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王城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营建王城,即东周都城。宫城位于王城西南部,即今河南省洛阳市瞿家屯村东北部一带。
在宫殿区东部,发现74座战国粮仓,分布在东西宽约300米、南北长约400米的范围内。此处近宫城,又南近洛河,便于漕运,地势高爽,易于排除雨水,为东周王城的重要仓储建筑。东周墓葬分布于王城中部、东北部以及涧河西岸。
2002年,这里发现了东周时期的大型墓地及车马坑群。坑大致呈南北向,车子呈纵向两列摆放。其中5号车马坑长42.6米,宽7.4米,葬车26辆,马70匹,规模之大,为国内罕见。西排2号车六马拉一车,这就是文献记载的“天子驾六”,也就说明这里的车马坑隶属于王陵,东周王城东半部应为东周的王陵区。东周有25位国王,其陵墓均在洛阳,在王城之外的周山、金村(王城东北约10千米处)还各有一王陵区。
洛阳东周王城平面示意图
洛阳王城东西宽2890米,南北长3700米。宫城东西长344米,南北宽182米。
河南洛阳金村东周王墓出土的青铜钮钟
河南洛阳金村东周王墓出土的玉耳杯
周平王徙都洛阳王城,是西周初年都城选址洛邑“宅兹中国”的继续,是体现“择中建都”的历史延续与发展,并奠定了洛阳与长安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两京制”模式。两京制是由夏商王朝重心位于“大中原”中东部到周秦王朝重心西移至“大中原”中西部历史发展的必然,更是从王国时代到帝国时代发展变化的必然,是国家发展与国家中心变化的历史产物,是“择中建都”理念的不变与都城选址变化的有机结合。
鲁国故城
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周公旦于鲁,其子伯禽就国。鲁国故城之宫城约建于春秋时代。鲁国故城所在地山东曲阜,是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家乡,周公、孔子等这些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自然使人们联想到鲁国故城的深厚人文底蕴。
鲁国故城由郭城(大城)与宫城(小城)组成。故城共发现11座城门,东、西、北三面各有3座,南面有2座。南面东侧城门形制特殊,门外两侧有夯土台基与城墙相连,台基东西宽30米,南北长58米,这可能就是文献所记载的鲁国故城城门。该门即鲁僖公改建的鲁城稷门,又称“高门”。
宫城遗址约位于鲁国故城内中部略偏北处的“周公庙”至盛果寺一带,其中部地势高,为宫殿宗庙区。以宫城宫殿区为中心,南连南墙东门及可能为历史文献记载的“舞雩台”之处,其间为宽达17米的道路,形成都城的南北中轴线。
鲁国故城南东门示意图
鲁国故城的考古发现,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具有以下意义:
其一,发现宫城、南东门与城外南郊舞雩台形成的鲁国故城的南北向中轴线。
其二,鲁国故城郭城有11座城门,其中东、西、北城墙各有3座城门,这一制度对后代都城影响深远。
曲阜鲁国故城遗迹分布示意图
鲁国故城郭城平面近长方形,东西长3250—3560米,南北宽2430—2531米,周长11771米。宫城平面近方形,东西长约550米、南北宽约500米,周长约2100米,面积约27500平方米。
秦雍城
雍城遗址位于今陕西省凤翔县城南、雍水之北。凤翔在西周时为召公、穆公的采邑。平王东迁,以沣岐之地赐襄公,遂为秦地。秦于德公元年(前677)徙居雍城,至献公二年(前383)徙都栎阳,雍城作为秦国都城近300年。
凤翔秦国雍城及秦公陵园平面示意图
雍城城址平面近方形,东西长3300米,南北宽3200米。
宫殿遗址主要分布在马家庄及铁沟、高王寺、姚家岗三个区域。马家庄遗址区考古发掘的马家庄一号、三号建筑遗址分别为雍城宗庙建筑遗址与雍城主体宫殿建筑遗址。
宗庙建筑遗址周筑围墙,形成庙院,其内有三座“品”字形布局的建筑,中部有一个庭院,南部则为门塾建筑。三座建筑平面均呈“凹”字形。北面一座坐北朝南,面阔20.8米,进深13.9米。“凹”字形南部正中为前堂,其后为长方形的后室。东西两边的“凹”字形建筑,西者坐西朝东,东者坐东朝西,二者东西相对,其布局形制与北面“凹”字形建筑基本相同。三座“凹”字形建筑中间为庭院,东西宽30米、南北长34.5米。在中庭和北部建筑的两夹室内发现各类祭祀坑181个,其中包括牛坑86个、羊坑55个、牛羊同坑1个、人坑8个、人羊同坑1个、空坑28个、车马坑2个,分为全牲祭祀、无头祭祀和切碎祭祀三种。
主体宫殿建筑(马家庄三号建筑遗址),东距宗庙建筑遗址约500米,遗址高于周围地面。该建筑群周筑围墙,形成封闭院落。从南向北分为五进院落,设置五门。其中五进院落中的第三进院落最为重要。院落中央的宫殿建筑,是五进院落中规模最大的,东西长约33米,南北宽17米。
马家庄一号建筑遗址(宗庙遗址)与马家庄三号建筑遗址(宫殿遗址)在雍城之中的布局形成“左庙”与“右宫”,实际上是先秦时代都城之宫庙建筑分布的一般规律。在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的宫城遗址中,同样是“左庙”与“右宫”东西并列分布。
秦雍城遗址出土的凤鸟衔环铜熏炉
马家庄三号建筑遗址(宫殿遗址)平面示意图
院落平面为南北向长方形,南北长326.5米,北端宽86米,南端宽59.5米,面积21849平方米。
市场遗址位于雍城北部,北距北城墙约300米。市场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80米,南北宽160米,面积2万平方米。市场四周筑墙,市场四面中部各辟1门,这是迄今考古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都城“市”的遗址。这座市场遗址南部是雍城宫庙建筑遗址,它们二者形成“前朝后市”布局,这恰好与《周礼·考工记》记载的都城“面朝后市”是一致的。
秦国都城雍城对探索秦帝国的历史文化渊源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秦雍城的都城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秦雍城是继夏代二里头遗址宫城、偃师商城遗址宫城之后,考古发现的东周时期列国都城之中的“左庙右宫”格局的典型都城。
其二,秦雍城与汉长安城是目前考古发现仅知的具有“面朝后市”特点的都城。
其三,秦雍城的祭天遗址是目前先秦时代考古发现的唯一可以与历史文献互证的重要遗存。
楚纪南城
纪南城就是楚郢都故城,因在纪山之南而得名。纪南城是后人对其的称谓,本名“郢都”。纪南城是楚国春秋中期至公元前278年的都城,位于今湖北省荆州市纪南镇枣林村。
纪南城现已究明城门门址7处,包括西城门2座,其他三面城门各1座,南城墙与北城墙各有水门1座。其中西城墙的北部城门与南城墙西部的水门最为重要,考古工作者对其进行了全面的考古发掘。
西城墙北部的城门遗址有3个门道。门道东西进深10.1米,中间门道宽7.8米,两边门道各宽约3.8米。门道之间隔墙宽3.6米。西墙内侧,南、北门道两侧有门房基址。
纪南城平面示意图
纪南城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4450米,南北宽约3588米,城墙周长15506米,城址面积约16平方千米。
纪南城西城门遗址平面示意图(www.xing528.com)
纪南城南城墙水门木结构建筑平、剖面图
南城墙西部城门为“一门三道”的水门(也就是通行舟船的城门),那里原来是新桥河穿过都城南城墙之处。古河道上部宽18米,底部宽6米。水门为木质建筑,水门遗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5米,南北宽约11.5米。上述西城门与南城墙水门门址时代约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
宫殿区主要分布在都城东南部。纪南城以东分布有当时的王室离宫,其中今潜江市龙湾镇分布有东西长约2000米、南北宽约1000米范围的大型离宫建筑遗址,这些建筑大多是战国时期流行的高台宫殿建筑。
纪南城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意义是:
纪南城的两座“一门三道”城门,是目前考古发现中国古代都城中时代最早的“一门三道”都城城门(郭城城门)。到了西汉,长安城的12座城门已均为“一门三道”,形成都城城门的基本形制并一直延续到明清北京城。“一门三道”规制向上可追溯到夏代晚期二里头遗址,其宫城之中的第一号宫殿建筑遗址的宫殿庭院南门为“一门三道”。其后又有偃师商城宫城东西并列的两座“一门三道”的南门。再到东周时期,纪南城郭城城门的“一门三道”。可以看出,“一门三道”由宫殿庭院大门,到宫城宫门、再到都城城门的发展变化,实际上折射的是“中”的理念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
燕下都
燕下都城址位于今河北省易县城东南2.5千米处的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此“易水”即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刺秦王送行所至之处,荆轲在此处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燕下都城址平面示意图
城址东西长约8000米,南北宽4000—6000米。
燕下都城址平面不规整,分东、西两城。西城实际上是具有军事功能的备用城。东城是燕下都实际使用的都城。
东城中部偏北处有一道东西向的隔墙,把东城分成南北两部分,隔墙东西全长4460米。东城可分为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及其管理区、居住区、墓葬区等。
宫殿区分布在城址的东北部,可分为主体宫殿建筑夯土基址和宫殿建筑群两部分。宫殿建筑夯土台基有4座:武阳台、望景台、张公台、老姆台。武阳台以北有望景台和张公台,它们与城外的老姆台均坐落在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上。其他宫殿建筑群在武阳台东北、东南及西南部,围绕武阳台而筑。以武阳台为中心南北排列4座大型高台宫殿建筑,突出反映了这一线在燕下都的核心地位,是为燕下都的中轴线。
郑韩故城
西周时期,郑先后封国于今陕西凤翔县、华州区,西周末年平王东迁洛阳,郑武公随迁至新郑。郑韩故城在今河南省新郑市区。东周时期,这里地处秦、楚、三晋争霸的战略重地。
郑韩故城中部有一南北向隔墙,将其分为西城与东城。西城是郑韩故城的主要宫庙区,郑国国君陵墓也在西城。据考古发掘者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城中部偏南、宫城南部发现了韩国的宗庙遗址,遗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320米,周筑围墙形成院落(考古发现者认为是庙院)。院落四面中部可能各设1门,四角有角楼。在院落中央发现一巨形石圭,长3.25米,宽0.45米,厚0.25米。这种石圭在中国古代都城考古之中属首次发现。
宫城北部的梳妆台遗址现存的一处高台建筑基址南北长约135米,东西宽约80米,高约8米,这应为春秋时期郑国都城的大型宫庙建筑遗址。
目前发现4处郑国祭祀遗址,均在东城的中部偏北与偏南地方:在中部偏北的祭祀遗址中,钻探发现春秋大型夯土遗址,分布范围约4万平方米,夯基西南部又发现5个祭祀坑,其中1个长方形大坑居中,另4个小坑呈半包围状围绕着大坑。
郑韩故城平面示意图
遗址平面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长约5000米,南北宽约4500米,城垣周长约20000米,城内面积约16平方千米。
西城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4300米,东西宽2400米,周长13400米。东城平面为不规则长方形,东、西、南、北城墙分别长5850米、3415米、2750米、1760米。
西城中部置宫城,宫城东西宽500米,南北长320米,周长1640米。
中部偏南的3处祭祀遗址分别为:金城路青铜礼器祭祀坑、新郑市信用社基建工地青铜礼器坑与中国银行新郑支行基建工地祭祀遗址。金城路发现青铜礼器祭祀坑3座,出土青铜礼乐器鼎、簋、鉴、编钟等60余件,在礼乐器祭祀坑附近还清理了3座殉马坑。新郑市信用社基建工地发现青铜礼乐器坑6座,出土鼎、簋、鉴、编钟等57件,附近发现殉马坑56座。中国银行新郑支行基建工地祭祀遗址考古发掘2万平方米,考古发现青铜礼乐器坑18座,出土青铜礼器348件,其中礼器坑7座,出土列鼎5套45件,乐器坑11座,出土编钟206件。此外,发现殉马坑45座。
郑国祭祀遗址窖藏“九鼎八簋”礼器坑
郑韩故城郑国祭祀遗址中考古发现了大量青铜礼器与乐器,震惊全国,该遗址入选1997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郑韩故城祭祀遗存青铜礼乐器的考古大发现,极大丰富了中华祭祀礼制文化,它们见证了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中的礼制文明。
赵邯郸城
赵邯郸城遗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西部,公元前336年至前228年为赵国都城。赵国都城由郭城(大北城)与宫城(王城)组成。
郭城实际上在赵国徙都邯郸之前已经存在,一直使用至南北朝时期,其中的布局结构,不同时期不尽相同。从郭城总体布局看,中北部和西北部一带属于行政区,有官署建筑遗址,而中南部和东部一带为居民和手工业作坊区。
宫城是战国时代赵国徙都邯郸之后建立的,也称“王城”。宫城包括“品”字形的3座城,即西城、东城与北城。
西城在宫城三城之中保存最为完整,也最为重要,遗址四面城垣尚在。西城四面各辟2座宫门,但是西城的东、北二面各两座城门又应为东城之二西门与北城之二南门。西城之内东西居中位置自南向北排列3座大型夯筑高台建筑基址。
赵邯郸城平面示意图
西城城址平面近方形,东西宽1372—1394米,南北长1422—1426米,面积约1.9平方千米。
西城有3座大型夯筑高台建筑,其中南部高台建筑基址规模最大,又称“龙台”。台基呈覆斗形,平面近方形,底部南北长296米,东西宽264米。顶部略平,南北长132米,东西宽102米。现存高度7—16米。龙台以北215米处为中间高台建筑基址,平面近方形,东西长58米,南北宽55米,残高6米。再向北228米处,为西城中部第三号高台建筑基址,其平面呈方形,边长约60米,残高5—8米。
北城夯土台建筑基址,平面近方形,南北长135米,东西宽111米,高4—6米。
东城在西城东临,城址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1.3平方千米,小于西城。建筑群的方向与布局,如果与西城一样,亦按照坐北向南为基础观察,则有一组南北向纵列建筑,即6—8号地面夯土台建筑基址、7—9号地下夯土建筑基址及1、2号地下遗址等。
北城主要与东城南北相邻,城址面积约1.86平方千米,规模与西城相近,大于东城,有规模仅次于龙台的一座夯土台建筑基址,位于北城的西南部。
赵邯郸城的宫城之西城遗址的南北向排列的3座大型高台建筑遗址十分重要,形成西城的中轴线。西城的南北排列的3座大型高台建筑遗址,其建筑规模相差甚大,应该不属于同一等级建筑。
魏安邑城
魏国都城安邑城位于今山西省夏县西北约7.5千米处的禹王乡,东南距中条山约15千米。传说夏禹曾居此,故俗称“禹王城”。城址分大城(郭城)与小城(宫城),建于战国时代晚期。
魏安邑城平面示意图
大城平面略呈梯形,周长14845米;宫城在大城的中央,平面近方形,东西855—990米、南北约930米,周长约 3270米。
安邑城往往被人们忽视其重要历史地位。魏国与韩国、赵国是“三家分晋”中十分重要的国家,从地理分布来看,魏国的地理范围与晋国“重合”最多。魏国是战国时代初中期“战国七雄”之一,从王国时代到帝国时代的“改革”思想、理论、实践是从魏国起步的。魏文侯正是重用了中国历史上的“法家鼻祖”李悝,开启了国家政治、经济的整体改革。作为国家缩影的都城制度,自然也在改革之列,我们从安邑城的宫城在郭城中央及宫城的方形平面形制可以发现魏国都城安邑城的重要性,在于突显了国家对“中”之理念的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