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建立了明王朝。几乎同时,他在江苏泗州为其祖父修建了祖陵,又在老家安徽凤阳为父母修建了皇陵。朱元璋定都南京,他的陵墓修建于南京紫金山南麓。永乐十九年(1421),明王朝迁都北京,至末帝明思宗朱由检,共历14帝,除代宗朱祁钰以王礼埋葬在北京西郊金山之外,其他13位皇帝均葬于北京昌平天寿山南麓“明十三陵”。
江苏泗洪明祖陵
朱元璋祖父居于泗州,死后葬于泗州杨家墩。洪武十七年(1384),明太祖朱元璋为祖父修建陵墓——祖陵。祖陵位于今江苏省盱眙县明祖陵镇东南江淮平原上,东邻洪泽湖,淮河从祖陵东南流过。祖陵平面为长方形,坐北朝南,陵台居陵园之北。陵园营筑皇城、内城、外城三重城墙,四面辟门,四隅建角楼。灵星门以北20米为享殿,殿堂东西面阔33米,南北进深18米。享殿以北90米为祖陵地宫。皇城中还有神厨、宰牲亭和东西庑等。灵星门外为神道,南北长250米。神道石刻共21对,分列于神道两侧。祖陵石刻巨大,造型精美。由于祖陵的营建晚于皇陵,其石刻组合配置、雕刻技艺等方面都受到皇陵石刻的影响。
明祖陵神道石刻
21对石刻自北向南依次为太监、武将、文臣各2对,过金水桥又有文臣、石马、牵马者各1对,控马官、华表各2对,石狮6对,麒麟2对。
安徽凤阳明皇陵
朱元璋少年时父母双亡,当皇帝的第二年(1369),为自己父母修建陵墓,始称“英陵”,后改称“皇陵”。皇陵位于今安徽省凤阳县城西南7千米处。皇陵的修建历时10年,1379年竣工。皇陵坐南朝北,陵台以北为神道,南北长256米。
神道北端为内城北门,北门外、金水桥前的东西两侧分别树立无字碑与皇陵碑。二碑巨大。皇陵碑为朱元璋亲撰。碑文属于自传体,他一改前人夸耀先世的传统做法,自述其出身卑微贫寒,不忘贫贱之本。
明皇陵皇陵碑
皇陵碑高6.87米,碑文1105字。
明皇陵神道石刻
神道两侧对称分布石像生32对,自南向北依次为内侍、武将和文臣各2对,石羊、石豹各4对,石马2对,控马官4对,华表2对,石虎、石狮各4对,麒麟2对。
南京明孝陵
明孝陵是朱元璋的陵墓。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始筑寿陵,征调修陵工匠多至数万,两年后帝陵竣工。洪武十五年(1382),帝陵施工正在全面进行之际,皇后马氏去世,朱元璋将马皇后葬入此陵之内。因马皇后谥号“孝慈”,此陵即名“孝陵”。
孝陵位于南京市东郊的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朱元璋为选陵址费尽心机,他召集明朝开国元勋刘基、徐达、汤和等商议咨询,大家一致认定钟山(紫金山)作为陵址风水最佳。
明孝陵平面示意图
明孝陵下马坊
明孝陵大金门
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
明孝陵南起下马坊,北至独龙阜半山腰的方城,东自孝陵卫,西到城墙边,陵园城墙周长22.5千米,相当于明王朝都城应天城周长的2/3,可见其规模之庞大。
孝陵平面布局可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以神道设施为主,北部为陵寝主体建筑。
自下马坊向北至灵星门为孝陵南部。下马坊是孝陵陵区的南起点,是明孝陵正式入口,文武百官谒陵至此必须下马步行。
下马坊是一间两柱式石造牌坊,面阔4.94米,高7.85米,坊额之上横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大字,“下马坊”之名当源于此。下马坊西北755米处为孝陵陵园的大门——大金门。大金门“一门三道”,中门道规模较大。大金门以北70米处为四方城,即孝陵碑亭,碑亭平面呈方形,边长26.86米,原为重檐歇山式顶,四面辟门。亭内石碑通高8.78米,螭首龟趺,是南京地区最大的明代石碑。碑额题“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文为朱棣撰写,记述其父朱元璋一生的功德事迹。从四方城向西北行,过御河桥约100米始达孝陵神道,神道左右列置石刻。神道石刻分为南北两段。神道石刻南段长618米,由东南向西北依次列置的石刻有石狮、獬豸、骆驼、象、麒麟和马6种,每种石兽2对,造型均为1对蹲坐、1对伫立。神道石刻北段长250米,由南向北依次排列华表1对、武将与文臣各2对。
石人之北18米为石制灵星门,门宽15.73米。灵星门也称“乌头门”,因为这种门的建筑形制起源于古代的“乌头染”。灵星门则以灵星得名,灵星为角星之宿,角星为天门之象,所以灵星门就是天门,即天子之门,是王制的象征,因而明清皇家宫室、坊庙、陵寝建筑群中多置有灵星门。由灵星门向东北275米为石造五孔御河桥,桥北200米是文武方门。文武方门正门三洞,正门东西侧各27.3米处有一侧门。进入文武方门为广地,东西宽144米,南北进深55米,广地之内左置宰牲亭,右置具服殿,还有御厨两所。
文武方门以北34.15米为孝陵殿殿前中门,即孝陵门。门宽22.3米,门内有左右廊庑30间、神帛炉2个。从文武方门至孝陵殿中央置御道,道宽1.5米,路面铺设巨石。
明孝陵灵星门(www.xing528.com)
明孝陵享殿——孝陵殿
孝陵殿是孝陵陵寝地面建筑的主殿,面阔9间,进深5间,殿基东西长67.5米、南北宽28.5米,其建筑规模比北京明十三陵中的最大享殿——明成祖长陵享殿还要大得多。
孝陵殿北有方城,方城为巨大的石构建筑。方城正中设一拱门。进入拱门,向北达宝顶南墙,由东西慢道折而向上,登临明楼。明楼之后为宝顶,也称宝城,是一座圆形大坟丘,其底部直径达325—400米。宝顶之下为孝陵地宫。
朱元璋死后葬于孝陵,殉葬妃嫔38人。太平门紫金山北麓、中华门外雨花台一带,是孝陵的重要陪葬墓区,其中有不少明王朝开国元勋、栋梁之臣的墓葬,如中山王徐达墓、开平王常遇春墓、岐阳王李文忠墓等。
北京明十三陵
十三陵位于北京昌平区天寿山南麓,陵区面积40平方千米。
十三陵是明朝皇室的主要陵区,包括了明代13个皇帝的陵墓,分别是成祖朱棣长陵、仁宗朱高炽献陵、宣宗朱瞻基景陵、英宗朱祁镇裕陵、宪宗朱见深茂陵、孝宗朱祐樘泰陵、武宗朱厚照康陵、世宗朱厚熜永陵、穆宗朱载垕昭陵、神宗朱翊钧定陵、光宗朱常洛庆陵、熹宗朱由校德陵和思宗朱由检思陵。在13座帝陵之内还埋葬有皇后23人、贵妃1人、殉葬宫女数十人。十三陵陵区内还陪葬有7座妃子墓、1座太监墓。
朱棣称帝,迁都北京。永乐五年(1407),朱棣派礼部尚书赵羾和术士廖均卿、曾从政、王侃、马文素等在北京寻找皇家陵的“风水宝地”,直到永乐七年(1409)才确定以天寿山南麓为皇室兆域。十三陵始建于1409年,以后明朝历代皇帝修陵、建陵、祭陵活动始终不断。十三陵陵区属于统一规划、逐步实施、主从分明的大型皇室陵墓区。
十三陵陵区南端为一座高大的石牌坊,石牌坊以北约1000米是陵园总门户——大红门。大红门之内为总神道。神道南北长1060米,南端建有大碑亭。碑亭系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四面辟门。亭外四角各立一高大白石雕龙华表。碑楼之内立“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石碑通高7.91米,系明仁宗朱高炽为其父成祖朱棣撰写的碑文。
碑亭以北800米之内神道两侧有石像生。石像生之北为牌楼式灵星门。灵星门“一门三道”,是明十三陵总神道北端的门户,皇帝、皇后入葬山陵必经此门,所以灵星门又名“龙凤门”。
明十三陵石牌坊
明十三陵大红门
明十三陵碑亭及华表
碑亭平面为正方形,边长23.1米,亭高25.14米。碑亭四隅立有4根白石华表,其顶部均蹲有一只异兽,名为望天。华表和碑亭相互映衬,显得十分庄重浑厚。
《明十三陵图》·清·无款
明十三陵神道石像生
这条神道位于碑亭北面,自两根六角形的石柱起,至龙凤门止的千米神道两旁,整齐地排列着24只石兽和12个石人,造型生动,雕刻精细,深为游人所喜爱。其数量之多,形体之大,雕琢之精,保存之好,是我国古代陵园中罕见的。石兽共分6种,每种4只,均呈两立两跪状。
十三陵神道与成祖长陵同时建成,长陵以后明代帝陵进入十三陵陵区,仅设支道与这条神道相通,各支道不再列置石像生,因而它也就成了陵区总神道。
十三陵以成祖长陵为首陵,从各陵排列与分布来看,明代初年的前四陵:成祖长陵、仁宗献陵、宣宗景陵和英宗裕陵的位置排列,遵照了古代的昭穆制度。即以长陵为中,仁宗朱高炽献陵在长陵西之昭位;宣宗朱瞻基景陵在长陵东之穆位;英宗朱祁镇在长陵西之穆位。按照以长陵为祖位、左昭右穆的次序,长陵东侧穆位的世宗永陵、熹宗德陵,长陵西侧昭位的孝宗泰陵、穆宗昭陵、光宗庆陵,也都是符合规制的。本应位于长陵以东穆位的宪宗茂陵、武宗康陵、神宗定陵、思宗思陵,均在长陵以西的昭位。上述陵址昭穆错位的原因有三:一是明代中晚期,十三陵陵区长陵祖位以东的穆位可选为陵址的风水宝地太小了;二是宪宗之前的代宗和武宗之前的睿宗均未入葬十三陵陵区;三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生前没有预建寿陵,他死后明王朝已被李自成推翻,只好将崇祯帝合葬入其已故宠妃——田贵妃的墓中,后改为思陵。
十三陵长陵
明长陵祾恩殿
恩殿是嗣皇帝祭祀永乐帝后的场所,建筑在汉白玉雕刻成的三层台基上,金砖铺地。殿面阔9间,进深5间,象征着皇帝“九五”之位。所有木件全用金丝楠木为之,古色古香。直径1米多、高十几米的60根金丝楠木大柱,承托着2300平方米的重檐庑殿顶,雄伟壮观、举世无双。最粗的一根重檐金柱,高12.58米,底径达到1.124米,为世间罕见佳木。
十三陵各帝陵分别位于各座小山的南麓或东南麓,各帝陵自成陵园,虽然其规模大小不一,但形制基本相同。
各陵陵园周围筑墙,称为“宫墙”。宫墙红色,南面辟宫门,宫门之前竖立无字石碑。进入宫门有祾恩门,门阔3间或5间。祾恩门内为祾恩殿,这是地面陵寝建筑中的主殿。殿堂面阔7间或9间,皇帝、皇后和百官祭陵行礼都在此殿进行。祾恩殿后有牌楼门,门后为宝城。
宝城前部建有明楼,楼中立石碑,碑上刻皇帝庙号、谥号。明楼前面设置石五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