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殷墟王陵:盛行人牲人殉制度,祭祀坑分布集中

殷墟王陵:盛行人牲人殉制度,祭祀坑分布集中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殷墟西北岗王陵区平面示意图商代后期建都于今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的洹河两岸,其都城的王宫、宗庙在洹水南岸的小屯村附近,王陵区位于洹水北岸的侯家庄、武官村一带,即殷墟西北岗王陵区。殷墟的宫殿区与王陵区南北相距约2.5千米。王陵区范围东西长约450米,南北宽约250米。殷墟王陵的突出特点是盛行人牲人殉制度。殷墟王陵区的祭祀坑主要分布在东区,排列集中而有规律。

殷墟王陵:盛行人牲人殉制度,祭祀坑分布集中

殷墟西北岗王陵区平面示意图

商代后期建都于今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的洹河两岸,其都城的王宫、宗庙在洹水南岸的小屯村附近,王陵区位于洹水北岸的侯家庄、武官村一带,即殷墟西北岗王陵区。殷墟的宫殿区与王陵区南北相距约2.5千米。王陵区范围东西长约450米,南北宽约250米。这里已发现大墓及较大墓13座、祭祀坑2500多个,已发掘大墓12座、祭祀坑1400多个。

王陵区分为东、西两区。西区主要有8座大墓;东区以祭祀坑为主,主要分布于东区南部和北部的中段,此外有1座大墓、4座较大墓。13座大墓或较大墓的地上均无封土,陵墓均为坐北朝南,墓室口大底小呈方斗型,墓平面呈“亞”字形、“中”字形或“甲”字形。

这些大墓、较大墓排列有序,分布密集,虽有个别陵墓墓道之间有打破关系,但墓室绝无叠压现象,这充分说明王陵区13座陵墓的位置是按照相应规划安排的。13座墓中,有“亞”字形墓8座,每座墓有4条墓道,被视为规格最高的陵墓,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帝王陵均取此形制。“中”字形墓3座,南北各有一条墓道。“甲”字形墓1座,只有南墓道。

殷墟王陵的突出特点是盛行人牲人殉制度。殷墟王陵区的祭祀坑主要分布在东区,排列集中而有规律。这些祭祀坑根据坑口大小、方向、深度、埋葬内容、骨架姿势和数量及坑间距离等分成若干组。每组祭祀坑有一排坑或几排坑不等,祭祀坑数量不一,多者有数十个坑。同一组坑应属于同一祭祀活动。祭祀坑根据埋葬内容,可分为人坑、动物坑和器物坑。

殷墟王陵遗址祭祀坑

人坑有长方形竖穴坑和方形坑,一般1—39人葬于一坑。这些人或全躯埋葬,或身首分离埋葬,其中以无头的躯体葬坑数量最多。动物坑中主要有象、马、犬、猪、羊、猴、鸟等动物,其中以马坑数量最多。器物坑中多为青铜礼器。(www.xing528.com)

商王陵没有封土,即墓而不坟。但是墓上可能有享堂一类建筑。在殷墟妇好墓等高等级墓葬之上曾发现享堂一类遗址。

王陵墓葬结构为“亞”字形,即墓室四面各辟1墓道,墓室的4门与各自墓道连接。商王陵设东西南北四墓道制度,一直延续至西汉帝陵,此后虽然东汉明清帝陵已不使用“亞”字形的帝陵墓室四面各辟1条墓道制度,但是其陵园则四面各辟1门。陵墓修4条墓道与陵园辟4门,犹如宫城辟4门之制。帝王陵墓的地宫是“中”的体现,陵墓“四墓道”与陵园“四门”则体现了“和”。

妇好墓被学术界认为是武丁的王后之墓,这座墓是只有1条墓道的“甲”字形墓,据此可以说王后墓形制不属于“亞”字形墓。墓道是商代高等级墓葬的重要标识,“亞”字形墓为王陵,其次为“中”字形墓,再次为“甲”字形墓。竖穴土坑墓应为更低一级的墓葬。

后母辛鼎

妇好鸮尊

后母戊大方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