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中,老师们时常会发现一些同学存在一些不良的心理,请看下面两个案例:
案例1:学习不太好的学生在上课时坐在座位上没精打采地听课,不敢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作业不会做又不敢问别人。下课的时候,不敢与别人一起玩,经常一个人独来独往。
案例2:个别顽皮的学生在恶作剧,扮演“孙悟空”,惹得全班不得安宁,当老师到教室的时候,有的人就恶人先告状,一个男生说:“某某同学打我”,另一个男生也反过来说:“是某某同学先打我”。互相扯皮,令老师十分难解决,只有用高压手段,教室才平静下来。
以上两个案例反映出班上学生中存在着孤独、怕羞、自私、冷漠、叛逆,缺乏一种团结合作、互相尊重、积极向上的不良心理。如果让这些不良行为和心理继续发展下去,不但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为此,应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
根据上面两个案例,要改变学生的不良心理素质,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首先教师必须将过去那种居高临下、以长者自居的思想转变为与学生相处的新型平等师生关系,以心理素质和健全自身人格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正如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都不能代替教师的人格作用。”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完善的人格对学生具有吸引作用,可以使学生愿意接近教师,可以使学生乐意和老师接近,愿意和老师交流思想,为师生搭建一座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桥梁。学生一旦把教师当作值得信赖的朋友,他们就会开怀畅谈,与教师推心置腹地谈自己心事。(www.xing528.com)
(2)在游戏活动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上面两个案例中,学生存在不良的心理因素,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忽略对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所致。游戏活动是以“游戏”为中介,使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各种游戏折射出来,进而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育。游戏也可以增强他们的合群性,改善人际交往状况,培养他们竞争与合作意识的一种有效途径。
(3)营造良好班级环境,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前提
由上面的两个案例当中,可以看出班中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紧张,缺乏一种集体的和睦感,各自为私。为此,应从班中的人际关系入手,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让学生体会到班集体的温暖。
①创建良好教室环境,陶冶学生心情。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环境。良好的环境能够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加深和拓宽课堂知识,开发潜能,尤其是对个性心理的充分发展,大有裨益。
②营造一个团结向上、和睦共处的人文环境。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学生的行为规范、知识的增长、审美情趣的提高,无不受到优美、健康环境的熏陶和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