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俄国的社会历史条件是列宁主义诞生的现实土壤,那么,俄国进入20世纪后的三次革命以及随后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就成为列宁主义直接的实践基础。
从19世纪70年代起,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俄国传播。1883年,普列汉诺夫在日内瓦组织了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1895年,列宁创建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雏形——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1898年3月,俄国各地的解放斗争协会在明斯克召开代表大会,宣告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成立。1903年7—8月,在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出现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两个派别。
随着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和工人运动的兴起,到20世纪初,俄国的革命进程赶上了西欧发达国家。1900—1903年的经济危机和1904年的日俄战争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到来。1905年1月,俄国革命爆发。10月,发生席卷全俄的政治总罢工。12月的莫斯科起义,将革命推向了最高峰。此后,革命且战且退。到1907年,斯托雷平发动“六三政变”,俄国革命结束。
俄国1905—1907年革命,就其性质和任务来说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但是与过去西欧的资产阶级革命相比,它又有许多新时代的特点。这场革命虽然没有取得胜利,但是它拉开了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序幕,结束了欧洲社会30多年的和平发展时期;它动摇了沙皇专制制度,教育和锻炼了人民群众,创造了新的经验,为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作了一次“总演习”。
1905—1907年革命失败后,俄国经过了一个短暂的革命低潮时期。到1914年,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再次激化,社会动荡不安,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从1915年起,工人运动又高涨起来,反战运动也日益发展。布尔什维克党利用战争造成的革命形势,在广大群众中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为新的革命作了充分的准备。
进入1917年1月,俄国保安局的报告曾经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人们在工厂内外举行集会,反对战争,抗议物价飞涨、供应不足;罢工风潮又起,工人要求提高工资、提供面包;一些工厂停工,因为工人宣称他们饿得干不动了,要去找吃的;各种各样的党派、协会散发鼓动性的宣言和小册子,人们举着红旗和标语横幅,唱着革命歌曲示威游行;工人手中出现了枪支和其他武器,对维持秩序的警察和部队的袭击频繁发生,抢劫商店特别是食品店、纵火、行凶这一类事件越来越多[3]。
1917年3月12日(俄历2月27日),在急剧高涨的革命形势下,工人、士兵和广大人民群众举行起义,一举推翻了延续370多年的沙皇专制制度,取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从而为在俄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有利条件。
俄国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个是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一个是工兵代表苏维埃。历史处在一个十字路口。
这时的列宁,还旅居在瑞士的苏黎世。原先他并没有预料俄国会发生革命。但俄国二月革命给他以很大震撼。按他夫人克鲁普斯卡娅的说法:“伊里奇的梦醒了。”他发现,二月革命后俄国实际上的政权缺位、空前的无政府主义、全面的社会混乱,创造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他决定回国。
在经过一番犹豫之后,列宁决定不顾政治和道德风险,借道俄国的敌国——德国返回俄国。在瑞士社会党人的帮助下,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和其他一些持国际主义立场的俄国侨民,就通过德国的条件同德国当局达成协议。据此,侨民乘坐的车厢享有治外法权,不能上下客,尽量不停靠车站,免审验护照等。这就是后来所谓“铅封的车厢”的来历,也是后来引起极大争议的一个事件[4]。
不管如何,1917年4月9日(俄历3月27日),列宁、季诺维也夫、拉狄克、卢那察尔斯基等俄国侨民乘“铅封车厢”离开瑞士,经过德国、瑞典、芬兰,于4月16日(俄历4月3日)回到彼得格勒。
布尔什维克党坚持把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夺取和掌握全国政权。但先是采取和平过渡的方针,相应地提出了“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两个策略口号。
临时政府的政策直接导致了四月事件、六月事件和七月事件,特别是在七月事件中,临时政府镇压彼得格勒和平示威的群众,随后又强令解除工人武装,捣毁《真理报》编辑部,并下令逮捕列宁、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人。
列宁避走芬兰拉兹里夫湖畔。8—9月,写出了著名著作《国家与革命》。(www.xing528.com)
9月,粉碎科尔尼洛夫叛乱之后,革命形势迅速发展。面包、和平、土地成为人民最主要的要求。
1917年10月20日(俄历10月7日),列宁乔装回到彼得格勒。
在列宁推动和领导下,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将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方针和策略,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进一步改为“全部政权归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随后又确定了武装夺取政权的方针。
1917年11月6日至8日(俄历10月24—26日),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发生。武装起义的赤卫队和革命士兵,迅速占领了首都彼得格勒的重要据点。7日晚9时40分开始,在“阿芙乐尔”巡洋舰的炮声(空炮)中,起义部队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所在地——冬宫发起进攻,于深夜占领了冬宫。
我这里注明是“空炮”。因为早在40多年前,我就专门对“‘阿芙乐尔’巡洋舰的炮声”做过考证,证明当时发射的并不是实弹,而是空炮,主要作为进攻冬宫的信号并发挥威慑作用。冬宫是一座富丽堂皇的皇宫,和它连接在一起的埃尔米塔日博物馆藏有大量无价之宝。如果实弹轰击,那将对人类文明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我的这一研究成果后被《辞海》吸收。
由于掌握了彼得格勒绝大部分武装力量,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进展顺利。整个起义过程中,只死了6人,伤50人。
与此同时,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开幕。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农民书》,正式宣告临时政府被推翻,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次日晚,大会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成立了第一届工农政府即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由此诞生。
十月革命的胜利,把俄国引向了新的历史发展之路。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人民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苏维埃政权一建立,布尔什维克党就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政权,实行初步的社会改造。从1918年3月至1920年底,又进行了近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战争期间,苏维埃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的经济政策和措施。
战争结束后,开始国民经济的恢复过程。同时,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向实行新经济政策,其目的是在经济关系的基础上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国民经济,从根本上来说,是要探索一条在小农占人口多数的国家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伴随着经济建设,布尔什维克在政权建设和党的建设上也作出了必要的努力。1922年12月,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此后直到列宁去世,苏维埃俄国的社会主义仍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
总的来说,列宁活跃于政治舞台的几十年,正是俄国历史发生根本变革的时代,也是世界历史发生根本变革的转折时期,俄国人民及其布尔什维克党的实践活动极其丰富、极其深刻。正是这波澜壮阔、错综复杂的社会实践,成了列宁主义诞生、发展并努力解决现实问题的最深厚土壤和源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