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11年工作回顾:邵阳十年春经济工作篇

2011年工作回顾:邵阳十年春经济工作篇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07.2亿元,增长13.2%,增速比全省高0.4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达到66.3亿元,增长27.8%,其中市本级财政收入达到17.4亿元,增长28.5%。工业经济快速发展。隆回荣获中国最佳民俗风情旅游名县称号,洞口县萌溪被批准为囯家级森林公园,湘窖酒业产业园被授予国家3A景区。管输天然气入邵工程和人防1206工程动工建设,人防1505工程已经建成。11个污水处理项目负荷率75%以上。专利授权550件,“

2011年工作回顾:邵阳十年春经济工作篇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上下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四化两型”战略部署,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后发赶超,实现富民强市,圆满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推进结构调整,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07.2亿元,增长13.2%,增速比全省高0.4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23.8∶38.1∶38.1调整为23.4∶40.2∶36.4。财政收入达到66.3亿元,增长27.8%,其中市本级财政收入达到17.4亿元,增长28.5%。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1116.2亿元、贷款余额达到425.4亿元,分别增长17.7%、22.1%。保费收入达到34.3亿元,增长13.9%。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294.1亿元,增长22.0%,增速比全省高2.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位。建材、食品、机械冶金能源、医药化工、造纸、纺织八大优势产业增势强劲,其中建材、食品和机械三大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分别达到154亿元、150亿元和130亿元。“能源城、汽车城和美酒城”初具雏形。宝庆电厂一期工程竣工发电。三一湖汽产业园一期工程部分竣工投产。湘窖酒业二期工程1万吨浓香型酿酒车间正式出酒。邵阳纺机退城入园整体搬迁抓紧进行。九兴鞋业落户宝庆科技工业园。南山风电一期工程竣工发电。立得皮革、湘中制药、玉新药业等企业新基地基本建成。企业改制平稳推进。全市新增规模工业企业55家,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330家。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520亿元,增长45%。农业经济稳步增长。农林牧渔增加值达到217.6亿元,增长3.7%。粮食播种面积795.6万亩,总产310.8万吨,连续8年增产丰收。袁隆平院士的超级杂交水稻隆回试验,创造了亩产926.6公斤的记录。橘橙、果蔬、烟叶、药材和生猪肉牛山羊、水产等种植业养殖业都有较大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4017家,其中规模企业312家,新增16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510个。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达到248个。造林27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7.6%。建成户用沼气池11667口、大中型沼气工程7处。推广各类农机具6万台(套)。新农村办点示范和连片建设成效显著,打造示范村209个、示范片44个。商贸旅游活力增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8.5亿元,增长18%,增速比全省高0.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活动扎实推进,销售家电下乡产品60万台,家电以旧换新16.5万台。加强市场监管,物价基本稳定。邵东县廉桥药材市场被评为全国物流先进单位。全年引进外资达到1.4亿美元、增长27.9%,利用内资达到422.9亿元、增长16.4%,实现进出口总额达到3.9亿美元、增长32.8%。新批境外投资企业33家,为年计划的254%,新增境外投资企业数和境外投资企业总数均居全省首位。隆回荣获中国最佳民俗风情旅游名县称号,洞口县萌溪被批准为囯家级森林公园,湘窖酒业产业园被授予国家3A景区。武冈市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新宁县建成湖南旅游强县。全年实现旅游收入80亿元,增长45.6%。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27亿元,增长13.1%,增速比全省高1.1个百分点。

强化项目建设,基础条件不断完善。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2.1亿元,增长35.2%,增速比全省高7.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五位。实施重点工程124个,其中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62个。交通建设方面。洞新、娄新、邵安、邵坪、包茂5条高速公路建设进度加快。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完成投资11亿元,完成项目8个、154公里,为省定目标的136%。建成农村公路1444.6公里,其中县乡道352.2公里、通畅工程1092.4公里,分别为省定目标的167.7%、109%。建成了一批县、乡、村客运车站。娄邵铁路扩改工程和沪昆高速铁路新建工程进展顺利,邵阳武冈机场新建工程和邵东机场改建工程前期工作步伐加快。水利建设方面。44座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全部完成,89座小一型与89座小二型病险水库治理正在组织施工。7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全面启动。衡邵干旱走廊综合治理前期工作抓紧进行。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64处,解决38.3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能源建设方面。新一轮农网改造启动,完成电网投资10亿元,为“十一五”期间年均水平的4倍。新建扩建变电站28座。雪峰山2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签约。

推进扩容提质,城镇面貌明显改观。城乡规划更加完善。城乡一体化建设进入新阶段,村庄布局规划全面启动,建制镇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县城详细规划覆盖率提高到76%。中心城市变化较大。西湖南路、东大路、东塔路、双拥路、敏州中路、建设南路延伸段和魏源广场等实现了高标准改造,学院路扩改工程强力推进,大祥路、财神路、桂花路、雪峰南路、新华路南段竣工通车,西苑生态公园和爱莲池公园启动主广场建设,时代公园和蔡锷广场即将建成。行政中心建设前期工程扎实推进。管输天然气入邵工程和人防1206工程动工建设,人防1505工程已经建成。11个污水处理项目负荷率75%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以上。中心城区新增建设用地3860亩,建成区面积达到57平方公里。城市管理继续加强。开展“五城同创”,整治市容环卫秩序收到较好效果。主干道亮化率100%,重要临街建筑全部安装霓虹灯,10层以上高层建筑和标志性建筑大都装配了发光二极管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5.2平方米。县城和中心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4.1%。

扩大公共投入,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各类教育协调并进。“普九”成果巩固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三率”全部达标。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民办教育繁荣兴旺。大中专院校建设获得新发展,邵阳学院“申硕”成功。完成学校建设项目712个,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市区祥凤学校即将竣工。科技创新步伐加快。产学研结合日益紧密,130多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3家企业纳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67个项目列入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专利授权550件,“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通过国家验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30亿元,增长33%。文化事业不断进步。“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正式启动。乡镇文化站101个建设项目全部完成。农家书屋达到3935个,覆盖全市行政村的71%。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400多个基层群众文娱团队成为社区文化亮点。城步吊龙、武冈丝弦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化体制改革加速推进。文化市场整治力度加大,文化监管工作被评为全国先进。全市广播和电视混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78.2%和92.2%。中国君子文化产业园项目启动。全市文化产业收入达到26亿多元,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公共卫生服务加强。改造了一批县乡医院。基本药物制度全面覆盖。重大疫病防控工作扎实开展。新农合“普惠安全”工程和“双十”便民惠民行动深得群众好评。体育运动蓬勃发展。成功承办了国家和省里赛事5项,参加国家级比赛获3金6银7铜的优异成绩。与此同时,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水平提高。人口计生工作继续保持全省先进。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86.7%,提高4.5个百分点;出生人口性别比117.2,下降近1个百分点。耕地保护基本国策和资源节约优先战略进一步落实,新增耕地9965亩,连续十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维护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连续四年全省先进。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城乡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整治污染力度进一步加大,取缔关闭高污染和高能耗企业63家,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11%,年度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重视民生民利,群众生活逐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578元,增长15.1%,增速比全省高1.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位,增速为我市1995年以来连续16年之最。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73元,增长16.3%,增速为我市1997年以来连续14年之最。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发放各类惠农补贴10亿元,落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1.8亿元。突出民生价格监管,发放低收入困难群体价格临时补贴2365万元。省定和市定实事工程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就业服务不断加强。新增城镇就业4.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9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万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援助达到100%。小微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0.1%,实行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达到1340家。建成了一批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基地和见习基地。社会保障更加完善。新增企业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0.5万人,新增农村养老190万人,完成各类社保基金征缴25.7亿元,发放社保基金38亿元,受益群众98.8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603.9万人,参合率97.4%。5个县市纳入第三批新农保试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失地农民社会保险试点启动。城乡低保对象分别达到13.6万人和33.7万人。新建和改扩建敬老院15所,新增集中供养五保对象773人。完成农村危房、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14023户、3819户。救助城乡贫困群众30.7万人次,发放救助金5462.4万元。大山岭陵园竣工使用,殡葬改革初显成效。烈士陵园已经建成。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制度改革稳步推行,保障性住房建设超额完成任务,新增廉租房8657套、43.2万平方米,新增公租房1138套、6.8万平方米,改造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63.2万平方米,发放廉租住房补贴3304万元。住房公积金覆盖23.9万人,发放个人住房贷款21亿元,8.6万人使用住房公积金改善了住房条件。扶贫开发扎实推进。争取财政扶贫资金1.6亿多元、贴息贷款资金5亿多元,直接帮扶9.6万人脱贫致富。8个县市列入国家武陵山集中连片扶贫攻坚重点县,邵东县和三区列为国家武陵山集中连片扶贫攻坚重点县政策比照县区。全省唯一的农民培训基地落户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完成投资5.8亿元,建设土地治理项目区16个,实施产业化经营项目28个。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大力开展“清网行动”,网上逃犯“清网率”全省第一。坚持从严治邵,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社会治安秩序持续稳定。努力化解矛盾纠纷,信访工作连续七年被评为全省先进。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较好维护。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防控。突发应急得到事件妥善处置。加强安全监管,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www.xing528.com)

改进管理服务,政府建设得到加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认真办理行政复议案件,清理和取消行政许可项目321项,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23项,修改和废止规范性文件63件。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注意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15件和政协委员提案345件,满意率均达99%。深化政务公开,发展环境优化。电子政务和电子监察系统建成运行。“五五”普法任务圆满完成。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政风建设取得新成效。

与此同时,统计、工商、质监、市志、档案、贸促、移民、人事编制、民族宗教、外事侨务、邮政通讯、气象水文、防震减灾、无线电管理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权益得到较好保障,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文联、科协、社科联、红十字会等群团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国家安全、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拥军优属、民兵预备役工作不断进步。

各位代表,上述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市人大、市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离不开800万邵阳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企业家,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邵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所有参与、支持与关心邵阳发展的投资者、建设者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政府工作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发展不快的问题仍然突出。邵阳在全省“人口总量居前、发展水平居后”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尽管我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07.2亿元,但仍处于全省中等偏下位置,不足全省总量的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41%。其次,财政困难的问题仍然突出。骨干财源企业不多,人均财政收入不足全省的四分之一,财政收支矛盾没有明显缓解。再则,环境不优的问题仍然突出。少数单位和政府工作人员执行能力、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釆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