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前,俄国的教育事业非常落后,当时不仅学龄前儿童机构和小学极少,而且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也不能为劳动人民所享用。1913年沙皇政权用于教育的费用,人均仅为1卢布70戈比,比当时的德国、英国、比利时少1/2到1/3。因此,十月革命后,改造并大力发展国民教育事业,成为建设社会主义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主要是着手改造旧的学校教育,如规定教会和学校分离,废除学校等级和某些学校的一切特权,将学龄前教育作为整个学校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等等。
为了进一步发展教育事业,1919年,列宁在《俄共(布)党纲草案》中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普及和发展国民教育的任务,规定对未满16岁的男女儿童实行免费的普遍义务综合技术教育,吸引劳动居民积极参加国民教育事业,国家供给全体学生膳食、服装、教材和文具,对工人和劳动农民的自修和深造给以全面帮助,建立图书馆、成人学校、人民大学、讲习所、电影院、艺术工作室,等等。
针对文盲严重的现象,列宁十分重视扫除文盲的任务。他尖锐地指出:“在一个文盲的国家里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27]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很快就开始了扫盲工作。1919年3月,俄共(布)八大指出,开展国民识字运动是全党的任务。由列宁签发的关于扫盲的法令规定,8至50岁的全体居民,凡不会读、不会写的,必须学习识字。1920年,在教育人民委员部下成立了全俄扫盲非常委员会,以加强对扫盲工作的领导。全国成立了识字学校,扫盲组、班、站,大量发行扫盲初级读本。1923年又成立了以加里宁为主席的志愿扫盲协会。
列宁指出,仅仅扫除文盲是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发展学校教育。苏维埃政权颁布一系列法令,废除过去对高等学校入学所规定的一切限制,每一个年满16岁的人,都有权成为任何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给工人和贫苦农民的子女以优先学习的机会,国家发给他们助学金,提供住宿条件。从1919年开始,在大学和所有技术专科学院成立工人速成中学,以便使更多的工农学员首先接受中学范围的基础知识。1921年,列宁创议设立红色教授学院,培养高校讲授政治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俄国近代史和苏维埃建设各课的师资,给高校输送了几百名教师。列宁还十分注意高等学校的教材问题,劝著作家们少唱一些政治高调,多写几本教科书。(www.xing528.com)
列宁主张尽可能实施综合技术教育。为此,他认为应该设立职业技术学校,使青少年获得本行的专业知识和实际训练,还要有计划地吸收适当的技术人员和农艺学家来参加职业技术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的工作。但是,综合技术教育的原则,首先是掌握普通学科,培养知识全面、发展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列宁反对学校教育的早期专业化和职业化。
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列宁提出要大大增加国家预算中对于教育的拨款。他认为:“没有国家政权机关,没有物质和财政上的帮助,就不可能把教育工作开展起来。”[28]他批评整个国家预算首先满足初级国民教育需要的工作还做得太少,少得简直不像话。因此,他建议在修改国家预算时,缩减其他部门的开支,把缩减出来的款项转作教育经费。这一建议,是他在病重期间提出来的,可见教育及其经费问题在列宁心目中占有多高的地位。
列宁要求各级党政机关都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他自己首先身体力行。娜·康·克鲁普斯卡娅回忆说:“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生前,对整个教育人民委员部的工作都是很关心的。他经常同教育人民委员部的工作人员、从事政治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工作人员谈话,深入了解一切详情,并且认为,随着战争的停止,教育问题将越来越提到首要地位,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我们教育人民委员部的工作人员,都习惯于事无大小地找他解决,而他也乐意给我们解说。”[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