行业诞生之初在体制上都不是完美的金融行业作为产业链顶端,由于体制性风险的客观存在和蝴蝶效应更是如此。首先,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有了新的变化,如P2P等行业,由于基于金融产业本身特点平台方及投资人信用审查方面的难度,加上基于互联网上“刷信用”“刷评价”的行为仍然存在。其次,法律定位与实际需求有一定的出入。金融市场紧密联系着实体资本的需求,由于信贷资金供给、信贷结构调整、风险控制体系的提升,催生了旺盛的民间资本需求。而究竟采用何种技术标准来界定P2P行业合规与否,《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简称《P2P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对于信息中介机构的定位、合规管理、风控条件等方面均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现有的法规严格贯彻执行普惠金融的界定,对于个人投资和法人投资及融资限额的规定、对于资产证券化禁止性的规定,将会极大地影响信贷需求。再次,FinTech技术风险很大。计算机病毒可通过互联网快速扩散与传染;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存在是必然的,从计算机本身的漏洞资金周转的滞留;从管理方面的不足到监管体制的不健全,每个互联网金融阶段都存在风险,规避互联网金融风险是投资者最应该做的事,也是必须考虑到的因素。[7]2017年爆发的勒索病毒风险给政府和公司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信贷结构失衡也是造成风险的一个主因。互联网金融诚然有技术成熟的前提,但是市场需求的井喷也是其疯狂的一个主因。由于影子银行的扩张带来了M2的急速增长,我国自2012年底便希望能够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挤压实体经济的泡沫。在实践中,主要战场为银行,银行为了挤压泡沫,不断提高风控指标;为了收回贷款,极个别银行采用了虚假许诺的方式来收回贷款,而实体经济中被收回贷款的通常为民营经济,在山西这些企业体现为煤炭企业和与煤炭相关产业链的其他企业,这些企业为了实现过桥的目的,不得以民间高利贷的方式获取资金。而这些企业却没有得到银行的续贷,这样使得大量的融资需求井喷,尤其是一些轻资产企业、加工制造业现金流遇到了极大的风险,国内几家P2P公司如微金所、人人贷、冠群驰骋等公司,有着很大存量的公司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我国互联网金融由于缺乏市场的定位和监管,利用技术创造平台,以高息为诱惑的P2P便成为企业的第一选择。从市场化利率和投资者教育现状看,大部分投资者对于高息诱惑并没有应有的抵御能力,P2P公司抬高利率赢得资金的情形非常多见,而由于企业现金流得不到缓解,违约情况的出现也是P2P公司现金流干涸及跑路潮的一个主因。(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