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主义的建党学说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乃至整个20世纪的人类历史都发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正因为如此,它也引起了长久而激烈的争论。其中有些问题迄今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了深化对列宁主义建党学说的研究,并更好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搞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我们有必要对这些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和辨析。
第一个问题,关于列宁的先锋队理论。
众所周知,列宁在论述无产阶级政党性质以及领袖、政党、阶级、群众之间关系时,十分强调党的先锋队性质和作用,认为“党是阶级的先进觉悟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61],“党作为阶级的先锋队、教育者和组织者,其作用具有特殊的意义”[62]。可以说,不仅布尔什维克党,而且各国共产党基本上都是以先锋队理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但也正是先锋队理论引起了长期的争论。
我认为,政党作为先锋队所起的作用,一般都是客观存在的。所谓政党,是特定的阶级或阶层,为了共同利益、采取共同行动以期取得政权(或影响政府)而结合起来的一种政治组织。政党拥有一定的政治纲领、治国方案和各种动员口号,具有比较明确的夺取或维持政权的政治目标,设有比较健全的、固定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机构,规定有一套成文或不成文的党纪,以控制和约束其成员的行为。因此,政党与一般群众相比,都有较高的政治成熟性和组织行动能力。
由于政党在社会人口中只占有较小的比例,所以,它为了实现其政治纲领,必然要以各种方式影响、利用和组织群众。由此而言,作为一个政党来说,当然应该具有先锋队的性质,发挥先锋队的作用,否则便失去了政党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更是如此。所以,列宁强调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质,这是正确的,先锋队理论从总体上应该加以肯定。
其实,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来说,问题的关键在于应该如何认识和处理先锋队和它所代表的群众的关系。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如果是正确的,先锋队与人民群众就能融为一体,血肉相依;如果是错误的,那么先锋队理论就会发生危险的扭曲。(www.xing528.com)
应该承认,列宁在论述党的先锋队作用时,并没有忘记人民群众,并没有忘记党与人民群众应保持紧密的联系。他始终把人民群众看作是布尔什维克取得胜利的源泉,指出执政党只有同广大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才能战胜敌人和保持新政权。所以,对于列宁的思想,我们不能仅仅着眼于先锋队的理论,还要着眼于先锋队与人民群众关系的大量论述,看其在实践中是如何关心人民疾苦,维护人民利益,倾听人民呼声,尊重人民意愿的。只有这样,才能对列宁思想有比较全面的理解,也才能从中吸取珍贵的教益。
当然,列宁当时所要求防止的“脱离群众”,主要含义是指先锋队跑得太快,没有顾及教育、组织跟在后面的群众,亦即没有“拉平战线”,因而成了孤军作战,脱离了群众。但是,往后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的经验教训证明,在更多的情况下,“脱离群众”的危险是党的一部分成员甚至整个党与人民群众的接触少了,不关心人民的疾苦,不倾听人民的呼声,不尊重人民的意愿,其行为或政策背弃甚至损害了人民的利益。这种“脱离群众”就不是先锋队跑得太快的问题,而是先锋队向官僚主义蜕化,与人民离心离德的问题了。我们现在所讲的“脱离群众”,主要指的就是这后一种危险。正是由于这种危险比先锋队跑得太快的问题严重得多,所以,中国共产党一直强调,能不能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盛亡兴衰的根本问题。
先锋队理论需要研究的另一个问题,是先锋队性质如何确定、检验、证明和保证的问题。
列宁的先锋队理论包含着一个基本的前提,即政党比人民群众的大多数要先进,人民需要政党去教育、组织和领导。从理论上讲,政党应该是先进的。但是在实践中,政党的先进性如何确定呢?这种先进性是天生的,还是必须由事实来加以证明?这种先进性的存在是靠自我感觉,还是靠广大群众的判断?政党的先进性会不会发生变化?它是一条公理,一经确立就一劳永逸地无需再加以证明,还是需要持续不断地用事实来加以检验?如果需要检验,那么用什么具体方式、用什么在科学上准确的并且可以度量的标准来进行检验?政党的先进性用什么具体措施和制度来保证?如果政党在某些时候某些问题上犯了错误,人民怎样才能够制约它、纠正它?等等。
这些,都是列宁当时尚未遇到,而为后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所提出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不少党和国家由于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而大吃苦头。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要求我们对这些问题加以研究,以便从制度上保证先锋队能够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