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既是一个地方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也是一个地方形象力和软实力的重要标志。邵阳作为千古名城,文化底蕴深厚。因此,不断推动文化建设,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不断繁荣文化事业。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扶持力度,抓好公共性服务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市县乡村四级文化网络,继续开展农村电影放映和免费送戏下乡活动,切实解决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等问题。中心城区要抓紧建设五一文化广场、青少年和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市博物馆和文化艺术中心。五年内建成乡镇文化站212个,改建县文化馆、图书馆24个,做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繁荣地方文艺创作,推动祁剧、花鼓戏等地方戏曲的继承和创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设文化产业基地。拓展特色文化品牌,发展演艺、音像、娱乐、文化创意、数字传输等文化产业。引进客商建设集电视文化、体育公园、娱乐休闲、高档住宅为一体的宝庆文体产业园。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和“户户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体育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争取动工兴建邵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大专院校围绕产业发展办学,建立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加强科技孵化中心建设,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支持邵阳纺机技术中心、维克液压研发中心、省瓜类研究所种苗中心、湘中制药药物研究所、邵阳学院材料研究所等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的发展,组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和科技富民强县计划,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技术市场建设,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强化人才是生产力第一要素的观念,突出抓好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到2012年全市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家,高新技术产品达到70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50亿元,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www.xing528.com)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构建新型和谐人际关系。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和反盗版专项行动,加强文化市场的整治和规范管理。广泛开展和谐城市、和谐村镇、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努力形成人人促和谐的良好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