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和理念的物化载体:都城与陵墓

中和理念的物化载体:都城与陵墓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历史文化的“中和”理念,集中体现在中国古代都城的选址与布局形制两个方面。都城布局形制方面,“中和”理念的进一步深化表现在都城四面辟门、都城之宫城居中与宫城四面辟门。“中和”理念是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与国家大一统的根本思想理念保障。

中和理念的物化载体:都城与陵墓

考古学视域之下的中华历史文化基因研究,主要是以国家形成的要素作为切入点。国家的核心要素是管理国家的平台——都城及其相关政治文化遗存所反映的国家政治文化的“中和”理念。

古代都城是国家政治统治中心、军事指挥中心、文化礼仪活动中心、经济管理中心,是古代中国的缩影,其考古学物化载体主要有作为中央政府平台的宫殿、官署、武库、宗庙、社稷及其出土遗物等。据此,我们通过古代都城及其遗存折射理念的考古研究,究明中华历史文化基因的“中和”思想与国家认同的传承。

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揭示出的“中”之理念,也见于中华历史文化的早期文献记载,如《荀子·大略》云:“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吕氏春秋》则总结历史提出:“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

“中”与“和”密切相关,二者并称合用,最早出现在《中庸》,其载: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司马光认为:“中和者,大则天地,中则帝王,下则匹夫,细则昆虫草木,皆不可须臾离者也。”

中华历史文化的“中和”理念,集中体现在中国古代都城的选址与布局形制两个方面。

古代都城选址与建设是国家大事,而都城选址与建设原则必须遵循中华历史文化的“中和”理念,这就是中国古代“择中建都”的原则。清华简《保训篇》记载了虞舜择中建都于历山,继之商汤六世祖上甲微“求中”于嵩山,从此形成中华文化以此为“天地之中”。这里为平原,又居“天地之中”,故称“中原”,夏商至唐宋诸王朝建都于此,“得中原者得天下”一语由此而来。

“中国”的国家名称,源于“中和”之“中”。1963年陕西宝鸡发现的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的铭文记载:

隹(惟)王初(迁)宅于成周,复禀斌(武)王豐(礼),福自天。……(文)王受兹大命,隹(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或……”(www.xing528.com)

铭文“宅兹中或”之“中”即天地之中的“中”,“或”即“国”。《周礼·考工记》记载“国中九经九纬”之“国”即都城。《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传》解释说:“中国,京师也;四方,诸夏也。”《史记·五帝本纪》:“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集解》引刘熙曰:“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中国古代的“国”就是都城,古人择中建都,因此都城也称为“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国”就是“京师”,清王朝晚期的“京师大学堂”就是“首都”的大学。

考古发现的夏代早期“禹都阳城”的登封王城岗遗址、夏代中晚期的新密新砦遗址与偃师二里头遗址,商代的郑州商城遗址、偃师商城遗址等均在中原;周代都城成周、王城均在洛阳东汉魏晋北魏隋唐亦都于此;定都中原的最后一个王朝——宋王朝之后,金元明清徙都北京之始,海陵王就认为“燕京乃天地之中”,这也就是说“天地之中”具体地点可以不同,但是其理念不能改变。历代王朝之所以必须择中建都,就是“中和”理念的要求。

都城营建于“天下(即国家)之中”是相对于东西南北“四方”而言的,四方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择中建都之“中”体现国家相对东西南北的至高至尊,同时“中”相对“四方”又反映了国家对四方的不偏不倚之公允、公正,从而达到国家之“和”,这种“和”是国家一统的基础。

都城布局形制方面,“中和”理念的进一步深化表现在都城四面辟门、都城之宫城居中与宫城四面辟门。

都城的“择中建都”,都城之宫城的“择中建宫”,宫城之大朝正殿的“择中建庙(宫庙)”,都城、宫城之城门、宫门“一门三道”或“一门五道”,驰道与都城之中道路为“一路三股”或“一道三涂”,这些均是突出“中”。宫城之大朝正殿居中、居高、居前则突出了作为国家代表的中央政府的至高、至尊。大朝正殿是国家的政令中心,都城中轴线的基点。都城中轴线是由大朝正殿、宫城与都城正门三点连一线形成,都城之“中”的理念由此达于极致。

考古发现汉唐长安城、汉魏隋唐洛阳城、宋开封城、金中都、元大都与明清北京城,其都城及宫城四面均辟门,这是“中和”之“和”理念的佐证。“中和”理念是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与国家大一统的根本思想理念保障。

以上古代都城及宫城布局形制所呈现的“中和”理念,之所以称为中华历史文化基因,就是因为它在五千年历史发展中被中华大地的各个民族所认同,考古发现与古代文献记载均佐证了这一历史。鲜卑人从大兴安岭南下,先后在盛乐(今内蒙古林格尔县)、平城(今山西大同)建立北魏王朝。其进一步发展,徙都“天地之中”洛阳,继承汉长安城、汉魏洛阳城布局形制,营建北魏洛阳城,使都城的“中和”观念更为深化,开创了中国古代都城的三城制,完善了都城中轴线,弘扬了先秦、汉魏都城的宫门门阙形制。考古发现的北魏洛阳城宫城正门——阊阖门遗址布局形制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中古时代以后,北方族群女真人、蒙古人群入主内地,建立了金、元、清王朝,他们承袭了几千年形成的“中和”传统中华历史文化基因,深化了国家认同理念。

古代“陵墓若都邑”,陵墓居陵园中央,陵墓主墓道与陵园正门及神道形成陵墓中轴线,把“中”的理念由“阳间”带到“阴间”。现在考古发现最早的王陵是殷墟王陵,那时“墓而不坟”,但是王陵墓室四面各辟一条墓道,形成所谓“亞”字形墓室。帝王陵墓东西南北四墓道的形制,一直延续至西汉帝陵。没有陵园时,以四墓道象征东西南北四方,陵园出现以后的陵园四面各辟一门,犹如宫城辟四门之制。如果说帝王陵墓的地宫是“中”的体现,那么陵墓四墓道与陵园四门则体现了“和”。

都城对应国家空间、宫城对应都城空间、大朝正殿对应宫城空间等,它们将国家作为“中”的集中体现。四门象征的四方,也就是“多元一体”之“多元”,将作为“多元”的四方“和”于“一体”,构成了“多元”的小家与“一体”的大家、“多元”的个体与“一体”的“国”之关系,“多元”归宿于“一体”成为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构成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核心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