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运营透明度及风险隔离:金融法学家(第9辑)成果

运营透明度及风险隔离:金融法学家(第9辑)成果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影子银行资金运作中极易引发运营者道德风险,造成影子银行与投资者间信息不对称,风险累积也难以为监管部门预测。化解我国影子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应着力提升影子银行运营的透明度,实现跨行业统一管理。监管机构应当梳理各主体负债扩张信息,掌握并披露相应数据。应当大力发展信用评级机构,对影子银行资产质量进行分类,对投资者进行适度披露。在强调运营透明的同时,应当做好风险隔离措施。

运营透明度及风险隔离:金融法学家(第9辑)成果

影子银行低透明度是其与传统商业的典型区别。影子银行总是力图隐蔽其资金结构、资金流向、产品架构以摆脱监管部门监控,从而获取高额利润。然而,影子银行资金运作中极易引发运营者道德风险,造成影子银行与投资者间信息不对称,风险累积也难以为监管部门预测。使影子银行“去影子化”已成为各国监管部门的基本理念。这既包括要求纳入监管范畴的影子银行机构定期公开资金来源、资金规模、盈亏状况并进行风险提示,同时对于信用评级机构也进行规范,要求其明确评级标准和评级依据。尤其是对于非标准化的场外交易,在完善其交易流程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披露能够有效限制其高杠杆投资,减少交易风险。影子银行业务与传统银行业务关系紧密且影子银行对传统银行具有较高的资金依赖度,风险的跨市场传染构成系统性风险产生的基本诱因。为避免风险的传递,各国最新的监管策略均包含构建传统银行与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隔离机制,对传统银行内部的影子银行业务实行差别化处理,努力降低传统银行外部的影子银行机构对传统银行资金的依赖程度。

化解我国影子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应着力提升影子银行运营的透明度,实现跨行业统一管理。信息披露是打破“刚性兑付”规则的基础性措施,“刚性兑付”规则基于投资者对于产品缺乏认知而仅仅依赖于对金融机构的信任要求金融机构承担责任,违背了金融市场运行规则。监管机构应当梳理各主体负债扩张信息,掌握并披露相应数据。应当大力发展信用评级机构,对影子银行资产质量进行分类,对投资者进行适度披露。在强调运营透明的同时,应当做好风险隔离措施。2017年年初监管部门要求商业银行将表外理财业务纳入广义信贷范畴,使商业银行的影子银行业务纳入回归银行资产负债表,这大大抑制了我国影子银行资金规模的增长。应进一步落实表外转表内的有关规定,严格监控银行自有资金、信贷资金通过理财产品等业务进入影子银行体系。(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