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秦咸阳城遗址:考古揭示中国五千年国家认同

秦咸阳城遗址:考古揭示中国五千年国家认同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秦咸阳城遗址范围内考古勘探的大量宫殿建筑遗址,以咸阳原上聂家沟至姬家沟之间宫殿建筑遗址最为密集。秦咸阳宫第二号宫殿建筑遗址位于宫城西北部,东南距一号殿址约93米。二号殿址是秦咸阳宫宫城中已发掘的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遗址,这里可能是处理政务活动的一处重要建筑。

秦咸阳城遗址:考古揭示中国五千年国家认同

公元前383年秦献公自雍城徙都栎阳,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又徙都咸阳,开始了秦人统一六国的伟业。作为秦人统一中国的首都——秦咸阳城,在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中,成为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特色的都城,它是王国时代最后的都城,也是秦人开创的中华文明帝国时代的第一个都城。秦咸阳城既保留了王国时代都城的传统特点,又出现了帝国时代都城的创新特色。

咸阳为西周王朝都城丰镐二京的京畿之地,因其地处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山南水北皆为“阳”,故名“咸阳”。秦咸阳城遗址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以东约15千米的窑店镇一带,南临渭河水、北依咸阳原。《史记·秦本纪》记载:“(孝公)十二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秦国正式迁都咸阳在孝公十三年(前349),当时首先进行的都城建设项目就是修建宫城、宫室。秦惠文王执政时期扩建了秦咸阳城宫室。《汉书·五行志》记载:“文惠王初都咸阳,广大宫室,南临渭,北临泾。”其后,历秦武王、昭王、孝文王、庄襄王,至秦始皇嬴政统一全国之前,秦都咸阳又从渭河北岸的咸阳城向渭河以南发展,营建各种设施,以适应社会发展对都城的要求,这些工程主要有兴乐宫、章台、诸庙、甘泉宫、上林苑等,形成了秦都咸阳的北宫与南宫格局。这种“双宫城”制,早在战国时代的洛阳城中已经存在。

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秦帝国,为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对秦都咸阳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扩建。《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

继之在渭南大兴土木,兴建了信宫(极庙)、甘泉前殿。由于秦始皇认为渭北秦咸阳城的发展空间不大,在其执政后期,准备将都城及其宫城与大朝正殿迁至渭南,于是在公元前212年于渭河以南的秦上林苑之中动工兴建著名的阿房宫前殿。由于有秦一代阿房宫前殿并未建成,秦始皇“听事,群臣受决事,悉于咸阳宫”;直至秦二世仍以渭北秦咸阳城为其政治活动中心,他最后在望夷宫被逼自杀。

秦咸阳城遗址分布示意图

秦咸阳城遗址东西长约7200米、南北宽约6700米。

秦咸阳宫遗址平面示意图

宫城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843—902米,南北宽426—576米。

秦咸阳城遗址在今咸阳市渭城区,遗址范围西起长陵车站附近,东至柏家嘴村,北由成国渠故道,南到西安市草滩农场附近(即秦代渭河北岸,汉长安城遗址以北约3275米附近)。

在秦咸阳城遗址范围内考古勘探的大量宫殿建筑遗址,以咸阳原上聂家沟至姬家沟之间宫殿建筑遗址最为密集。在宫殿建筑遗址群周围发现了墙垣遗存,这里应为秦咸阳宫遗址。

在宫城遗址之内发现了7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20世纪70、80年代发掘了宫城遗址西区的第一、二、三号宫殿建筑遗址,它们是目前中国战国时代与秦代宫殿建筑遗址中考古发现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内容最丰富的王国与帝国时代特征并存的王室、皇室宫殿建筑遗址。

咸阳宫第一号宫殿建筑遗址(以下简称“一号殿址”),位于今咸阳市窑店镇牛羊村以北约200米的咸阳原上,遗址被牛羊沟分割为东西两部分。已考古发掘部分为第一号宫殿建筑遗址的东半部,一号殿址以夯土高台为宫殿建筑的核心,不同建筑依高台而建。高台顶部为宫殿主体建筑一殿堂(F1,见上图),殿堂以东为过厅(F2),过厅以南为一居室(F3)。殿堂西为南北向坡道,出殿堂南门可登坡道,至殿堂西边高于殿堂地面的平台。

秦咸阳宫第一号宫殿建筑遗址

秦咸阳宫第一号宫殿建筑遗址平面示意图

一号殿址平面为“凹”字形,东西长130米,南北宽45米,中间凹进部分南北宽约20米。

殿堂(F1)平面近方形,室内东西长13.4米,南北宽12米,南、北各辟2门,东辟1门。

秦咸阳宫第一号宫殿建筑复原图

殿堂(F1)中央置一都柱,四壁置壁柱,壁柱截面呈方形,边长35厘米。柱下置础石。有的学者曾提出,“荆轲秦王”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座殿堂的都柱之旁,当时“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史记·刺客列传》)。殿堂(F1)地面涂朱,光滑、平整、坚硬,此即文献记载的“土被朱紫”。这是中国历史上宫殿建筑最早使用“红地毯”的遗存。

一号殿址是一处将各种不同的建筑单元统一于一个整体的高台宫殿建筑群,在使用功能、通道、采光、排水及结构诸多方面都作了合理的安排。建筑物平面主次有别,布局灵活自由,统一而不呆板。大小房屋均以高台为基础,它们分别位于台基上下,高低错落、参差有致。这座大体量的多层楼阁式高台建筑遗址是目前所知最具典型性、代表性的古代高台建筑物遗存,它把过去认为是汉代建筑施工技术特点的许多方面提前到战国时代中期或秦代。

秦咸阳宫第二号宫殿建筑遗址(以下简称“二号遗址”)位于宫城西北部,东南距一号殿址约93米。该宫殿建筑遗址东西127米,南北32.8—45米。其建筑形制仍为高台宫殿建筑。在回廊和庭院地面发现有18处竖置陶管,陶管皆为单节宽沿的直圆筒陶管,口径17—19厘米,长67—69厘米,陶管内发现未经扰动的木炭遗存。推测这些回廊中的陶管可能用于插放旗杆,这在咸阳宫其他宫殿建筑遗址中未见。二号殿址是秦咸阳宫宫城中已发掘的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遗址,这里可能是处理政务活动的一处重要建筑。

秦咸阳宫第二号宫殿建筑遗址平面示意图

二号殿址东西长127米,南北宽32.8—5.5米。

秦咸阳宫第三号宫殿建筑遗址(以下简称“三号殿址”)位于今咸阳市窑店镇牛羊村北部。三号殿址东西长123米,南北宽60米。主体建筑在三号殿址台基中央,台基之下四面筑房屋,室内地面涂朱。台基之下四面房屋之外置回廊,其外有散水。三号殿址西侧是一条南北向的长廊,长32.4米,宽5米。长廊东西为坎墙,墙体夯筑,残高0.2—1.08米。东、西坎墙壁柱对称分布,现存壁柱柱洞分别为13个与9个。地面为青灰色,光滑、平整、坚硬。廊道北端有门槛槽,门槛槽外有房屋建筑,房屋辟门,门外置踏步。

秦咸阳宫出土壁画驷马图》(www.xing528.com)

秦咸阳宫第三号宫殿建筑遗址出土的龙凤纹空心砖(拓本)

秦咸阳宫第三号宫殿廊墙壁画示意图

在这条南北向长廊的东、西坎墙墙壁之上,首次发现了秦宫殿建筑壁画,内容丰富。长廊南北9间,壁画按“间”为单元分布。画的内容主要是车马图、仪仗图、建筑图和麦穗图。该建筑遗址长廊东、西坎墙墙壁保存的长卷轴式壁画,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遗址中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好、规格最高的古代壁画。三号殿址西侧长廊之外的其他部分,还出土壁画残块162件。在一、二号殿址亦出土大量壁画残块,一号殿址出土了440多块,二号殿址出土了39块。这些壁画内容有人物、车骑、建筑、动物植物(花卉)、神灵怪异、几何纹图案等。中国古代宫室建筑壁画的记载虽然历史久远,但是人们很晚才在考古上发现,秦咸阳宫遗址发现的壁画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美术史、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资料。

“渭南”是秦都咸阳的特定地理概念,它是指与渭河北岸和秦咸阳城南北相对的地区,其南至终南山以北,北到渭河南岸,东西略宽于秦咸阳城。根据文献记载,渭南有秦国的南宫(甘泉宫)、章台、诸庙、阿房宫、上林苑等。《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焉作信宫渭南,已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乃营作朝宫(即阿房宫)渭南上林苑中”。渭南的建设应始于战国时代晚期。

秦孝公迁都咸阳以后,宗庙开始在渭河南岸营建。根据《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记载:樗里子疾之墓在汉长安城武库遗址之下,当时人们的墓地与居室一般距离不远,樗里子疾的居室当在武库遗址附近,昭王庙应西邻樗里子疾的居室,即在今汉长安城遗址东部或汉长乐宫遗址附近。也有学者提出,西安西北郊闫家村古代建筑遗址为秦都咸阳渭南的诸庙遗址之一。这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是个重要转折,它不只体现出宗庙位置的变化,其更深层次的意义还在于,宗庙作为血缘政治的象征,这种变化说明了血缘政治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发生改变。在秦咸阳城中,秦国统治者一改过去宗庙与宫殿“平起平坐”的局面,大朝正殿居于宫室区的中心地位,宗庙不但位居次要地位,而且离开了宫城或宫殿区,被安排在咸阳城之外的渭南地区。宗庙在都城之中位置的变化,成为秦咸阳城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充分反映了中央集权封建帝国的国家政治特点,对秦代以后都城布局形制影响甚为深远。

樗里子卒,葬于渭南章台之东。曰:“后百岁,是当有天子之宫夹我墓。”樗里子疾室在于昭王庙西渭南阴乡樗里,故俗谓之樗里子。至汉兴,长乐宫在其东,未央宫在其西,武库正直其墓。

秦都咸阳兰池与上林苑的修建,对中国古代都城也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兰池作为宫殿区的苑囿,营建于宫殿区东部,二者东西相连,形成统一的整体。《史记·秦始皇本纪》之《正义》引《括地志》云:

兰池陂即古之兰池,在咸阳县界。《秦记》云“始皇都长安,引渭水为池,筑为蓬、瀛,刻石为鲸,长二百丈”。

秦都咸阳营建兰池与秦始皇二十八年东行郡县有着密切关系。文献记载:“徐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史记·秦始皇本纪》)

文献记载中国古代都城附近设置苑囿时代很早,但就考古发现来看,秦都咸阳的上林苑是目前所了解的时代最早的都城苑囿。上林苑可能又称“禁苑”,秦封泥有“禁苑右监”,《西京赋》也记载:“上林禁苑,跨谷弥阜。”秦禁苑还包括秦都咸阳附近的杜南苑(杜南宜春苑)、东苑等。上林苑和禁苑制度一直被沿袭到中古时代,就是这一名称亦被继承。如汉长安城的上林苑始承秦制,汉武帝时期沿用并进行了大规模扩建。东汉都城雒阳城亦置上林苑,为其皇家苑囿。隋洛阳城的皇家禁苑会通苑亦称“上林苑”。唐长安城的皇家苑囿则称“禁苑”。

随着秦朝统一全国,秦咸阳城建设加快了向渭南地区的发展。到了秦代晚期,秦始皇认为秦咸阳城人多而宫廷小,决定在“帝王之都”的西周都城丰镐一带,兴建新的宫廷——阿房宫,于是“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

阿房宫前殿遗址在今西安市西郊三桥街道聚赵村与古城村一带。遗址现存地形呈南高北低。考古研究表明,秦代对阿房宫前殿基址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同时在前殿范围之内营筑了东、西、北墙。发掘的地层堆积揭示,在前殿遗址之上未发现秦代的砖瓦等建筑遗存,更未发现与火烧阿房宫相关的遗存,这是因为当时阿房宫前殿地面以上的墙体和屋顶工程并未进行,也就是说秦末这里无殿可烧。长期以来所说的“火烧阿房宫”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至于《史记·秦始皇本纪》关于阿房宫前殿的记载:

阿房宫前殿基址平面示意图

遗址现存夯土建筑基址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基址夯土高出今地面最高处12米。

阿房宫前殿基址

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

这实际上是当时的规划。又载: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先作前殿阿房……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七月“崩于沙丘平台”。阿房宫建设工程停止,“罢其作者,复土郦山”。因此,秦二世元年(前209)四月“复作阿房宫”。仅仅三个月后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朝廷丞相、将军等提出“请且止阿房宫作者”,也就是说这时阿房宫还在建设中。《汉书·五行志》载秦二世“复起阿房,未成而亡”。新的考古发现揭示的阿房宫前殿遗址情况,与文献记载阿房宫的工程进展是一致的。

《阿房宫图》·清·袁江

秦咸阳城作为佐证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的物化载体,有着不少为人不易留意的地方:

其一,历代大朝正殿名称各不相同,比如周代称为“路寝”,秦汉时代称为“前殿”,曹魏及其以后称为“太极殿”,唐代以后大朝正殿名称更多一些,如宋东京城的大庆殿、金中都的大安殿、元大都大明殿、明南京城的奉天殿、明北京城的皇极殿、清北京城的太和殿。《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的从秦始皇三十五年开始营建“前殿阿房”,这是中国历史文献上第一次出现“前殿”之名。按照当时的规划,前殿向南“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由前殿向北“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如若建成,秦阿房宫应该是秦王朝新的宫城。前殿是其大朝正殿,坐北朝南,前殿向南对宫阙,即南山之巅,其北是秦咸阳宫,突出了大朝正殿在宫城之中的空间位置,也就是“居前”。此后不论大朝正殿称什么,但在宫城之中的“居前”规制一直不变,这也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文化基因,它体现的是作为国家物化载体代表的大朝正殿的至尊地位。

为了阿房宫的建设,秦始皇从全国各地征调了70万人,但是仅仅一年多以后,秦始皇就死于视察的路上,继之大规模秦末农民起义在全国各地爆发。秦始皇的“前殿阿房”国家工程,仅仅进行到前殿地下基础部分,成为一个半拉子工程。因此“前殿阿房”的“居前”理念,只能从司马迁记载的对它的规划中来推测,至于秦始皇“前殿阿房”在都城、宫城之中的“居中”“居高”理念,更是无从谈起,而这些理念的实践与完成,由西汉王朝的缔造者——汉高祖刘邦完成。

其二,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秦咸阳城宗庙与宫殿(大朝正殿)不再是王国时代的宫、庙并列于宫城之中的格局,这意味着中国古代社会从王国时代的血缘政治与地缘政治并重,发展为帝国时代的以地缘政治为主、血缘政治为辅,因此大朝正殿处于独尊政治地位,而宗庙被列入“左祖右社”,从宫城中排除。秦始皇统治时期的宗庙或在秦雍城,或在与秦咸阳城隔渭河相对的渭南地区,这突显了从王国时代到帝国时代国家地位的重要变化,是国家至上的表现,是国高于家、地缘政治高于血缘政治的反映。

其三,秦都咸阳兰池的修建就是秦始皇要把“海”和“海中神山”——蓬莱、方丈、瀛洲同时置于都城之中。这种设计思想,对其后历代都城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汉代建章宫、唐代大明宫、元大都的太液池及明清北京城的北海、中海、南海等,均源于秦始皇的“海中神山”之意。

其四,现在人们认为铺设红色地毯迎接贵宾,是尊贵的礼仪。在秦咸阳宫一号殿址的殿堂之中发现的朱红色地面,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华文化中就已经存在着这样的礼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