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是中国第一个皇帝的陵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35千米处,坐落在西安市临潼区宴寨乡。陵墓南倚骊山,北临渭水,史称“郦山”。秦始皇陵陵区范围东西与南北边长各约7.5千米,占地约56平方千米,其规模堪称中国古代帝陵之冠,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秦始皇陵陵区包括陵园、陵墓、陵寝建筑、陵邑、陪葬坑、陪葬墓、殉葬墓、修陵人墓及与秦始皇陵相关的防洪堤遗址等。
秦始皇陵陵区平面示意图
内城呈南北向长方形,东西宽580米,南北长1355米,周长3870米。
内城北区由东、西两部分组成。北区东部四面围有墙垣,东西宽330米,南北长670米。北区西部东西宽250米,南北长670米。
外城亦为南北向的长方形,东西宽976米,南北长2185米。
秦始皇陵航拍图
秦始皇陵四周夯筑围墙,形成陵园,陵园由内外城两重城组成。内城四面辟门。秦始皇陵位于内城南部东西居中位置。
秦始皇陵封土为覆斗形。现存封土底部平面为方形,边长约350米。封土高35.5—77米不等。20世纪初的秦始皇陵封土考古调查资料显示,封土底部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秦始皇陵地宫四面中部辟门,对应陵墓四面的墓道。
内城之外又围筑夯土墙一周,形成陵园外城。内城居外城中央。外城亦辟4门。内、外城的东、西、南三面城门相对。
西汉帝陵陵园平面形制,基本承袭了秦始皇陵陵园内城南区的特点。秦始皇陵陵园与春秋时代以来传统的秦陵陵园筑造方式不同,它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陵园以墙垣围筑,不再以隍壕围之。第二,陵园内、外城的东、西、南门又分别与帝陵地宫的东、西、南墓道相对,其上述规整布局为先秦时代王陵陵园所未见。第三,秦始皇陵封土位于秦始皇陵陵园内外城的东西居中位置,就秦始皇陵陵园内城而言,帝陵封土占据内城南半部,并居陵园内城南半部的中央位置,这开启了以后帝陵在陵园中央位置的先河。
内、外城东门之间有东西向道路相连,约在内、外城东门东西居中位置,有二阙南北对称分布于东西向道路两侧。二阙形制、大小基本相同,平面均呈“凸”字形。北阙南北长45.9米,东西宽4.6—14.6米。南阙南北长46.9米,东西宽3.2—15.3米,二阙均为外面(即东侧)“三出阙”、里面(即西侧)“二出阙”。秦始皇陵陵园内、外城的西门与东门形制基本相同。秦始皇陵陵园内、外城东西门之间发现的阙,是迄今考古发现最早的帝王陵园门阙。秦始皇陵陵园的门阙虽然设置于内、外城东、西门之间,但是实际上应是秦始皇陵陵园内城东、西门阙。陵园门阙仅置于内城东、西门外,其他门外不见门阙设施,这可能是早期帝王陵墓陵园门阙特点,与其后的西汉时代帝陵陵园门阙制度有所不同。秦始皇陵陵园内城东、西门外置门阙,当然与帝陵陵园布局形制有关。而帝陵陵园布局形制又受都城、宫城布局形制的影响。考古发现西汉王朝都城长安城的东城门——宣平门、霸城门门外有阙址;文献记载长乐宫东、西宫门之外置阙(即长乐宫东阙与西阙)。(www.xing528.com)
在秦始皇陵陵园内城南区北部、内城北区西部等地,考古发现大量高等级建筑遗址,发掘者认为应该是秦始皇陵的寝园、寝殿、便殿、寺丽舍、食官等陵寝官署建筑遗址。此外,在新丰县故城秦始皇陵以北4千米,即今临潼区代王乡刘家寨、沙河村一带,考古发现秦始皇陵的陵邑遗址(丽邑)。丽邑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的第一座陵邑,故《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记载:“园邑之兴,始自强秦。”秦始皇三十五年决定徙民三万家于丽邑,一方面使之“以奉园陵”,另一方面又可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所谓“强干弱支”。秦始皇开创的帝陵置陵邑、徙民于陵邑的做法,为西汉王朝所继承,并使之成为当时的一项重要制度,陵邑也在那时的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秦始皇陵陵区范围内考古发现陪葬坑180座,其中陵园内有76座,陵园外有104座。这些陪葬坑形制不同、内涵有别、分布各异,有著名的兵马俑坑、铜车马坑,还有马厩坑、珍禽异兽坑、木车马坑、文官俑坑、出土石铠甲的陪葬坑、百戏俑坑、跽坐俑坑、杂技俑坑等。
秦始皇陵陵园内、外城之间的陪葬坑,主要是内、外城东、西门南部的陪葬坑。内、外城西门以南的陪葬坑有珍禽异兽坑、马厩坑和跽坐俑坑,其中珍禽异兽坑与陵园之外东北部的动物坑的不同之处在于,如果说后者似为都城苑囿之一部分的话,前者可能象征宫城之中苑囿内的珍禽异兽。西门南部的马厩坑均以真马陪葬,陵园之外东南部上焦村马厩坑亦为真马陪葬,前者可能象征宫城马厩,后者似为都城马厩。内、外城东门以南的陪葬坑有出土石铠甲的陪葬坑、杂技俑坑,其中出土石铠甲的陪葬坑规模巨大,大量石铠甲可能象征当时秦国皇宫中的卫戍部队。如果这一推断不误,那么秦始皇陵陵园之外的兵马俑坑之兵马俑更可能是为秦始皇送葬的部队了。
秦始皇兵马俑一号俑坑
石铠甲
百戏俑
秦始皇陵铜车马
内城之中,在地宫北部与西部均发现了多与出行有关的车马坑。在地宫南部发现的文官俑坑,发掘者认为其应为廷尉机构的象征,我们以为更有可能属于宫城之中的皇室官吏。
作为秦始皇陵园之外的陪葬坑,在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发展史上,在其规模、数量、种类等方面,均已达到陪葬坑的顶峰,甚或可以说已“空前绝后”。“陵墓若都邑”的理念在这里得到最为充分的体现。这一制度直接影响着西汉中期以前的帝陵外藏椁制度建设,汉景帝阳陵、汉武帝茂陵、汉昭帝平陵、汉宣帝杜陵、薄太后南陵等陪葬坑的考古发现,是其最好的证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