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两种社会制度国家关系:《列宁主义论纲》 全新读解!

两种社会制度国家关系:《列宁主义论纲》 全新读解!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两种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的问题。列宁根据俄国和当时国际关系的实际,更多地论述了两种社会制度国家的关系。因此,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暂时形成了某种力量上的“均势”。列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及时转变策略,提出两种制度国家建立正常关系的要求,这是完全正确的,也是对自身判断失误的一种纠正。

两种社会制度国家关系:《列宁主义论纲》 全新读解!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世界上出现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从此,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国家的并存,就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个新的现象。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两种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的问题。

早在1916年,列宁依据资本主义经济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提出社会主义能够在一个或几个国家中首先胜利。于是,在国际关系中便不可避免地出现如下的格局:一个或几个首先胜利的国家中,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期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以前时期的国家。列宁预计,全世界向社会主义过渡,将经历一个历史时期。这样,在国际关系上将出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同时并存的时期。

十月革命后,这种两种制度并存的局面成为现实。列宁根据俄国和当时国际关系的实际,更多地论述了两种社会制度国家的关系。其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第一,十月革命后,地球上出现了两个世界,它们是根本对立的。无产阶级要通过世界革命消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也对社会主义极端仇视,企图消灭社会主义。双方将进行长期的斗争。

列宁指出:“现在地球上有两个世界:一个是资本主义旧世界,它陷入了困境,却永远不会退让;一个是正在成长的新世界,它还很弱,但一定会壮大起来,因为它是不可战胜的。”[4]这两种制度、两种世界存在着本质的差别,从根本上来说是谁战胜谁的关系,因此,两种制度的国家便会采取两种截然不同和相互对立的政策。胜利了的无产阶级,将会集中力量“奋起同其余的资本主义世界抗衡,把其他国家的被压迫阶级吸引到自己方面来,在这些国家中发动反对资本家的起义,必要时甚至用武力去反对各剥削阶级及其国家”[5]

基于这种世界革命的战略思想,列宁提出:“同先进国家的革命者和各被压迫民族结成联盟,反对所有的帝国主义者,——这就是无产阶级的对外政策。”[6]布尔什维克对外政策的路线是认为社会主义革命高于一切,因此其策略是,“尽力做到在一个国家内所能做到的一切,以便发展、援助和激起世界各国的革命”[7]

相反,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列宁认为:“它在任何情况下,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和苏维埃共和国和睦相处,无论按其客观地位来说,或按它所体现的资本家阶级的经济利益来说,都是这样。”[8]那些资产阶级的或者资产阶级以前时期的国家不仅会和社会主义国家发生摩擦,而且会公然企图扑灭社会主义国家中胜利的无产阶级。苏维埃俄国处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国际资产阶级疯狂地仇恨和敌视苏维埃俄国,时刻准备侵犯它,扼杀它”[9]。布尔什维克必须记住这一点,记住苏维埃俄国随时有遭受各种侵袭的危险,要竭尽全力来防止这种灾难的发生。

根据双方关系的性质和对立、斗争的态势,列宁认为:“苏维埃共和国和帝国主义国家长期并存是不可思议的。最后不是这个胜利就是那个胜利。在这个结局到来之前,苏维埃共和国和资产阶级国家间的一系列最可怕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10]

列宁的这些思想,有没有得到证实呢?最直接的,是十月革命后外国对苏维埃俄国的武装干涉。苏维埃俄国成立不久,确实受到了外国的武装干涉。直接原因是苏维埃俄国废除了过去与这些国家的条约,特别是废除了俄国过去欠这些国家的大量外债,从而激化了与这些国家的矛盾。如果上升到制度层面,苏俄方面一直解释和强调,这是两种制度的斗争。由此推演,说明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存在着本质的差别,必然进行复杂的斗争,国际资产阶级也必然企图消灭社会主义国家。两种制度的斗争是你死我活的。(www.xing528.com)

但是,列宁的有些思想也被证明是不妥当或不符合事实的。一是进攻性的世界革命战略,包括对外输出革命的思想,试图通过世界革命来彻底消灭全世界的资本主义制度,这是超越现实的;二是把世界不同国家极为复杂的关系简化为两种制度的斗争,采取非黑即白的态度,以此作为对世界作战略分析的基础,脱离了世界现实;三是认为两类国家不能长期共存,这种判断也过于简单和武断。因此,这种估计没有被随后的事实证明,两类国家不仅必然共存,而且还要共存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第二,在两种制度出现某种均势的情况下,两种制度的国家可以而且应该建立正常的政治经济关系。

1920年底至1921年初,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苏维埃俄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乃至整个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方面,帝国主义国家用武力消灭苏维埃俄国的企图已彻底破灭;另一方面,苏维埃俄国曾热切期望并努力推动的欧洲革命和世界革命也难以实现。因此,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暂时形成了某种力量上的“均势”。

1921年3月,列宁在俄共(布)十大上指出:“目前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均势,虽然这是一种暂时的、不稳定的均势。这种均势表现在:各帝国主义强国虽然切齿痛恨苏维埃俄国,并且企图进攻苏维埃俄国,但它们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11]同年6月,在共产国际三大上,列宁更加明确地分析和强调:“目前俄罗斯联邦所面临的国际形势的特点是存在着某种均势,这种均势虽然极不稳定,但毕竟造成了世界政治中一种特殊局面。”[12]

在这种情况下,列宁预见到,国际关系将出现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共存的时期。列宁指出:“当我们弄清楚了并且证明我们在俄国有巩固的阵地,但没有力量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时候,我们的任务只有一个,我们的策略只能是随机应变、等待和退却。”[13]

从这个基点出发,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同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正常的政治经济关系。根据当时的现实条件,建立正常关系的现实途径是先发展相互间的经济关系,通过经济联系促进政治关系的发展。

列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及时转变策略,提出两种制度国家建立正常关系的要求,这是完全正确的,也是对自身判断失误的一种纠正。建立正常关系,既有助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又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当然,列宁当时曾经把建立正常关系当成特定条件下的暂时性做法,认为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不可能长期并存。这种观点,事实证明也是不正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