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科学游戏活动精选

幼儿园科学游戏活动精选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游戏化教学遵循了幼儿认知特点,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锻炼各种能力。幼儿教师设计并组织科学游戏活动,将科学教育内容逐渐渗透到游戏活动中,可以让幼儿从游戏中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中班幼儿对事物表面特征的观察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上述科学游戏活动通过寻找、探索发现影子的奥秘,激发幼儿探索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

幼儿园科学游戏活动精选

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游戏化教学遵循了幼儿认知特点,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锻炼各种能力。幼儿教师设计并组织科学游戏活动,将科学教育内容逐渐渗透到游戏活动中,可以让幼儿从游戏中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各种各样的声音

【活动对象】小班幼儿。

【活动目标】

(1)乐于倾听各种悦耳的声音,体验声音的美。

(2)喜欢探索、操作活动,对各种声音感兴趣。

(3)懂得每一种物品都有不同于其他物品的独特特征。

【活动准备】

(1)展示台上面陈列着各种会发声音的玩具乐器,能够使幼儿人手1至2件,并用布遮盖好。

(2)电脑投影仪、投影屏、激光笔及“这是谁的声音”光盘。

【活动过程】

1.玩玩具,找声音

(1)引导幼儿进入活动室,请配班老师启动“会发声的玩具狗”。

师:哎呀,活动室里可真安静。听,谁在叫?……

幼:是小狗在叫,“汪汪汪”。

师:哈哈,原来是玩具狗叫了,你们喜欢玩玩具吗?今天,我们准备了好多玩具,大家来玩一玩,并听一听它们会发出什么声音。幼儿自由地玩玩具,听声音,教师鼓励幼儿多交换。

(2)交流自己听到的声音。

师:你玩得开心吗?你怎样让小玩具、小乐器发出声音的?你会学这个声音吗?

幼A:我很开心,我一压娃娃的肚子,娃娃就唱歌了,它唱“我的好妈妈……”

幼B:我敲了琴,它叮咚,叮咚,叮咚响,很好听。

幼C:我发现它有电池。我一开,汽车就跑起来了,还有“嘀嘀”的声音。

幼D:我在“小青蛙”开关上转呀转,它一边跳一边叫“呱呱呱”,怎么也停不下来。

2.回忆以往听到的各种声音

师:除了这些玩具、乐器会发出声音,平时在公园里、马路上、家里,你还能听到什么声音,你来学学看?

幼A:马路上,汽车的声音最多,“嘀嘀叭叭”。

幼B:我最喜欢听下雨的声音,“哗啦、哗啦”。

幼C:我家里的洗衣机声音最响,“轰隆、轰隆”,可难听了,妈妈说这洗衣机要坏了。

幼D:我家楼上的姐姐会弹钢琴,“叮咚、叮咚”的乐曲声,真好听。

师小结:生活中,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好听,有的难听,好听的声音,我们多听听,那些难听的声音我们不喜欢。

3.游戏:听听这是谁的声音

师:看你们开心的样子,电脑娃娃也想来和你们做游戏,不过电脑娃娃要你们仔细地听,猜猜是谁的声音,猜对了它还会把小门打开,给你们看看里面有谁并表扬你们。(放“这是谁的声音”光盘。)

老师与孩子听电脑里传来的声音,猜各种动物或乐器等声音。

师小结:今天玩得真开心,电脑娃娃也称赞大家听得仔细,现在我们请它和我们一起去室外听听外面的声音吧!

【活动评析】

上述科学游戏活动,为幼儿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之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充分满足了幼儿情感需求和表达的欲望。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幼儿多种感官的协调作用,如入场后玩具及展台的布置给幼儿以美的视觉效果,幼儿主动探索玩具发出的声音又充分调动了幼儿听觉、触觉等。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结合幼儿游戏,能更进一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整个活动目标明确,层次清楚,从第一环节引导孩子有意识地倾听各种玩具和乐器的声音,到第二环节,能回忆日常生活中听到的各种声音,到第三环节分析性地倾听各种声音,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奇妙的影子

【活动对象】中班幼儿。

【活动目标】

(1)乐于参加类似于探索影子的各种探索类的活动。

(2)能够通过细致的观察,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

(3)懂得通过感知影子的颜色、形状,获得有关影子的具体经验。

【活动准备】

(1)实验材料:一个美丽的布娃娃

(2)幼儿已获初步经验,玩过踩影子的游戏。

(3)时间安排:有阳光的日子。(www.xing528.com)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引发幼儿对影子的探索兴趣

师:你们认为人有影子吗?你的影子在哪里?你的影子是什么样的?请你把它画下来。

2.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影子的特征

(1)师:你的影子是什么样的呢?

(2)分组实验:教师引导幼儿在阳光下做各种动作,观察影子的大小和形状变化。

(3)借助布娃娃玩具,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布娃娃和影子的不同。

教师:美丽的布娃娃穿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布娃娃影子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

教师:布娃娃举起双手,她的影子怎么变化了?

3.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自己和影子的不同

师:你和你的影子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4.绘画记录,请幼儿把自己和自己的影子画下来

(1)教师提醒幼儿思考怎样画出自己的身体和影子。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是哪个?

(3)教师和幼儿讨论:影子在身体的什么位置?

【活动评析】

中班幼儿对事物表面特征的观察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上述科学游戏活动通过寻找、探索发现影子的奥秘,激发幼儿探索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影子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游戏之一,教师紧紧抓住幼儿这一特征设计了本次活动,以玩手影为导入,再循序渐进深入,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影子的舞蹈—进一步探索影子舞蹈的奥秘—到户外寻找影子,结束本次活动。从而让幼儿全面系统地掌握了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即: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光线就产生了影子。活动中,教师提供大量的图片等操作材料,并分层次逐步投入,鼓励幼儿想办法,让这些材料跳起舞来,这种与材料互动的学习方法,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

谁吃掉谁

【活动对象】大班幼儿。

【活动目标】

(1)喜欢探索自然,对各种科学现象有进行探索的兴趣。

(2)能够自己动手操作,从而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3)了解动植物之间的依存关系,懂得破坏生态平衡的危险。

【活动重难点】

(1)重点:了解动植物之间的依存关系。

(2)难点:理解自然界少了一种动植物会发生什么事。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谁吃掉谁》、各种动物小图片。

【活动过程】

1.看图连线

(1)出示九张图片(猫头鹰田鼠、粮食、啄木鸟、虫、大树、老虎羚羊、草),幼儿讨论:“谁吃掉谁?”

(2)将九张图排成三队,用箭头表示谁吃掉谁:

猫头鹰—田鼠—粮食

啄木鸟—虫—大树

老虎—羚羊—草

(3)遮挡某张图片,表示没有这种动物或植物,讨论会发生什么事:如没有猫头鹰田鼠会成灾,吃掉大量粮草,羚羊都会饿死,老虎也没有食物。

2.分组玩各种动植物图片

(1)排一排,谁吃掉谁。

(2)拿掉其中一张图,想想会发生什么事。

(3)交流各组的发现。

3.总结

大自然是很有趣的,动植物生活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所以要保护树木花草和动物。

【活动评析】

这一科学游戏活动中,通过让幼儿以连线的游戏,明确动植物之间的依存关系,方法灵活有趣,能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幼儿通过学习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关系,得到感性的认识,对自然科学知识有了深刻的认识,利于培养幼儿的科学意识,并能增长科学知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