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信任的目的是增进彼此的关系,同时有助于目标或任务的完成。这两个条件均能满足,则可以基本认定这是健康的关系;两个条件只能满足其中一个,是不太健康的关系;两个条件都不能满足,则是失败的关系。
这里的关系指的是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在互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亲密度的距离。它反映了彼此在满足对方需求方面的满意程度。
因此,关系是一种自身形象的映照(从与他人的关系中往往可以看到自身的地位与现实状况),关系是一种彼此依赖的依据,关系是彼此心理满足和利益交换的基础,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某种性质的联系。
一个能与他人建立良好、健康关系的人,往往有较强的幸福感,心理、生理也更加健康。我们举一个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常见关系的例子:婚姻关系。很多人将爱情等同于婚姻,因无法解释其中产生的诸多矛盾而心生困惑,使得爱情关系与婚姻关系都充满了焦虑或失望。其实,爱情是感性因素(无我状态/融合状态),婚姻是理性因素(契约关系/合作关系)。将两者的特性混淆,就会产生冲突、矛盾、失落、失望。如果夫妻双方能识别两者的区别,并处理好两者关系,那么对爱情关系与婚姻关系的满意度与幸福感就会大大增强,爱情关系与婚姻关系也会更为持久。
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需要秉承四个原则:平等原则、包容原则、互利原则、信用原则。
中西方看待关系的观点是有差异的。
英文的“关系”一词是“Relationship”,关联性,指人与人之间因某事而产生的相互联系,在人际导向与任务导向中更倾向于后者。比如西方人在孩子出生后,父子关系、母子关系更多的是基于养育与被养育的关系,但彼此之间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不存在隶属关系(包括心理上的隶属关系),所以孩子成人以后就会离开家庭独立生活。再如A与B因为入职同一家公司,那么彼此因为共事而产生了同事关系,一旦某一人离职,两者继续联系的可能性就大为降低,甚至可能终生不再联系。
中文的“关系”在人际导向与任务导向中更倾向于前者,更像是一种依赖关系。它一般不指向或很少指向具体的事物或任务,并不是为了要完成某个特定任务而形成的关系。比如东方人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并不会因为孩子成人而终止,有些“啃老族”会一直依赖父母生活而啃到四五十岁。孩子即使60岁了,在90岁父母的眼里仍然是孩子,而非平等关系的人。某种程度上讲,他们之间在心理上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隶属关系、依恋关系。再如A与B即使是同事,在一方离职后,相较于西方人,他们之间会有更多的互动,因为未来可能还会用得上对方。
这种并不是为了要完成某个特定任务而形成的关系,导致人们甚至仅仅是为了关系而营造关系,所谓仁、义等都是为了说明彼此之间的某种关系。因为不是为了要完成某个特定任务而形成的关系,所以这种关系要拉、要搞、要套、要走、要跑,即拉关系、搞关系、套关系等。至于为什么要拉、要搞、要套,西方人搞不太清楚,也不太理解。因此,这种有别于“Relationship”的关系被西方人标注为“Guanxi”一词(同汉语拼音),并被收录于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牛津英语词典》中。(www.xing528.com)
有些人认为,拉关系、搞关系的最终目的其实还是利益,只不过这个利益目标有时候比较明确,有时候不太明确(我要搞关系的这个人未来不知道啥时候能用得上,但应该能用得上,所以先拉一拉、搞一搞)。当然,如果不太明确的话,也有可能这个关系将来永远用不上,那就是一个比较失败的“情感投资”“时间投资”甚至“金钱投资”。为了掩盖利益目标,有些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别谈钱,谈钱伤感情”。
“Guanxi”更加感性一些,感觉上更有人情味儿;“Relationship”更理性、更现实一些、更直接!但“Guanxi”的弊端是:比较虚伪、非理性、人身依附、心理依赖、不独立,或人情第一、规则第二等。
无论中西方对关系的看法如何,其实我们都希望沟通的双方能够通过彼此的人际互动营造、建立起一个良性的、健康的人际关系,即前面提到的“既增进彼此的关系,同时有助于目标或任务的完成”。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则可以基本认定这是健康的关系!
不可否认,社会的发展令人类的信任关系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科技的发展令人类的迁徙更加容易,人类社会已由熟人社会逐步转向陌生人社会,一个人在一个地方久居至老的情形正在被改变,越来越多的陌生人出现在我们身边。对利益与欲望的追逐令很多商业行为变得更加急功近利、利欲熏心而置基本道德于不顾,“地沟油”“毒奶粉”“毒大米”“假疫苗”等造假害人事件层出不穷,屡次冲击人类心灵能够承受的底线。一些社会机构的调研显示,人际间的彼此信任度近年来都在呈现下降趋势,比如美国有研究报告指出:只有40%的员工相信他们的上司在交流中是诚实的,这也就是说10个人里就有6个人认为他们的上司是不诚实的。
不光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在加剧,人与自然的信任危机同样不容乐观;大自然从来未像今天一样用其特有的方式越来越频繁地警告人类它对人类的不信任:南极告急、北极告急、珠峰告急、海洋告急……
人与自然的危机、人与人的危机,其实都是人心的危机、人性的危机。我们只有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寻找解药,才能治愈彼此与自然的信任危机。
信任危机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消失过,但如水的信任也从未消失过。这也是人类社会能够发展到今天的原因之一。只要信任,就会有风险。所有的信任危机都是做出重大信任调整的关键时刻:要么彼此调整为敌人,要么彼此调整为朋友。每一次角色的调整,都是一段新关系的开始。
那么,如何开始呢?奥黛丽·赫本在影片《窈窕淑女》中所扮演的卖花女伊莉莎曾对追求她的年轻绅士弗雷迪说:“别说什么天上明亮的星星,如果你爱我,就让我看到你的爱!”是的,行动,只有行动,才是解决信任危机的关键所在!如果我们想增进彼此的信任与关系,那么就从我们和对方的每一个行为、每一个意愿的果敢表达开始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