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是基于自己的标准或假设而对他人行为或某事件做出的一种论断,即通过自己背包里的某一标尺,将他人行为或事件与该标尺核对后所做出的论断。在本书第一章中,我们曾指出过:“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人曾有过完全相同的经历或认知。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包括我们的年龄、性别、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受教育程度、生活习惯、当下的情绪、情感、职业、看问题角度、种族、文化背景、信仰、价值观等,所有这些区别我们彼此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统称为隐形的背包。”
背包在FITA反应过程中是属于影响/感受和思考的。即使我们所看到的事实是一样的,但由于影响/感受和思考不同,因而我们最终采取的行为也有可能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在认可事实的基础上(这一点很重要,即事实需要核对,因为没有核对的事实,就如同盲人摸象,每个人的信息都是片面的、碎片化的),通过沟通交流,核对彼此的背包,看看能否在行动上达成共识。
在沟通的过程中,判断对人际关系的损害是很大的。爱是人际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关系。下面我们就以爱作为示例,来说明一下判断是如何损害这一重要的人际关系的。
常见的判断如“你不爱我了吗”“你怎么能这样”“你太自私了”“我不允许你用这种方式对待我”等。
对上面的例子,分析如下:
“你不爱我了吗”指的是以“自己”对爱的标准的理解而对他人行为的一种论断。但“自己”的爱的标准(比如“你每天必须给我一个亲吻”或“你每天必须按时回家”等),是基于“自己”对爱的理解或“自己”的价值观设定的,它未必是真实的、正确的或被对方认可的。也就是说,对方的行为可能违背了“自己”的标准,但未必违背了公众或对方的标准。
“你怎么能这样”,意为“你不可以这样”,同样是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的。对方可不可以这样,实际上有多种标准衡量,即对方的行为未必违背了公众或对方的标准。比如说,“你不可以以这种冷漠的口气和我说话”,也许对方未必认为这种口气是冷漠的口气。
出现以上判断的原因在于我们习惯于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对方行为,这种单向标准往往未必是真实、正确和被对方认可的。因而,这种判断很容易被对方否认或质疑,表现形式就是反问或争吵,如“你凭什么说我不爱你了”“我这样怎么了”“我怎么就自私了”“我哪种方式对待你了?我这种方式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吗”等。不满、误解、抗拒、冲突因此而发生,爱的关系也因此受到损害!
归根结底,是由于双方的背包、标准不同,导致了看法、观点各异,从而引发矛盾、冲突。
在生活与工作中的其他事例也大同小异,如小张认为小李工作不负责任(判断);小李认为小张要求过高、吹毛求疵(判断);小王认为小赵不靠谱,说话不算数(判断);小赵认为小王教条死板,缺乏灵活性(判断)。龃龉、矛盾,都是由于上述原因导致的。
除了以“自己”的标准来判断对方行为容易导致对方的反感、反对或质疑外,另外一种判断的依据——假设,就更为荒谬。
假设是依据自己看到的所谓的事实,结合自己对该事实的理解,而产生的一种判断。假设的常见形式是“我以为”!
比如,“我”看到同事小王提着礼品进入老板的办公室,“我”的判断就可能是“小王去拍马屁了”。又如,“我”看到男朋友去见了一个女生,“我”的判断就可能是“他对我不忠,和其他女生幽会”。
第一个例子中,“我”看到的事实是:小王提着礼品进入老板办公室。这个事实有问题吗?没有,但可能有问题的是后边的判断,即“小王去拍马屁了”,因为它是基于“我”对这种行为的理解、猜测,未必是真实的情况。这就是假设性判断。当“我”后来了解到那是老板委托小王出去买的礼品,或客户送老板的礼品后,“我”可能会抱歉地对小王或对自己说:“哦,‘我以为’小王是去拍马屁了,真是不好意思!”
第二个例子中,“我”看到的事实是:男朋友去见了一个女生。同样,这个事实没有问题,问题是后边“我”的基于自己理解和猜测的判断,即“他对我不忠,和其他女生幽会”。这就是假设性判断。当“我”知道那个女生是男朋友的妹妹,或男朋友只是去还借来的书以后,“我”可能会抱歉地对男朋友或对自己说:“哦,‘我以为’你是另有所爱了,真是抱歉!”
在这两个例子中,典型的假设性判断形式就是“我以为”。所以在人际互动中,要有意识地去除“我以为”,不要想当然地以为或假设某种现象或行为,要与对方确认这是否是真实的情况,还是虚假的、杜撰的、以为的情况。
“我以为”这种假设性判断同样会对人际关系造成损害,因为它未必就是真实的、正确的或被对方认可的。
17世纪佛兰德斯(1)画家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创作的一幅著名作品《西门与佩罗》(Cimon en Pero)被挂在波多黎各国家美术博物馆门口,如图6-1所示。画中一位年轻的女性袒露着胸部,而一位衣衫不整的老人正吮吸着她的乳头。很多首次进入博物馆的人看到这幅画都表现出惊讶、难以理解甚至嘲讽的表情,但知道这幅画背后故事的人大多会肃然起敬,甚至感动落泪。
“西门与佩罗”的故事又被称作是“罗马善举”(Roman Charity),其内容取材于罗马帝国时代:一个被判死刑的基督徒西门在狱中挨饿,他的女儿佩罗来到狱中探望父亲,并偷偷以自己的乳汁喂他。佩罗的行为被狱卒发现并被报告当局。她的无私举动打动了当权者,西门最终被释放。几个世纪以来,许多著名的欧洲画家都以该故事为题材,创作了许多油画,故事宣扬的博爱与利他精神也感动了无数人。(www.xing528.com)
然而,初次看到画作的人与了解背景故事的人对画作的感受与判断完全不同。我们经常说眼见为实,而这幅画作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眼见未必是实!即使是我们亲眼所见,也需要通过大量的信息收集、比对与核对,方能看到事物的大致轮廓!
图6-1 油画《西门与佩罗》
在所有影响我们判断的背包中,价值观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事物的标尺。价值观引导着我们生活的方向,价值观指导着我们日常的行为举动。
价值观不同,人们彼此的行为选择亦不相同。比如我们看到一个倒在马路边上的老人,有着“救人于危难”价值观的人会选择上前帮助老人;有着“安全第一”价值观的人会选择报警或其他谨慎的救助措施以避免被讹诈;有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价值观的人则会选择悄然离去。
我们通常会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评判他人的价值观对错,或他人的价值观指导下的行为的对错。这就导致一个现象,即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与“我”价值观相同或相近的人,就是朋友或好人;反之,就是敌人或坏人。然而,我们要知道,世界之大,大而无边。各色人等,各种价值观,想要统一,难上加难。如果我们的价值观是非黑即白,那么可以想见,我们身边的朋友将会非常之少,与我们打交道的人也会经常与我们发生矛盾和冲突!因此,尊重价值观的多样化、行为的多样化,将是人生必修的课程!
这是前面我们所提到的具有同理心的条件之一,也是创造彼此尊重的人际关系环境的要素之一。
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我们放弃自己的价值观。我们所秉持的那些指导我们人生方向的重大的价值观,是一定要保留的。如何选择其他价值观,或如何与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交往,往往取决于我们对自己的人生目标的追求程度。不必以价值观作为我们的交友准则,但需要坚守基本的做人的原则与底线,比如善良、爱人(爱他人)、平等等。
还有一点也请大家知晓:价值观并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时间、空间、环境和个人情况的改变而改变。空间与环境的改变,如我们到国外留学、工作或移民到异域生活,这是属于外力(他人与我们的互动而产生)的影响;个人情况的改变,如我们通过看书学习或某个突发事件激发了我们的思想,令我们价值观发生改变,这是属于内力(自我与自我的互动而产生)的影响。
还有两个会导致判断差异的因素。
第一是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我们通常会以自己的动机来解释自己的行为,而以他人的行为来判断他人的动机。比如“我”向领导汇报了同事小丽经常利用上班时间在网上购物的事情,“我”的动机是为了她好、为了部门好、为了公司好,因而“我”的行为是合理的、善意的、应该被理解的;如果反过来是小丽向领导汇报了“我”经常利用上班时间在网上购物,那么她的动机一定是为了陷害“我”、嫉妒“我”、想整“我”,因而她的行为是不合理的、恶意的、难以理喻的。
了解这个差异有助于我们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即每当我们要做出一个针对某人的动作或行为时,要想一想对方会怎么想、怎么认为、怎么看,他会不会接受、理解,会不会引发对方误解;同理,当他人做出某个针对我们的动作或行为时,要想一想他为何要这么做,其初衷、动机是为了我们好还是相反,有没有证据证明他这么做不是为了我们好。
也就是说,不要轻易地以对方的行为来判断对方的动机。因为对方的无心之话、无意之举,有可能并无恶意或特殊目的。如果单纯地仅凭对方行为而非真凭实据去评判他人意图或动机,则非常有可能是错误的。《列子》中的一个故事“疑邻盗斧”(2)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是成败与内外部因素的关系:我们通常会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身的努力,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环境的限制;将他人的成功归因于环境的有利,将他人的失败归咎于其自身的懒惰。比如“我”获得了领导的表扬,那是由于“我”工作努力;小孙获得领导表扬,则很有可能是因为她与领导关系不错,领导照顾她。“我”学习成绩不好,是因为父母的遗传基因就很一般,而且邻居每晚都很吵,“我”很难静下心来学习;小方学习成绩不好,肯定是因为他不够努力。“我”没有成功,是因为“我”没有一个像比尔·盖茨一样的老爸;小李成功了,是因为他的爸爸能帮他搞定很多事情。
了解这个规律,有助于我们对成败原因和事物变化做出客观、理性的分析。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任何事物的发展与变化都会遵循这样一个哲学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谓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苍蝇不叮无缝蛋等,说的都是这个意思。因而,对每一个个体的成功与失败,我们都要抱着客观而理性的态度去分析,不能因为个体差异而区别看待。
小结一下:在人际互动中,判断对人际关系的损害是很大的。所以,要减少判断,慎重判断。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①去除或重新评估自己的标准/假设;②与对方或第三方核对事实(是真实的情况还是虚假的情况);③找到双方共同认可的衡量标准;④修正(自己的或对方的)行为。
在上述表述中,有一点需要说明:如果行为没有触犯法律,或重大道德标准(指当地、本民族文化所公认的重大道德标准),则只有不当的行为,没有不对的行为!
不对的行为有法律和道德去约束;对于不当的行为,我们可能会去约束,但更多的情形是我们没有权力约束的,我们只能去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在本书中所学到的人际互动技巧或外界力量、环境力量来施加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