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列宁的世界革命战略付诸实施的,主要是共产国际。从世界革命角度来有组织地推进和帮助中国革命的,也是共产国际。共产国际早期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列宁的世界革命思想和他对中国革命的支持。
列宁、苏维埃俄国政府以及共产国际与孙中山的联系和接触,我们在前面已经作了介绍。
除此之外,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早期,苏俄及共产国际主要是与中国的旅俄华工建立关系并进而设法与国内联系。早在十月革命前,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地就有了一些旅俄华人组织。1917年俄国革命后,为了救济旅俄华工,并把他们护送回国,由在彼得格勒留学的中国学生刘泽荣等人发起,于1917年4月成立了“中华旅俄联合会”,由刘绍周(泽荣)任会长,刘雯为副会长、张永奎任秘书。十月革命胜利后,中华旅俄联合会的工作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成了旅俄华人的政治组织。因成员多为工人,1918年12月,中华旅俄联合会改名为旅俄华工联合会。联合会为组织华工参加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还促进建立中俄两国人民之间的革命联系。
在苏俄国内战争中,许多华人加入了俄共(布)。1920年6月,成立了由旅俄华人共产党员组成的俄国共产华员局。同年7月1日,俄共(布)中央委员会组织局批准它作为在苏俄的华籍共产党组织的唯一最高机构。俄国共产华员局曾派党员回国与孙中山和国内革命组织建立联系。
1919年3月,共产国际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由于当时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所以侨居俄国的旅俄华工联合会会长刘绍周、秘书张永奎被邀请参加了大会。刘绍周在会上发了言,他说:“我作为中国组织的代表来参加共产国际代表大会,深感荣幸。我不仅代表我所在的小组,也不仅代表成千上万散居俄国各地的中国无产者,而且代表几万万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向旗帜鲜明地誓同残暴的世界帝国主义进行斗争的第三国际致以热烈的祝贺。”[37]
共产国际以后,刘绍周被吸收参加了执行委员会的工作。
共产国际二大召开时,张永奎已经回国,于是由刘绍周和安恩学以中国工人党中央局的名义出席了大会。刘绍周在会上发言,分析了军阀政府统治下的中国的政治经济情况,介绍了中国五四运动,赞扬了学生、工人的爱国行动,最后要求共产国际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意义,加强对中国的工作。
1920年9月,共产国际在巴库召开东方各民族代表大会。中国有7名代表参加了大会,主要是旅俄侨民,其中有一名被选入大会主席团。
十月革命胜利后,中国人民受到很大鼓舞。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的知识分子在中国更加广泛地传播马克思主义。1919年的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走上了政治舞台。新文化运动进一步发展成为以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介绍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心的新的思想运动。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到工人中从事革命活动。这一切,为在中国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奠定了基础。1920年初,陈独秀和李大钊等开始酝酿建立共产党。
这时,俄共(布)和共产国际也进一步加强了与中国国内革命者的联系。1919年夏,俄共(布)老党员,后来担任俄共(布)中央西伯利亚局东方民族处主任的希尔特曼,从海参崴来到天津,会见了李大钊。
1920年3月,共产国际接海参崴方面电报,知道中国发生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很为重视,同意派俄共党员维经斯基率团赴华。4月,维经斯基和其妻库兹涅佐娃及翻译杨明斋到达北京。他们的任务是了解中国国内情况,与中国的进步力量建立联系,考察是否有可能在上海建立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
维经斯基通过北京大学两名俄籍教授的介绍认识了李大钊,并参加了李大钊为他举行的欢迎会、讲演会。维经斯基同李大钊讨论了建党问题,认为建立中国共产党并加入共产国际是中国革命的当务之急。李大钊同意这个意见,并介绍他到上海和陈独秀面谈。维经斯基在上海向陈独秀建议,中国共产主义者和他们在各地建立的共产主义组织能够很快联合起来,举行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共产国际在上海成立了东亚书记处,在若干城市建立起革命局,专事开展这一工作。
经过反复酝酿,1920年8月,在维经斯基帮助下,首先由陈独秀、李汉俊、李达等发起,在上海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当时就叫中国共产党)。随后,北京、广东等地也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同年秋,维经斯基、杨明斋还在上海开办了外文学社,以便培养能够前往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的青年。维经斯基还会见了孙中山,与他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座谈。
1921年4月,上海党组织出版的《共产党》月刊译载了共产国际二大通过的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共产国际的其他文献也通过维经斯基等人的活动陆续传到了中国。特别是列宁有关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和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为了加强中国共产党人与共产国际的联系,1921年春,张太雷被派赴伊尔库茨克,参加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的工作。他在那里筹建了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中国支部。与此同时,在上海外文学社学习的刘少奇、任弼时等人也被派往莫斯科学习,共产国际开始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1921年6、7月间,张太雷等人出席了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以后,共产国际的每次代表大会都有中国代表团出席。(www.xing528.com)
1921年春,维经斯基回国。还在1920年8月,列宁就委派共产国际执委会委员、荷兰人马林作为共产国际的代表前往中国,但马林当时未能立即动身。1921年6月,马林到达上海。受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派遣和红色工会国际委托的尼克尔斯基也到达中国。马林、尼克尔斯基与当时主持上海党组织工作的李汉俊、李达建立了联系,建议及早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出席了第一天和第四天的会议。马林在会上致词说: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共产国际增加了一个东方支部,俄共(布)增加了一个东方战友。他希望中国同志努力工作,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做出自己的贡献。尼克尔斯基介绍了俄国十月革命和红色工会国际及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的情况。根据他的建议,大会致电共产国际告知了会议的进程。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成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共产国际的帮助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中国共产党建立后,共产国际、苏俄与中国革命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共一大通过的纲领明确规定“要联合第三国际”,但并没有立即加入共产国际。一大后,在要不要保持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位问题上,陈独秀等人与马林之间出现了一些分歧。马林按照共产国际那种高度集中统一的领导体制,要求中共递交工作计划和预算,要求陈独秀等人定期汇报工作,并要出席中共的全部会议,以此作为向中共提供经济援助的条件。陈独秀不同意这种做法。他认为“各国革命有各国国情,我们中国是个生产事业落后的国家,我们要保留独立自主的权力,要有独立自主的作法,我们有多大的能力干多大的事,决不能让任何人牵着鼻子走,我们可以不干,决不能戴第三国际这顶大帽子”[38]。
后来,经过多次交谈,加上其他一些特殊情况,陈独秀基本上接受了马林的意见。1922年7月,中共二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的决议案》,宣布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
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积极领导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扩大了党的影响。与此同时,孙中山继续在南方从事革命斗争,但屡遭挫折。国共两党都有进一步加强合作的需要和基础。从共产国际来说,由于欧洲革命遭到失败,世界形势发生变化。因此,1921年的共产国际三大开始转变策略方针,提出了争取工人阶级大多数的任务和“到群众中去”的口号,开始尝试建立统一战线。同时,进一步把目光转向东方,寻找能够支持苏俄的朋友和力量。建立苏俄援助下的国共合作,就成为共产国际在东方的一项战略决策。
早在1920年秋,维经斯基就与孙中山有了第一次接触。后来马林继续了这项工作。1921年12月,马林到桂林会见孙中山,就承认并联合苏俄问题与孙中山进行了三次长谈。马林在南方之行中逐步确立了国共合作建立统一战线的思想。1922年3月,青年共产国际代表达林来上海,从4月起在广州就统一战线问题与孙中山多次会谈。1922年8月至12月间,苏俄特使越飞及马林等人,又与孙中山密切接触,给陷于困顿中的孙中山以热情的支持。1923年1月26日,双方签订了《孙文越飞宣言》。
在这期间,中国共产党深入研究中国国情,制定民主革命的纲领,并在共产国际指导下,逐步确立了实行国共合作的方针。1922年1—2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张太雷参加了会议的筹备工作。中国派出44人的代表团出席会议,其中有共产党代表,也有国民党代表,既有工农代表,也有中小资产阶级的代表。大会着重研究了中国问题,为中共二大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此后,中共内部开始讨论国共合作问题。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马林在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提交报告,说明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共产国际执委会于7月18日正式决定实行国共合作,并要求中共中央委员会迁往广州。
1922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西湖会议。马林传达共产国际指示。与会者同意与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但对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表示怀疑。经过两天辩论,勉强接受了马林的意见。11—12月,共产国际四大通过了《关于东方问题的总提纲》。1923年1月,在此总提纲指导下,共产国际执委会制定了《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就国共合作问题下达了第一个正式的文件。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使共产党人进一步认识到建立同盟军的重要性。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三大,讨论进一步改组国民党及共产党员参加国民党的问题,确立了建立国共统一战线的策略。11月,中共中央召开三届一中全会,具体研究了贯彻三大决议的问题。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通过《关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和国民党问题的决议》,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作出新的解释。
1923年下半年,苏联加强对中国革命的援助。马林离华后,维经斯基、加拉罕、鲍罗廷、加伦等先后来到中国。他们在中国设置了各自的工作机构,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参与中国革命的事务。维经斯基负责上海中共中央的工作,加拉罕负责北方军阀政府和冯玉祥国民军的工作,鲍罗廷、加伦负责国民党政治、军事工作。1923年夏,应孙中山的要求,苏联第一批军事专家到达广州。
在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孙中山对国民党进行改组工作。1924年1月,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实行改组,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一批共产党员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委或候补执委。第一次国共合作从此正式形成。
随后,轰轰烈烈的中国大革命高潮便开始到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