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包括经济建设、政权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各项建设要密切配合,协调发展,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偏废,但作为一个整体结构来说,经济建设毫无疑问处于战略中心的地位。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社会的人们,都必须首先解决吃、穿、住的问题,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哲学、宗教等活动。没有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就不可能有其他社会活动。因此,生产力是一切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的决定力量。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原理,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始终强调要把经济建设放在各项工作中心的战略位置上,强调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的最根本的任务。
列宁认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早在1899年,他就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和实质)是:把土地、工厂等等即全部生产资料变为全社会的财产,取消资本主义生产,代之以按照总的计划进行有利于社会全体成员的生产。”[2]
1902年,他在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所拟定的纲领草案中写道:“工人阶级要获得真正的解放,必须进行资本主义全部发展所准备起来的社会革命,即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把它们变为公有财产,组织由整个社会承担的社会主义的产品生产代替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以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充分福利和自由的全面发展。”[3]所以,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并不仅仅是夺取政权,而是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行社会变革,组织社会生产,发展生产力,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www.xing528.com)
列宁作为社会主义者,始终充满信心地预言:“他们能够迅速地发展生产力和发挥所有能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的潜力,并向所有的人直观地清楚地证明:社会主义蕴藏着巨大的力量,人类现在已经转入一个新的、有着光辉灿烂前途的发展阶段。”[4]
基于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目的的认识,列宁在布尔什维克掌握政权后,一再强调,“苏维埃共和国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生产力,发展农业、工业和运输业”[5]。他把这个任务摆在极为重要的地位上,并阐明它对于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他说:“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这项在俄共纲领上已经明确提出的任务,今天由于战后的经济破坏和饥荒而变得格外紧迫了。因此,在恢复大工业方面必须尽速取得尽可能扎实的成绩,没有这个条件,劳动摆脱资本桎梏的这整个解放事业就不可能获得成功,社会主义就不可能获得胜利。”[6]
列宁曾经说过,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但是,为了完全消灭阶级,不仅要推翻剥削者即地主和资本家,不仅要废除他们的所有制,而且要废除任何生产资料私有制,要消灭城乡之间、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之间的差别。显然,这样的任务只能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所以,列宁把这一任务与发展生产力联系起来,指出:“要完成这一事业,必须大大发展生产力。”[7]只有把整个社会经济在组织上加以改造,从根本上提高生产力的水平,消灭阶级差别连同阶级本身才成为可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