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主义民主:列宁主义论纲

社会主义民主:列宁主义论纲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问题,在列宁主义的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列宁认为,在各种不同的民主中,只有社会主义民主才是真正的、名副其实的民主。列宁在同考茨基的论战中,全面地阐明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及其优越性。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才享有空前广泛的民主权利。

社会主义民主:列宁主义论纲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问题,在列宁主义的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列宁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论述了民主的本质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意义,而且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过程、途径、措施作了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践上的探索。为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增添了新的内容,也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列宁首先回答了何谓民主的问题。“民主是国家形式,是国家形态的一种。”[39]民主是国体与政体的统一。所谓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所谓政体,就是政权的组织形式。从国体意义上,列宁指出:“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40],“民主是多数人的统治”[41]。他在考察比较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国家形式后说:“君主制是一人掌握权力,共和制是不存在任何非选举产生的权力机关;贵族制是很少一部分人掌握权力,民主制是人民掌握权力(民主制一词按希腊文直译过来,意思是人民掌握权力)。”[42]与此同时,列宁又从政体的意义上指出:“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43]

民主是历史的产物,因而是受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制约的。列宁指出:“任何民主,和任何政治上层建筑一样(这种上层建筑在阶级消灭之前,在无阶级的社会建立之前,是必然存在的),归根到底是为生产服务的,并且归根到底是由该社会中的生产关系决定的。”[44]因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民主。“民主从古代的萌芽时期起,在几千年过程中,随着统治阶级的更迭,必然在形式上发生变化。在古代希腊各共和国中,在中世纪各城市中,在各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民主的形式都不同,民主的运用程度也不同。”[45]

不仅如此,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民主也必将由产生、发展而最终走向消灭。发展的辩证法(过程)是这样的:从专制制度到资产阶级民主,从资产阶级民主到无产阶级民主,从无产阶级民主到没有任何民主。“国家的消亡也就是民主的消亡”[46]。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每个人都成了社会真正的主人,作为强制性的国家政权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作为国家制度和国家形态的民主,也就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了。

列宁认为,在各种不同的民主中,只有社会主义民主才是真正的、名副其实的民主。列宁在同考茨基的论战中,全面地阐明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及其优越性。列宁指出,资产阶级民主同中世纪制度比较起来,是历史的一个大进步,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它始终是狭隘的、残缺不全的、虚伪的、骗人的民主,对富人是天堂,对被剥削者、对穷人是陷阱和骗局。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才享有空前广泛的民主权利。“无产阶级专政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期,将第一次提供人民享受的、大多数人享受的民主。”[47]正是这种“在世界上史无前例地发展和扩大了的”“对大多数居民即对被剥削劳动者的民主”[48],才是无产阶级民主的本质特征。

列宁认为,资产阶级民主同无产阶级民主间的差别在于:“前者是把重心放在冠冕堂皇地宣布各种自由和权利上,实际上却不让大多数居民即工人和农民稍微充分地享受这些自由和权利”;相反,后者“不是把重心放在宣布全体人民的权利和自由上,而是着重于实际保证那些曾受资本压迫和剥削的劳动群众能实际参与国家管理”[49]。列宁特别强调,政权转归劳动者,消灭剥削和镇压机构,这是新型无产阶级民主的“活的灵魂”[50]

正是根据无产阶级民主在实际上使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直接参加管理监督国家这个本质特征,列宁提出了他那著名的论断:“无产阶级民主比任何资产阶级民主要民主百万倍;苏维埃政权比最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要民主百万倍。”[51]列宁的这一论断,曾经给无数人以巨大的鼓舞,但事实证明,要真正达到这种水准是极其困难的。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训,都是民主太少,而不是太高。(www.xing528.com)

列宁还进一步论述了无产阶级民主的具体内容和性质、特征。1918年,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列宁指出:“苏维埃民主制即目前具体实施的无产阶级民主制的社会主义性质就在于:第一,选举人是被剥削劳动群众,排除了资产阶级;第二,废除了选举上一切官僚主义的手续和限制,群众自己决定选举的程序和日期,并且有罢免当选人的完全自由;第三,建立了劳动者先锋队的即大工业无产阶级的最优良的群众组织,这种组织使劳动者先锋队能够领导最广大的被剥削群众,吸收他们参加独立的政治生活,根据他们亲身的体验对他们进行政治教育,从而第一次着手使真正全体人民都学习管理,并且开始管理。”[52]列宁认为,这就是在俄国实行的民主制的主要特征。

1919年,列宁在《论无产阶级专政小册子的草稿和提纲》中,曾试图概括无产阶级民主的内容,他写道:“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民主:代表大会、集会、地方自治、由劳动者的意志决定、宗教妇女、被压迫民族:‘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训练劳动者不靠资本家过日子=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民主。”[53]这里列出的是一系列要点,只是后来没有能进一步展开论述。

针对考茨基等人批评无产阶级专政的言论,列宁论述了无产阶级专政同无产阶级民主的关系,其基本思想就是认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民主,或者认为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无产阶级民主。

在不同的地方他论述道:过渡时期的国家“不可避免地应当是新型民主的(对无产者和一般穷人是民主的)和新型专政的(对资产阶级是专政的)国家”[54],“无产阶级专政是破坏资产阶级民主和建立无产阶级民主”[55]。他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述了无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民主的关系:苏维埃=无产阶级民主=无产阶级专政。他认为“苏维埃政权的民主制与专政并不矛盾”[56]。“苏维埃制度是供工人和农民享受的最高限度的民主制,同时它又意味着与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决裂,意味着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型民主制即无产阶级民主制或无产阶级专政的产生。”[57]“专政不一定意味着消灭对其他阶级实行专政的那个阶级的民主,但一定意味着消灭(或极大地限制,这也是消灭方式中的一种)被专政的或者说作为专政对象的那个阶级的民主。”[58]

总之,在列宁看来,民主与专政关系的关键在于阶级实质,只有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实现无产阶级民主,同时,又只有实行无产阶级民主才能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