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今年经济工作,事关“十四五”整体发展,事关建设现代化新零陵战略全局。全区上下要打好开局“主动仗”、跑出起步“加速度”,确保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突出抓好七项重点任务:
1.聚焦“三个高地”,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区委八届十次全会对此已作了全面部署,相应提出“七大工程”“七大计划”等具体抓手,要认真抓好落实。要在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上找准切入点。坚持把先进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选择,突出“建园区、强龙头、聚集群”,为全省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做出零陵贡献。建园区,就是以创建省级高新园区为目标,举全区之力建好永州电子信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扩量提质河西工业园,新建标准厂房40万平方米,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新材料基地,用三到五年时间,致力把这三个园区打造成“三个百亿产业园”;强龙头,就是抓好企业“入规、升高、上市、扩面”,做大做强时代阳光、鑫城、德福隆、伍子醉等龙头企业,全力支持时代阳光上市,新增一批“小巨人”企业,壮大经济总量,全年新增入统规模工业企业10家;聚集群,就是聚焦“6+1”产业链,“一链一策”出台三年行动计划,支持每条产业链启动创建“一个省级产业基地、一个省级产品品牌和一个省级企业创新研发平台”,推动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打造产业集群。要在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上找准突破点,以打造科教创新引领区为目标、以建设区域创新型城市为抓手,在技术、人才、平台“三大制高点”上寻求突破,为全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创造零陵成果。在技术制高点上,实施创新主体增量提质计划,主动对接省、市科技行动计划,支持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拓展与粤港澳、长三角等创新资源富集地区的科技交流合作,探索园区攻坚、“科技飞地”等异地合作模式,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在人才制高点上,大力实施潇湘人才零陵行动计划,持续细化落实“六大人才工程”重点任务,培育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和基础研究人才,打造人才高地;在平台制高点上,依托湖南科技学院等区内高校集聚优势,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国家、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完成园区创新创业大厦创新平台建设,做好整合文章,形成集成效应。全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家,转化各类科技成果5项以上。要在打造改革开放高地上找准着力点。以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抓手,做足改、融、引、优“四篇文章”,为全省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贡献零陵力量。要创新引领“改”,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对标中央、省、市决策部署,重点推进“放管服”、投融资体制、城乡融合、农村“三变”、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市域社会治理等关键领域改革,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零陵模式。要积极主动“融”,积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加强产业承接对接,推动优势产能走出去,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供应基地。要千方百计“引”,突出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全年力争引进产业项目30个以上、亿元项目15个以上,其中“三类500强”项目3个,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以上,到位内资增长12%以上。要多措并举“优”。深入开展“营商环境优化年”活动,牢固树立“无事不扰、有求必应、靠前服务”的服务理念,深化区级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开展“惠企暖企”行动,坚决兑现减税降费优惠政策,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每年评选表彰一批龙头企业、纳税大户、领军企业家,激发市场和企业家蕴藏的活力。
2.聚焦乡村振兴,全力以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区乡村三级书记主抓“三农”工作,以乡村振兴为统揽,持续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致力打造精品农业先行区。要坚决扛牢稳粮责任。始终心系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制止耕地“抛荒化”,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持续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推进邮亭圩—菱角塘—凼底连片水稻制种基地建设,促进稳面积、稳产量、提品质,确保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85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36万吨左右。要大力发展精品农业。全力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需求,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基础,按照“一乡一特、一村一基地、一村一带头人”产业发展模式,做大做强“两茶一柑一蔬”优势主导产业,稳定提升现有生猪产能,全力建设“一区一基地”,培育一批“永州之野”农业公用子品牌,打造农业农村“百千万”工程和“六大强农”行动升级版。力争粤港澳大湾区生产基地新认定5个、提质改造10个。要全域打造美丽乡村。深入实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提质、乡风文明提升、乡村治理提效“四大行动计划”,深入推进“一城两翼三片多示范”建设。统筹做好村庄规划、乡村风貌、乡村物流、通信网络、农村改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持续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完善村庄保洁、农村饮水长效运行管护体系,着力解决部分乡村“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等问题,扎实推进全域综合整治(珠山)试点项目建设,创建一批具有古城特色、“五美”融合的乡村振兴示范村、示范镇、示范片。创建省市区美丽乡村6个以上、秀美村庄10个。要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稳妥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有序推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重点扶持农村电商、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现代农庄、扶贫车间等开发建设,为工商资本下乡、大学生回乡、农民工返乡拓展创业就业空间。健全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要着力巩固脱贫成果。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挡,政策不留空白。严格落实五年过渡期和“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做好困难群体兜底保障,确保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发展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培养和留住有现代素质的新型农民。
3.聚焦扩大内需,全力以赴构建新发展格局。扩大内需,既是当前应对疫情冲击的需要,也是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要以更大力度刺激消费潜力。加快实施消费升级行动,持续推进商贸流通“百十工程”和“优供促销”,提档升级汽车、住房、家居等传统消费,提质扩容信息、健康、家政、养老等服务消费,统筹推进线上线下、城乡消费融合发展,重点依托零陵古城、潇湘汽车城、春天广场、红星美凯龙等城市综合体、特色商业街,活跃城市商圈人气,提升城市消费热度,新培育限上企业10家以上。要以更实举措促进有效投资。大力实施扩投资专项行动,紧跟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动向,持续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聚焦先进制造业、基础设施短板、民生建设、乡村振兴“四大领域”,进一步拓展招商引资、政府投资、民间筹资、直接融资“四种渠道”,重点抓好零陵古城、永州电子信息产业园、滨江新城康养综合体、永零高速、何仙观水库等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规划建设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工程。全年铺排重点项目160个以上,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重大前期项目30个,总投资300亿元以上。要以更高标准补齐物流短板。着力实施运能提升行动,抢抓永州建设国家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战略机遇,积极谋划物流互通建设,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软硬件建设,完善优化冷链、配送投递等物流基础设施,重点抓好中国物流永州智慧物流产业园、安能物流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
4.聚焦文旅名城,全力以赴推进文生旅融合发展。把文生旅融合发展作为“十四五”时期转型发展的“一号工程”来抓,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大力实施“旅游+”工程,促进文生旅和合共生、“诗”和“远方”珠联璧合。要以全域的视野加快景区建设,紧密围绕打响“千年打卡胜地”主题品牌,按照“城景共享、城乡共建、山水共美、文旅共生”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古色、绿色、红色资源优势,持续打造“进城、下乡、入水”全域旅游格局,加快推进“一城、一山、两带、多点”提质升级,启动零陵古城D地块、朝阳岩公园主题乐园、怀素公园提质建设。加快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生态田园、运动康养、民俗体验、文化研学等特色载体,集中资源打造古城古韵风采线、古村遗韵风情线、潇湘水韵风光线、红色红韵风行线4条精品旅游线路,培育一批“网红打卡地”,力争将零陵打造成为处处可游、人人乐游、时时宜游的全域旅游目的地。要以全程的配套提升服务水平,紧密围绕“吃住行游娱购”旅游要素,突出抓好游客服务集散中心、人何复线、桃江停车场、旅游厕所、旅游标识牌、5星级酒店、文旅综合体、特色民宿、智慧旅游平台等配套,力争开通城区连接A级景区旅游专线和潇水旅游航线。大力发展“夜演、夜跑、夜文、夜市、夜舞、夜秀、夜书、夜读、夜食、夜影”等业态,持续打响“零陵夜宴”品牌,提升旅游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全力让游客“来得了、住得下、留得住、玩得好”。要以全面的推介加速旅游升温,紧密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客源市场,全面融入桂林、衡山、崀山旅游“金三角”,全面落实全域旅游奖励扶持政策,积极参与旅游宣传推介会,加强与旅行社对接合作,加大专业旅游人才培养,加快文创产品研发,促进旅游消费。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做大做优“零陵夜宴”“柳宗元文化旅游节”“怀素书法艺术节”“民俗庙会”等一批文旅品牌,努力让文化活起来,让美景靓起来,让旅游旺起来,力争实现全年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增长10%以上,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后花园。(www.xing528.com)
5.聚焦新型城镇化,全力以赴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围绕“一核三带三园”区域经济格局,大力实施融城联城战略,推动城乡一体融合发展。打造城市新核,按照“北联、东扩、西进、南改”思路,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城北,要在“联”字上下功夫,聚焦滨江新城主战场,深入推进基础设施连城、高端产业连城、公共服务连城,加快潇湘汽车城扩容提质,全力推进滨江新城康养综合体、智慧物流产业园、滨江新城路网建设,打通萍洲东路延伸段、萍阳北路延伸段、古城路、萍洲大桥匝道等“断头路”,加速融入全市“一核两轴三圈”布局;城东,要在“拓”字上下功夫,以阳明大道为轴,着力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加大道路两旁片区开发,开工建设环球港文旅综合体、“吾悦广场”,打造以总部经济、商务会展、休闲康养为主的商业经济新区;城南,要在“改”字上下功夫,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古街古巷保护修缮,加大老旧小区改造,整治提升街区空间布局、道路交通、消防安全、文化色彩,打造格局完整、配套完善、人文美好的历史文化街区;城西,要在“融”字上下功夫,依托区域铁路、高速、水运交通优势,加大河西工业园、火车站、朝阳大道片区开发,推动路网融通、产业融合、产城融合,打造工业新城、城市新区的典范。提升城市品质,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总揽,深入开展城市质韵、城市经营、城市管理、城市文明“四大提质”工程,加强城市风貌和色彩设计,有序推进“一河两岸多节点”绿化、美化提质,深化“双违”整治,大力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资源的开发经营,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大力治脏、治乱、治堵、治差,规划建设一批菜市场、放心早餐、夜市等便民服务场所,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品质、社会文化品质、生态环境品质、公共服务品质、居民生活品质同步提升。推进城乡融合,突出产业联动,按照“核心带动、梯度联动、城乡互动”的发展方针,着力培育G207、G322、永连公路三条区域经济发展带,即,G207沿线发展以“永州之野”为主题的文生旅融合产业示范带,G322沿线发展以锰系新材料及电子信息、现代农业、商贸物流为主导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带,永连公路沿线发展以智慧物流、观光农业为主线的产业示范带。突出基础融通,全面推进路网、水网、气网、电网、净网、光网“六网”建设,重点抓好永零高速、零道高速、何仙观水库、永邵长输管线、5G新基建、诸葛庙垃圾填埋场等一批重大项目,加速推进五个城乡一体化工程扩面提质,促进城乡互联互通、一体发展。建设名镇名村,注重生态立镇、产业兴镇、文化强镇,大力实施城镇“五个一”工程,推动“三场四位”向镇区延伸,加快推进珠山产业重镇、富家桥文生旅小镇、黄田铺书香教育小镇、邮亭圩生态农业强镇、接履桥果蔬小镇、石岩头边贸口子镇等重点镇、中心镇建设。依托农村的自然风光、产业特色、人文历史和旅游资源等优势,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游则游、宜居则居的原则,加快建设一批传统古村、美丽乡村、产业大村、旅游新村、特色名村。
6.聚焦绿色发展,全力以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抓手,致力打造生态宜居新城。要深化污染防治攻坚,驰而不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推进“夏季攻势”,强化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大气污染防治,加强黑臭水体、城乡污水、园区排水治理,扎实推进河(库)长制工作,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认真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确保水生态环境优良比例达到100%,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2%以上,土壤环境安全稳定。要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统筹推进潇水湘江治岸治污治渔,巩固提升“一河一策”整治成效,建立健全河道保洁长效机制,全面落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渔”重大任务。持续加大矿区整治整顿整合,全面完成“绿色矿山”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潇水国家湿地公园保护恢复,严厉打击各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提升生态系统、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要擦亮生态绿色名片,按照国家碳排放达峰行动要求,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清洁生产、绿色化改造,逐步建立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健全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政策,引导企业绿色生产,倡导居民绿色出行、低碳生活,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7.聚焦人民至上,全力以赴推进民生改善。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全力稳定就业大局,把稳就业作为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来抓,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措施,抓好援企稳岗、创业增岗、培训转岗、兜底脱岗“四大关键”,促进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确保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6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00人,实现重点群体稳定就业、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要持续打造“三大品牌”,“学在零陵”方面,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统筹抓好学前教育、民办教育、职业教育,全面完成阳明芙蓉学校、杨梓塘芙蓉学校、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等学校建设,完成学位建设扫尾工作,新增学位900个;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加快建设寄宿制学校和教师周转房,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争创全省思政课改革示范县区,持续打造学有优教、人民满意的“学在零陵”品牌。“健康零陵”方面,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入实施健康零陵行动,全力抓好“一老一小”,积极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育儿机构,改造提质乡镇敬老院,加快创建示范儿童之家,推动实现“老有颐养、幼有善育、弱有众扶”目标;完成妇幼保健院搬迁运营和乡镇卫生院改造提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持续打造病有良医、全民安康的“健康零陵”品牌。“文化零陵”方面,深化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开发,突出打造一批文化景观、创作一批文学作品、开展一批文艺活动、扶持一批文化企业、推出一批文创产品;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加快建设文化强区,持续打造文化兴盛、文旅融合的“文化零陵”品牌。要用心用情抓好民生保障。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继续谋划实施“三场四位”“七位一园”等一批重点民生工程,新增小游园15个、床位480个、车位1200个、站场10个,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细事小事急事难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养老保险全民参保计划,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待遇合理调整机制,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提标要求,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加快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示范区。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零陵,统筹发展与安全,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加强隐性债务化解,着力控增量、化存量、减总量,加快推进平台公司转型发展。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有效遏制较大事故,落实“135”快速反应机制,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完成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全国乡村治理体系两个“国字号”试点任务,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致力打造社会治理样板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