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工业化初期实行的是以银行为主导和分业经营的金融体制。1929年以后的经济大萧条期间,美国出台利率管制的《Q条例》,对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实行限定最高利率的管制,加上1933年《银行法》(即《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禁止向活期存款发放利息,导致银行利润下降和市场萎缩。以资本市场为中心的新金融商品的开发和需求创造,更使得银行的媒介作用逐渐趋弱,由此导致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金融脱媒”现象。所谓金融脱媒,是指资金需求方抛开金融中介直接在货币市场发行短期债务工具。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资金,更多的不是向商业银行借款,而是直接在市场发行债券、股票或者短期商业票据,[10]即由间接融资转向直接融资。“在发达国家金融业的发展史上,由于直接融资的发展和金融管制的放松,间接融资比重不断下降,直接融资比重则直线上升,融资结构越来越多的是从银行的融资走向资本市场,走向债券市场的融资,使银行的信用媒介作用受到了空前的挑战。”[11]1980年以后,美国陆续颁布《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和货币控制法》等法律,取消《Q条例》,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扩大存款机构的业务范围,强化美联储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试图阻止金融脱媒,但为时已晚。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随着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深入,代表分业经营制度的1933年《银行法》被彻底废除,在“效率与竞争”的监管理念下,美国逐渐放松对金融市场的监管,资本市场和衍生金融市场迅速发展,出现了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繁荣的局面。高杠杆的金融模式在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为日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伏笔。
在金融脱媒的背景下,银行的传统业务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业务量减少和息差收入下滑,给银行的持续经营能力带来严峻考验。很多银行经受不住残酷的挑战,纷纷走向破产的结局。“据统计,1943年到1985年期间,美国倒闭的银行只有11家,而1985年以后,银行倒闭的数量呈直线上升,仅1985年当年倒闭的银行数量就已经超过三位数,达到100多家,1987年有200多家,1989年达到290家之多。除此之外,存在经营方面问题的银行更是比比皆是。金融脱媒背景下依靠存贷差已经不可能维系银行的持续经营,一些商业银行通过业务创新以及业务拓展,增加了非利息收入,而且这一部分收入还在总的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从而弥补了由息差收窄导致的严重问题。”[12]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平均约为50%,远远超过了资产的10%的增长速度。[13]在其他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以中间业务收入为代表的非利息收入占银行全部收入的比重也逐年上升,一般最低达到银行业务总收入的25%以上,大银行甚至超过50%。[14]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开始同时大规模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将资金投向利润更高、回报更快的虚拟经济,由此开启了美国产业空心化的进程。(www.xing528.com)
银行经营重心向中间业务转移,意味着银行通过存贷款业务向经济体提供间接融资的能力减弱。目前,G20国家通过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的比重大多集中在65~75%的区间内,美国显著高于其他国家,超过80%。[15]经济体对资本市场的依赖度提高,意味着金融危机的爆发点已经由银行业转向了资本市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几次国际金融危机证明了这一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