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列宁主义论纲:社会主义在一国数国首先胜利的思想发展

列宁主义论纲:社会主义在一国数国首先胜利的思想发展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列宁关于“社会主义能够在一国数国首先胜利”的思想提出后,随着俄国革命的实践而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和丰富的过程。例如,不少书刊迄今还在说,列宁在提出“一国胜利论”时就是指落后国家能够首先爆发社会主义革命。

列宁主义论纲:社会主义在一国数国首先胜利的思想发展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能够在一国数国首先胜利”的思想提出后,随着俄国革命的实践而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和丰富的过程。

1917年二月革命后,由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取得胜利,列宁集中回答了在俄国能不能开始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在《四月提纲》和有关的文章、报告中,列宁提出了从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方针,并且指出俄国可以先于西欧先进国家开始革命。虽然这种革命还不是直接的社会主义革命,但俄国已进入了“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状态”[14]

七月事变后,列宁思想进一步发展,开始将社会主义革命提上了日程,指出“革命无产阶级将夺取政权,开始社会主义革命”[15]。特别是在9月的《大难临头,出路何在?》一文中,列宁批驳了认为俄国革命还没有成熟到实行社会主义的地步的观点,从经济上论证了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他改变自己以往的观点,不再强调俄国是一个小农落后国家,而是强调,俄国的资本主义也成了垄断资本主义,并在战争中加速了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是历史阶梯上的一级,在这一级和叫做社会主义的那一级之间,没有任何中间级”[16]

列宁的这些论述,表明他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提出了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垄断资本主义俄国能够首先开始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当然,这时列宁仍然没有认为俄国一国能够单独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而是认为俄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序幕和第一个阶段,能否取得最初的胜利还不可夸口。就更大范围而言,只有“各国工人采取一致的革命行动”,才能保证全世界社会主义革命最有计划地开展并最有把握取得成功[17]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根据现实的经验,更加明确地肯定了十月革命前关于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俄国能够首先开始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并用工人运动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来解释这一现象。

但同时,他仍然屡次三番地强调:“社会主义革命要在一个国家内取得完全胜利是不可思议的,它至少需要几个先进国家(我们俄国还算不上先进国家)最积极的合作。”[18]“与各先进国家相比,俄国人开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把它继续到获得最终胜利,即完全组织起社会主义社会,就比较困难了。”[19]“我们并不闭目不看这件事实:我们是不能单靠自己的力量在一个国家内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20]“从全世界历史范围来看,如果我国革命始终是孤立无援的,如果其他国家不发生革命运动,那么毫无疑问,我国革命的最后胜利是没有希望的。”[21]

这种观点与1915—1916年的“一国胜利论”似乎是矛盾的。但我们认为,只要辨别清楚“胜利”的内涵,其实并不矛盾。

如前所述,列宁1915—1916年所说的“一国胜利”,主要指政治革命,这种革命意义上的胜利,随着十月革命的成功,已经由布尔什维克取得,所以列宁已把这种夺取政权意义上的胜利当作不言而喻的事实。而此时,列宁更多地使用的是“完全胜利”“彻底胜利”“最后胜利”“最终胜利”“巩固胜利”等字眼。其内涵,根据上下文辨析,主要有两种意义:

第一种是指夺取政权意义上的政治革命的巩固,就是将十月革命已经取得的胜利巩固下来,保住苏维埃政权。由于当时国内战争十分艰苦、残酷,所以列宁认为,如果没有国际无产阶级支持,俄国要巩固已取得的胜利是非常困难的。

第二种,也是最主要的意义,是指社会革命意义上的胜利,包括:(1)一国建成社会主义;(2)通过世界革命消灭国际资本主义。也就是最终解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列宁认为,这项艰巨而广泛的任务,单靠俄国一国的力量,是不能完成的。

所以,这时的列宁,既没有认为一国能够实现世界革命,也没有提出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

1920年底,随着国内战争的胜利,列宁回顾几年来的认识过程,部分地修正了原有的观点,肯定“即使全世界的社会主义革命推迟爆发,无产阶级政权和苏维埃共和国也能够存在下去”[22]。这一事实,主要是由于俄国无产阶级的顽强斗争,同时也与国际无产阶级的支持分不开。

至于社会革命意义上的一国革命,如果没有国际支持,能否单独取得胜利?1922年前,列宁虽然还没有改变以前的观点,但是附加了更多的限制。到1922年底1923年初,列宁思想终于有了新的发展。

一是从某种意义上提出了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的观点。在1923年1月的《论合作社》中,列宁指出:“国家支配着一切大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这种无产阶级和千百万小农及极小农结成了联盟,这种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得到了保证,如此等等——难道这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一切,难道这不是我们通过合作社……来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需的一切吗?这还不是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但这已是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需而且足够的一切。”[23]

既然俄国已具备建成社会主义充分而必要的条件,那么从逻辑上也就可以理解为“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了。

当然,列宁并没有直接作出这样的论断,所以我们还只能说,列宁“在某种意义上”提出了这一思想。(www.xing528.com)

二是关于世界革命的前景。在西欧先进国家爆发革命的可能性暂时变得暗淡的情况下,列宁把希望转向了东方落后国家,认为“斗争的结局归根到底取决于如下这一点:俄国、印度、中国等等构成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由于东方人民正在迅速展开解放斗争,并卷入全世界革命运动的总漩涡,所以“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是完全和绝对有保证的”[24]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列宁关于“社会主义能够在一国数国首先胜利”的思想,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总的脉络是清楚的,但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说法。对此应尊重历史,全面理解。例如,不少书刊迄今还在说,列宁在提出“一国胜利论”时就是指落后国家能够首先爆发社会主义革命。这是不符合事实的。

第二,综合不同时期的全部论述,列宁关于“社会主义能够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思想,其直接内容应该包括:

1.一国或数国的无产阶级能够首先夺取政权、巩固政权;

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先于发达国家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并开始建设社会主义;

3.在必要的政治前提下,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

第三,列宁在不同阶段从不同角度论述了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原因。归纳起来有:

1.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因而世界各国所达到的社会阶段和经济水平很不一致。只有那些具备了基本的物质条件的国家才能首先进入社会主义;

2.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相联系,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因而各国革命发展的过程及其成功的可能性是不一样的;

3.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方式具有多样性。各个国家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因素的不同,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也不一致;

4.历史发展的总规律,是以在一定阶段或形式上的特殊性为前提的。俄国革命的首先成功,是由于俄国具有许多特殊的条件,特别是一次大战造成了特殊的环境

5.由于不平衡规律在帝国主义阶段表现得特别明显,因而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特别尖锐,这就容易造成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从而为一国或数国社会主义革命的首先胜利创造良好的时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