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魏晋南北朝帝陵:揭示中国五千年不断裂的文明史

魏晋南北朝帝陵:揭示中国五千年不断裂的文明史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魏晋南北朝的帝王陵寝文化则可以充分反映这一历史时期的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的特色,即中古时代的唐宋帝王陵墓文化,正是在继承南北朝帝王陵墓文化的基础之上,得到进一步发展。魏文帝指出,战国、秦汉以来帝王陵墓竞相修筑高大封土并非上古的制度。西晋帝陵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皇位,自立为皇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仍然以洛阳为都城,故西晋帝陵均在洛阳东部。

魏晋南北朝帝陵:揭示中国五千年不断裂的文明史

魏晋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二个民族大融合时期,也是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的大发展时期。从这一时期不同族属建立的不同王朝与地方政权所保存的社会主导文化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魏晋南北朝时代从大分裂到大融合,中华文明得以大发展、大传承。魏晋南北朝的帝王陵寝文化则可以充分反映这一历史时期的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的特色,即中古时代的唐宋帝王陵墓文化,正是在继承南北朝帝王陵墓文化的基础之上,得到进一步发展。

魏晋时期是从“三国鼎立”时代发展而来。三国时代的长年战乱,使帝王陵墓文化受政治、经济与社会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而发生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薄葬”的流行,墓葬文化更注重社会效果,即越来越呈现出墓葬文化从地下发展至地上、墓地出现大型石像生及纪念性的碑石的趋势。在社会大动荡、文化大交流的时代,更为多元的文化渗透到帝王陵墓文化中。

魏晋帝陵

曹魏帝陵

曹操高陵可以说是东汉时代最后一座王陵,也可以说是曹魏时代第一座帝王陵墓。曹操,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曹操作为著名历史人物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争议最大的,或为“英雄”,或称“奸雄”。曹操经文学家、戏剧家之笔走向大众,成为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

“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石牌

“说曹操曹操就到”这句成语在2009年末变成现实,1800年后“曹操”走出幽深的墓穴,“真假曹操”成为当时社会舆论热点。曹操墓的发现被2010年12月17日的《人民日报》列为“2010文教热点”第一位。《人民日报》为此撰文《曹操墓:何尝不是里程碑》,其中有一段精彩的评论:“你不得不承认,中国人现在对各种真相有着一种近乎病态的饥渴,对于各种不诚信的怀疑达到了极致的程度,曹操墓何尝不是一个里程碑?如果能够将之转化为一个帮助公众恢复对社会基本信心的机会,如果考古学家真的能证明这次考古经得起铺天盖地的质疑,能够证明还有一门学问有着严格的学术规范,那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高陵墓室

东汉末年曹操被封为丞相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被追尊为武帝。曹操主张薄葬,下令禁厚葬,为自己的寿陵选址在瘠薄土地之上,陵墓不筑封土。曹操死于洛阳,葬于邺城。据文献记载,曹操陵墓位于邺城西门豹祠西边的高地之上,名高陵。曹操的陵寝还是依照东汉帝陵的礼制,陵墓附近修建了祭祀殿堂。魏文帝曹丕当政时,进一步推行薄葬政策,拆毁了其父陵墓附近的祭祀性建筑

曹操高陵已于2009年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曹操高陵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安丰乡西高穴村。墓葬平面为“甲”字形的多室砖室墓,由墓道、砖砌护墙、墓门、封门墙、甬道、墓室和侧室组成,全长约60米。高陵无封土,墓上发现建筑遗迹。出土文物有金器、银器、铜器、铁器、玉石器、陶器、瓷器等400余件,其中刻铭石牌、陶器、钱币、石圭、石璧较为重要。高陵坐西朝东,周筑陵园。

魏文帝曹丕,系曹操之子。黄初元年(220),他代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魏文帝指出,战国秦汉以来帝王陵墓竞相修筑高大封土并非上古的制度。他提出帝陵应该依山凿墓,墓上不筑封土,不立祭祀的寝殿,不造陵园,不建陵邑。他认为,帝王死后埋葬就是为了让人们不能看见,陵墓建于不毛之地,不引起人们重视,改朝换代之后人们也就不知帝陵的地点;陵墓之中要薄葬,不随葬金银珠玉等贵重物品,这样就不至于引起为谋财而盗掘陵墓的事情发生,使死者能够尸骨完整。魏文帝于公元222年营建寿陵,选址于洛阳首阳山,约在今河南省偃师市首阳山火车站附近,陵名为“首阳陵”。黄初七年(226)魏文帝去世,便葬于首阳陵。

明帝曹叡,系曹丕之子。景初三年(239)死于洛阳,葬于高平陵。文献记载此陵在洛阳的大石山。此山又名“万安山”,在今河南省偃师市境内,具体地望尚待进一步研究。

在洛阳市伊滨区西朱村,2015年考古发现魏明帝曹叡皇后郭氏陵墓(也有学者认为墓主人是魏明帝之女平原懿公主曹淑)。墓葬平面为“甲”字形,有7层台阶。墓葬土圹东西长52米,墓深12米。墓室土圹东西长18米,南北宽13.5米。墓中出土130多件“遣册”小石牌,与曹操墓的小石牌大小、形制与刻字内容相近,这为曹操墓出土的石牌提供了佐证,它说明这种石牌是当时帝王高等级墓葬使用的,也就是说出土石牌的墓葬应该是帝王级墓葬。

在该墓东侧400米处,考古勘探发现了一座更大的东西向大墓,墓道长约40米,宽约10米,此墓可能为魏明帝墓。

西晋帝陵

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皇位,自立为皇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仍然以洛阳为都城,故西晋帝陵均在洛阳东部。洛阳的5座西晋帝陵分别位于北邙山余脉乾脯山的两侧。自东向西,山南为文帝崇阳陵、武帝峻阳陵和惠帝太阳陵;山北为宣帝高原陵、景帝峻平陵。

西晋帝陵经过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已经基本究明其分布范围与帝陵形制。

北邙山陵墓群

文帝司马昭司马懿之子,司马师之弟。司马昭曾为曹魏大将军,专断朝政,图谋代魏,魏帝高贵乡公曹髦曾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公元263年,司马昭发兵灭蜀汉,自称晋公、晋王。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帝,司马师为景帝,司马昭为文帝。文帝崇阳陵位于偃师市城关镇后杜楼村北1.5千米处的一座无名山丘南麓。墓室平面“凸”字形,单室、单墓道。墓道长46米,宽11米。墓室长4.5米,宽3.7米,高2.5米。在帝陵西和西北部还分布有4座陪葬墓,陪葬墓与帝陵相距约50米。所有陵墓均为坐北面南。崇阳陵陵区周围还残存有陵园墙迹及其他建筑遗迹。

崇阳陵以西为司马炎的峻阳陵,二者形制、规模相近。晋武帝司马炎为司马昭之子,泰始元年(265)代魏称帝,建立了晋王朝,公元280年灭吴,统一全国。武帝晚年政治衰败,生活荒淫。武帝峻阳陵位于偃师县南蔡庄村北2.5千米的北山坡之上,墓道长36米、宽10.5米,墓室长5.5米、宽3米、高2米。陪葬墓已发现22座,分布在峻阳陵以西40米处,自南向北分作4排,前排各墓间隔较大,后排各墓间隔较小。陪葬墓位置,一般依据墓主生前地位而定,居前排者位高,居后排者稍次。帝陵和陪葬墓均为坐北面南。陵区内,墓葬群主次分明,排列有序。帝陵位于陵区最东部略偏南,居于尊位。陵区未发现陵垣痕迹。

晋书·宣帝纪》记载:西晋帝陵“于首阳山为土藏,不坟不树。……敛以时服,不设明器,后终者不得合葬”。这应该是东汉晚期以来的帝王陵墓推行的薄葬之继续。

六朝帝陵

两晋南北朝时期,东晋南朝始终以中华文化正统自居,其帝王陵墓确实也可以反映其在传承中华文化上的情况。

东晋帝陵

东晋定都建康城(今南京市)。东晋11位皇帝的陵寝均在南京附近。南京钟山余脉富贵山南麓为一处东晋帝陵陵区,有东晋康帝、简文帝、孝武帝、安帝和恭帝的5座帝陵。南京鼓楼岗南麓,即九华山之阳,为另一处东晋帝陵陵区,有东晋元帝、明帝、成帝和哀帝的4座帝陵。二陵区又称“东陵”与“西陵”。这些帝陵均为依山而葬,都在山的右上方。东陵和西陵对称分布于宫城左右,均在都城之内。晋废帝吴陵位于江苏吴县,晋穆帝永平陵在今南京市和平门外幕府山西南麓。已发掘的东晋帝陵有晋穆帝永平陵和晋恭帝冲平陵。

晋穆帝司马聃,系晋康帝之子,2岁即帝位。皇太后抱帝临朝。其19岁去世,葬于永平陵。墓室平面为“凸”字形,为券顶砖室墓。此墓总长9.05米、宽8米,可分甬道、墓室和封门墙三部分。甬道平面为长方形,券顶,长2.9米,宽1.56米,高2.7米。甬道内设有二重木门。墓室平面为方形,券顶,长4.98米,宽4.24米,高4.03米。墓内随葬器物有瓷质日用器皿、玛瑙钵、玻璃器等高级器皿以及梳妆用具、装饰用品、陶质明器等。

晋恭帝司马德文,系晋安帝司马德宗之弟,原为琅玡王。公元418年晋安帝为刘裕所杀,司马德文即帝位。司马德文上台之时,晋皇室衰微已极。元熙二年(420)恭帝被杀,晋朝灭亡。恭帝以亡国之主被葬于冲平陵。冲平陵依山为墓,前临平原,系在山麓南部半山腰的山石上开凿一长35米、宽6.85—7.5米、深4.3—7米的墓坑,在其上砌造墓室和甬道。墓室平面为长方形,长7.06米,宽5.18米,高5.15米。四壁砖砌,墓顶为拱券形。甬道在墓室的前方,券顶长2.7米,宽1.68米。甬道内设木门两重。墓门以砖封堵。为使墓门牢固,又在墓前加砌两重封门墙。墓室前部正中开凿有渗井,其下与墓室、甬道底部开凿的纵贯南北的排水沟相连。排水沟长达百米。在距墓400米处有一石碣,其上有“晋恭皇帝之玄宫”铭文。

东晋帝陵形制基本相同:墓室为凿山为穴,墓室为单室、拱券顶。文献记载,东晋帝陵“不起坟”(《建康实录》)。陵墓一般由墓道、封门墙、甬道、墓室与排水沟组成。东晋帝陵与西晋帝陵比较,前者似乎与西晋帝陵的“不封不树”与“拜陵”制度有所不同,尤其是后者,这恰恰反映了东晋政治家以秉承正统昭示天下。与东汉晚期、魏晋时期薄葬之风盛行的情况不同,东晋王朝作为偏居东南的政权,就是力图通过帝王陵墓等大传统的坚守与传承,向社会昭示其政权的合法性。实际上魏晋以后的帝王陵墓文化的发展,也说明东晋皇室的做法是“走在前面”的。(www.xing528.com)

南朝帝陵

南朝包括宋、齐、梁、陈4代,先后建都于建康。有遗迹可寻的南朝帝陵有:宋武帝刘裕初宁陵、齐高帝萧道成泰安陵、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或齐高帝泰安陵)、齐武帝萧赜景安陵、齐景帝萧道生修安陵、齐明帝萧鸾兴安陵、齐和帝萧宝融恭安陵、梁文帝萧顺之建陵、梁武帝萧衍修陵、梁简文帝萧纲庄陵、陈武帝陈霸先万安陵、陈文帝陈蒨永宁陵、陈宣帝陈顼显宁陵。其中已经考古发掘的有5座帝陵:齐景帝修安陵、齐宣帝永安陵(或齐高帝泰安陵)、齐和帝恭安陵、陈文帝永宁陵和陈宣帝显宁陵。现以齐景帝萧道生修安陵与陈宣帝陈顼显宁陵为例介绍如下:

修安陵天禄石雕

南朝齐梁皇室均为萧姓,为西汉著名政治家萧何的后代,他们由北方南迁,侨居今江苏省丹阳市境内。齐梁二朝帝陵陵区入口的显著标识是两个大型石雕,东为天禄,西为麒麟。陵区周长约60千米,埋葬齐梁二朝帝陵11座。在丹阳胡桥鹤仙坳、吴家村和建山金家村发掘的3座南齐帝陵,形制相近,规模相若。

齐景帝萧道生,齐高帝萧道成之兄,以帝王规格下葬,陵名“修安”。修安陵位于丹阳市东北17千米的鹤仙坳的山冈南麓,陵南510米有二石刻分列于神道左右。陵墓依山建造,先于山冈中部开凿出长18米、宽8米、深4米的墓坑,在墓坑中砖砌墓室,全墓用330种不同形制的10万块砖砌成。墓室平面为长方形,长9.4米,宽4.9米,原高4.35米,为穹隆状顶。墓室前壁开门,与甬道相连。甬道长2.9米,宽1.72米,高2.92米。甬道为拱券顶,其中设置两重石门。墓门外筑了两道封门墙,每道墙宽7.6米,高2.6米,厚0.6米。二墙之间为厚0.2米的石灰层,以防潮湿。墓室前部开凿渗水井,下连排水沟。排水沟通过甬道底部直通墓外,全长190米。仿照皇帝生前宫殿中的织锦壁衣,墓室内壁面上嵌有拼砌的大幅模制砖画。墓室四壁按方位分设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图像;在左、右壁有竹林七贤图、仪卫图等;甬道两壁的画面均为狮子。修安陵早经严重盗掘,残存的遗物有陶、瓷日用器皿,陶屋等明器,铁刀、剑等武器,许多金饰和金质小动物,小型玉器,玛瑙、琉璃、水晶质的各类饰物、玩具,大型陶俑和石俑等。

陈文帝永宁陵和陈宣帝显宁陵均在南京。南朝末年的显宁陵位于南京西善桥油坊村。陵墓坐南朝北,封土高10米,周长141米。陵墓工程规模宏大。墓坑开凿于罐子山北麓,长45米,宽9—11米。墓坑中构筑的墓室长10米,宽、高各6.7米。甬道为拱券顶,长3.5米,宽1.75米,高3米。甬道内设两重石门。墓内壁面以花纹图案砖嵌贴,砖上图案为卷草和莲花等花纹,两壁还有砖印壁画狮子图,这些都反映出佛教文化的影响。

显宁陵中的荣启期砖画

由于东晋与南朝帝陵时代相近、自然环境相同,其特点亦相近。六朝帝王聚族而葬。根据堪舆术“背倚山峰,面临平原”之说,帝陵大多选择于土山丘陵的半麓,陵墓石刻均在平地。墓向以葬地形势而定,但多为南和东向。墓坑凿成长方形,再用砖砌成大型单室墓。墓室为拱券顶或穹窿顶,内壁砌以整齐排列的花纹图案砖或由整幅壁画砖拼成。墓门两重,石砌,门额呈半圆形,此外还营造有封门墙和挡土墙。为了防止墓室内积水,墓前均设有排水沟。陵前有用于守陵或祭祀的寝庙等建筑。南朝帝陵神道两侧分布有石兽1对(一天禄、一麒麟)、石柱1对。陵前石刻的排列,一般是石兽居首,石柱次之,石碑位后。

北朝帝陵

北朝时期的帝陵约有22座,已发掘的有北魏孝文帝寿宫万年堂、北魏宣武帝景陵和1座北齐帝陵。北魏帝陵一改魏晋帝陵薄葬之风,大作封土,神道列置高大石像生。

北魏帝陵

北魏帝陵分两处,一在山西大同,一在河南洛阳。

山西大同的北魏帝陵有孝文帝的万年堂和文明太皇太后冯氏的永固陵。严格地讲,冯氏永固陵并非帝陵,但由于她曾两度执政,永固陵又是在她生前所造,加之受北魏拓跋氏政权母系家族特殊权势的影响,永固陵的形制与帝陵无异,规模有过之而无不及;又因永固陵已经考古发掘,在此将其与万年堂、景陵同时做介绍。

永固陵航拍

万年堂遗址航拍

冯太后,长乐信都(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人,北魏文成帝皇后,献文帝和孝文帝时曾临朝执政25年,死后葬于永固陵。永固陵位于今大同市北25千米的镇川乡西寺儿村梁山(古称方山)南麓,俗称“祁皇坟”。陵墓坐北朝南,现存封土高22.87米,底部呈方形,东西长124米,南北宽117米。墓室位居封土中央之下,属于砖砌多室墓,由墓道、前室、甬道和后室4部分组成。主室平面呈方形,宽6.4米,长6.83米,高7.3米,为四角攒尖顶;主室与前室由拱顶过道相连,过道两端各安置1道石门。前室为券顶,平面亦近方形,长4.2米,宽3.85米,高3.9米。墓道与前室相接,长5.9米,宽5.1米,高5米。全墓总长23.5米。永固陵之南600米建造有永固堂,属于祠庙一类建筑。据文献记载,永固堂为石构建筑,前列置石兽和石碑。永固堂之南约200米处有思远寺,现存周绕回廊的方形塔基建筑遗迹。灵泉宫、池位于思远寺之南的山下。

北魏孝文帝元宏的陵墓万年堂在永固陵北约1千米处。陵墓坐北向南,封土高13米,底部平面呈方形,边长60米。墓为砖筑,由墓道、前室、甬道和后室组成。后室平面近方形,四角攒尖顶。甬道连接前、后室,宽2.46米,高2.51米,残长10米,前、后室被破坏。万年堂实际是孝文帝的“虚宫”。

公元398年至495年的近百年中,北魏统治者的首都在平城(今大同)。平城一直是北魏的政治、文化中心。永固陵和万年堂集中反映了北魏早期帝后陵寝的形制特点。

孝文帝太和十八年迁都洛阳,在渡河以西筑长陵,宣武帝葬景陵,孝明帝葬定陵,孝庄帝葬静陵,它们都在洛阳西北渡河附近北邙山上,左右毗连,形成北魏皇室陵墓区。这个陵区的开创者是孝文帝。陵区之内长陵居中,景陵和定陵分别在长陵前方的左右。洛阳邙山湟河两岸北魏陵区的陵墓分布特点为父子左右夹处、兄弟并排安置。

长陵位于河南省孟津县官庄村东,地处渡河以西、邙山之南。冢高35米,底径45米。长陵西北103米处为魏文昭皇太后陵,其冢高23米,底径35米。长陵居于整个陵区的中心位置,在其西北、北、东和东南诸面的兆域之内分布着陪葬墓。

宣武帝元恪,系孝文帝次子,太和二十三年(499)文帝崩,元恪即帝位,延昌四年(515)死于洛阳,葬于景陵。景陵是洛阳北魏帝陵中唯一进行过考古发掘的陵墓。景陵封土高24米,底部平面呈圆形,直径105—110米。景陵为坐北面南的砖室墓,全长54.8米,由墓道、前甬道、后甬道和墓室4部分组成,平面呈“甲”字形。墓室以青条砖砌筑,平面近方形,东西长6.92米,南北宽6.73米,墓顶为四角攒尖式,高9.3米。神道西侧有一石翁仲,头残,残高2.89米,身着广袖袍服,双手拄剑。这是目前所知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之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石翁仲。

北齐帝陵

河北湾漳发掘的北朝大墓,可能是北齐都邺时期的帝陵之一。此墓原有高大坟丘,墓南北长52米,坐北面南,由墓道、甬道和墓室等组成。墓道长37米,宽3.36—3.88米,墓道底部呈斜坡状,南端高0.36米,北端高8.86米;墓室平面呈方形,边长7.4—7.56米,高12.6米,为四角攒尖顶。墓室南壁正中辟有墓门,安装石门。东、西壁壁画画面构图基本对称,两壁绘有如真人大小的人物逾百,主要内容均为由53人组成的仪仗队列。甬道墓门之上的墙壁正中绘一朱雀,高约5米。墓室顶部绘有天象图。墓道斜坡路面绘制了色彩艳丽的花草图案等,犹如地毯,彩画面积100余平方米。墓南曾发现一石翁仲,高约3米。

高洋墓壁画复制品

北周帝陵

北周建都长安,其帝陵在咸阳,经考古调查、发掘可以确认者只有周武帝宇文邕的孝陵。孝陵位于咸阳市渭城区底张镇陈马村,墓葬坐北朝南,由斜坡墓道、5个天井、5个过洞、4个壁龛,以及甬道、墓室组成。墓葬南北长68.4米,墓室之内东西并置两具棺椁。墓葬之中出土的墓志铭证实此墓为周武帝与其皇后合葬的孝陵。

从北周武帝孝陵的墓葬形制,我们发现唐代高等级墓葬形制,与其有着极为密切的传承关系。如以唐代“号墓为陵”的懿德太子墓为例,它与武帝孝陵形制可谓基本相同,只是懿德太子墓的规模更大一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